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散文】小城崇义的那些情景人事
作者:徐军(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惠州民协    日期:2013-10-17 10:35:46

夜深人静了,忙完了中秋聚会事宜,闲暇下来,思绪不自觉来到了江西省崇义县这个南岭客家小县城。

1978年秋,由于那个迷茫年代父母望子成龙的急迫原因,14岁的我和719其他六位子弟同学曾经在这个偏远的客家县城中学读了两个月的高一课程,对崇义县城的记忆,遥远而悠长。 如今做为南迁一族,在南粤朝九晚五的生活一天天的匆匆而过,日历也在无声的翻过了一页又一页……而崇义县城,这个竹乡之府的印象似乎离我越来越模糊了,一些人和事已随着时间的流失渐渐淡忘,渐渐地退出了我的记忆……

可是,似乎又有一种说不清的情怀萦绕在我的脑海深处,与梦有关的许多人和事都发生在这个小县城里,既熟悉,又陌生。现实在梦里离我好像并不遥远,一些人、情、音、貌历历闪现,一点点承载着我曾经短暂的青梦、逝去的快乐、忘却的苦楚、过去的一切……

2013731这天,我怀着对竹乡之府无限的思念,带着略显模糊的记忆,踏上了重访崇义县城之旅,只想回来看看这座热辣多情、几经梦回的客家小城。这么多年来,我时常挂念着小城里曾经那些老友的生存状况,他们的生活工作怎么样了?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他们是否依然豪爽?热情?健康?美丽?……

高速路上,大巴飞快驶过了茶亭坳隧道,进入了崇义县境内。山巅远望崇义盛景,一个客家人居住的小县城,被南岭山脉紧紧拱卫在山巅之中,四周山峦叠嶂,春天群山叠翠,竹笋绽放,杜鹃花开满山岗;秋天,层林尽染,丹枫耀眼,绿树红叶,秋阳秋花。这不就是一幅鬼斧神工,巧夺天工的画卷吗?

大巴开下高速路口,视野把我从梦中拉回到现景,小城名企章源钨业的漂亮厂房群掠过眼帘,飞速的向后甩去,我的心绪不由激动起来,崇义!相隔三十五年,我回来了!你听到了吗?你看到了吗?我强烈地感受到,小城的山,小城的水,小城的人,还有小城的一沟一壑,一草一木,都律动着其美艳的风韵,张开双臂迎接我这个归来的游子。

到北门下车,抬表一看从赣州到崇义45分钟就到了,我的湖南老乡也是老同事胡美珍女士在北门迎到了我。如今她已退休,一晃我们都二十五年没见面了,看她却依然保持着年轻时那样贤淑端庄的神韵,现定居在崇义。那天她义务为我做起了导游,边走边向我介绍小城崇义的新旧变化,也在一点点打开我尘封已久的记忆……

首先来到了东大街,过去的东大街现在改称为阳岭大道了,听胡美珍介绍说是县政府为推广带动阳岭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业而命名的这条现代化大道,可是老崇义人还是习惯称为东大街,传统意识和现代文明交织着人们的记忆和遐想。就近从东大街东下先走到中城河边,一看见这欢腾的小凉河,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愉悦,血液里涌动着三十五年前那种冲动,眼光里闪现着一幕幕的往昔。金色的岁月,金色的阳光,金色的河流,金色的少年,金色的稻浪飘满小河东岸;玲珑的红蜻蜓在河草上时起时落,斑斓的大蝴蝶在浪花中翩翩起舞;夕阳西下放牧归来的牧童,趁牛儿俯首饮水的空当挽起裤脚摸起鱼来,黝黑的农夫脸上带着收获的喜悦在河边洗刷着泥土和辛劳。

那一年也是建国以来国家经济除三年自然灾害之外最困难的一年,经历了疯狂的狠抓革命却不怎么生产的十年,百姓迷茫,经济待兴,粮站供应给居民的食用油只有棉籽油,每户每人一月只能限购一斤猪肉,还只能在周日才有供应。许多居民家里粮食不够吃,便用一斤大米跟农民换七斤红薯以解果腹之苦,也正是这种糟糕的举国经济状况,促成了中共中央在那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制定了改革开放的里程碑政策。

当年崇义中学食堂一个月才能供应一次猪肉,这对于我们这些正在发育长身体,却又相对比农村学生更娇气的军工企业子弟来说,实在是一种痛苦。偶然的一次学校停水事件,在帮助学校食堂来中城河端脸盆打水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这个从阳岭国家森林公园山上流下来的美丽纯净的小凉河,在河里发现了大量的约十厘米长的小鱼。都说穷则思变,素则也思荤啊!十月下旬的一个星期天下午,郭军、钱军和我(当时我们被称为719三军,郭为陆军,钱为空军,我为海军)拿着脸盆簸箕来到了中城河边,用河边的稻草把河的上下约三十米长的范围内围堵起来,花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边推边堵,把小鱼一点点地堵在了约一平方米的水域范围内,然后用簸箕捞起小鱼,放入盆中满载而归,没想到这次居然捞了180条小鱼。回到宿舍后把小鱼开肚洗膛,用钱军带来的熟猪油,到国营商店悄悄抓了一把盐(那个年代我们学生没有零花钱),在学校宿舍用砖当灶,用碗当锅,烧鱼为719子弟们好好的开荤打了一次牙祭。

 

而今的中城河两岸已经没有了过去的田园风光,展现在眼前的是改革开放给这个小城带来了生机和财富,城市扩容发展把这一片建成了崇义县城的豪华别墅群,但从阳岭国家森林公园流下来的中城河水依然那样清澈纯净,还是跟过去那样大小的鱼儿依然自由自在的逍遥游荡着,体现出这个小城人民对竹乡之府的环境保护做出的努力。河边的稻草已经没有了,欢腾的小凉河岸边多了一份城市的繁华,一排排的豪华奢楼悠然透出着小城小康阶层的幸福祥和与安宁恬静……

穿过东大街直上中山路,我们到了老崇义中学,一进校门,前院一楼的教室印在眼帘,迅即勾起了我们在学校中的往事。那时我们都是来自当年崇义县中考的优秀学员,一班有我们三军和葛立华、赵伟,古亭镇的刘德相、谢世明,密溪林场的梁晓燕,过埠中学教师子弟李江,县城的湖南平江籍同学王义平(719王湘曲的弟弟),还有后来大学毕业后分配到719医院药房的刘德淮。我记得班主任刘老师做了三件事情,就立刻确定了班干部人选,一是翻看了全部学员简介,就确定了葛立华当班长,我做体育委员,李江当学习委员,二是全班第一次唱歌,则确立了梁晓燕当文艺委员,三是班里第一天劳动,则确定了一位农村学员做劳动委员。719子弟袁晓洪和雷夏则分到了二班,也分别担任了班干部职务。

班主任刘老师讲起数学课来是一口浓重的客家方言,对于我们这些说普通话的子弟们来讲听课颇有些费力,好在客家方言不难学,半个月我们都能全部听懂客家话了。

教物理的廖老师长得特别像电影演员葛存壮老先生,讲起课来慢丝条理,像极了七十年代文革电影《决裂》里的那个老教授,给共大学员们讲授“马尾巴的功能”那个片段。不过崇义中学的物理试验室要比719子弟学校设备齐全得多,在廖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做了不少实验,浅出易懂,对物理实验的一些性能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老师的物理课也很受同学们欢迎。

感觉最让我们长脸的是上体育课和做广播体操,我们719子弟们做的最规范,颇让那些其他地方来的学员们羡慕。我是体育委员在前面引操,我们班的广播体操几乎次次都受到学校老师的表扬,我们719子弟们的体育课也是时常受到老师们的褒奖。似乎在学校里那些其他地方来的学员们都把我们719子弟当成榜样来效仿,很愿意跟我们交流,后来我和王义平、李江、刘德淮等同学还成为了好朋友……

走过学校前院往左进入到后院里,看到了前楼宿舍,过去在二楼宿舍里那些青涩调皮的往事一一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们全班几十个男同学全部都分在二楼一个宿舍里横着睡通铺,就像电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他们修铁路时睡的大车店一样,木板铺在碎砖上垫上草席就都挤在一起了,二班的雷夏和袁晓洪嫌他们班宿舍人少寂寞,也凑热闹挤到了我们班宿舍跟我们一起横睡。第一天晚上熄灯后,不知道哪位同学打起了呼噜特别响亮,床板臭虫还特别多,搞得我们719的同学都睡不着,钱军更是难受的坐起来学着打呼噜,那晚我们几乎都熬到天亮……

第二个晚上,熄灯后那猪酣般的呼噜声又响起来了,大家睡不着没办法,我在719同学们的起哄下唱起了歌,先来了一段《人说山西好风光》,结果把对面宿舍楼的女同学们都吵醒了,女同学也不甘示弱,回唱了一段《山歌好比春江水》,我听得出是我们班文艺委员梁晓燕的声音。这下子把大家兴趣都吊起来了,我就又唱了两段《九九艳阳天》,那边女同学们又集体合唱了一首《游击队之歌》,我正想回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时候,结果教务处主任吴道殊老师来查夜了,把我们719子弟们狠狠的训斥了一顿:“我很看重你们719来的学生,但是你们这样确实很让我失望!你们知道719体育老师谢彬吧?他就是我的学生,他会像你们这么不守规矩吗?明天课余时间你们都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第二天课余时间,我们都像犯了错误的小孩子,心有余悸地来到了老师办公室,没想到老师非常客气的叫我们坐下,给我们每个同学都倒了一杯水,笑呵呵地跟我们谈起了719,谈到了谢彬,一下子让我们把紧张的心思放下来了。最后吴老师语重心长地跟我们说:“你们喜欢文艺体育,活泼开朗是好的,容易打开智慧思维. 但是凡事都要分场合,我们崇义中学是有悠久的传统和历史的,从这里走出去了黄埔军校著名将领,曾任国民政府国防部长的陈大庆将军。你们将来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首先要学会考虑的是别人的感受,不能因自己的喜好而影响了别人的学习、工作和休息” ……话虽不多,字字如金,从那以后我们好像一下子懂事了许多,上课和睡觉都变得规范老实了,用在学习上的精力更多了……后来听说吴道殊老师在八十年代不幸得癌症英年早逝了,内心不免一阵悲沧……

猛然间想起了宿舍里发生的挺搞笑的一件事情,一天下午同学们都下课了回到宿舍,也许是学习压力太大了,或者是逆反年龄的缘故,两个班的同学们隔着宿舍窗户用碗舀水打起了水仗。结果雷夏端起水正从窗户露头的时候,被一个农村来的同学一碗水浇在脸上,雷夏板着气呼呼的脸色走到隔壁宿舍好像要打架,好多同学都跑过去想看热闹,那个农村的同学也吓得坐在床上把两只手并在大腿中间不知所措……结果雷夏走到那同学身边,犹豫了一下,顺手捡起那位同学的拖鞋丢到楼下去了,这举动引起了所有在场同学的一片笑声……

还有一件逗乐的事情就是袁晓洪在我们七人中是最早发育的,兴许是男人阳刚气太重,他的脸上率先长了一批青春美丽痘,油脂红粉,搞得他好多天都心情不爽。有一天下课后,讲究的袁晓洪把我抓来帮他挤痘痘,我对着他的脸上按住粉痘用力一挤,结果粉痘蹦进了我的眼睛里,搞得我眼睛好不舒服,把大家都笑翻了,从那以后谁也不愿意帮他挤痘痘了。不过如今的袁晓洪依然爷们,给人一种纯男人的阳刚之气,豪爽擅交,在同学朋友中颇有人缘。

让我最窝囊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宿舍二楼走廊上做那180条烧鱼,因为楼板是木头制作的,我们不小心把楼板烧穿了。打完牙祭后其他同学都先去上晚自习了,我和郭军最后收拾砖和碗,不知道哪位农村同学看不惯告到班主任刘老师那里去了,结果老师把我和郭军堵个正着,见到楼板烧穿了,气的脸都歪了,晃着脑袋一前一后的大声训斥,那头颅好几次差点碰到了我和郭军的脸上,吓的我和郭军不停的躲闪着班主任的脑袋以避碰撞……此事的后果可想而知了,第二天上课开班会,我被老师罢免了体育委员职务,由刘德淮接任,郭军因为不是班干部,受到了口头批评,而其他吃了烧鱼的719同学却躲过一劫……如今的宿舍楼被粉刷得干干净净,面貌一新,学生住宿条件大为改善,听胡美珍介绍说学校早已经把木楼板全部换成了混凝土楼板,老崇义中学也只承担初中部的教学任务了……

沿着宿舍楼往东北走下学校老食堂来到了原中学体育馆位置,原中学体育馆已经没有了,甚是遗憾。当时崇义中学有两个非常优秀的体育老师,一个是身高一米八十几的上海知青老师,学校篮球队教练,篮球打得好,训练规范,阳光帅气;另一个是身高不到一米六,教我们班体育的老师,体操过得硬,小巧玲珑,生龙活虎。在看过我们的体育课篮球对抗后,我和葛立华、袁晓洪、雷夏四人有幸被篮球教练老师选入崇义中学篮球队,接受了近两个月的篮球基本功规范训练,队员中有1983年曾经震惊全国的崇义县特大持枪杀人案三名主犯中的两人黄慧林、李景山,还有董士为(719董士赣的弟弟),还有后来到古亭税务所工作的刘建华(娶了719唐河柳的女儿唐萍)。那段时间队员们每天早上长跑十公里或者球场内五至十米折返跑,下午训练标准投篮、战术跑位、以及个人持球进攻和滑步防守的基本功。虽然时间短暂,但是这俩个月的规范训练,为我以后的体育活动奠定了一定的训练基础。如今看到原来的体育馆被拆,学校却没有再建新体育馆,压缩了活动空间,感叹今日的学生们压力太大,真不如我们昔日那么快乐……

沿着南新路小斜坡来到了老崇义电影院,在这里我们一共看过两部抗战优秀电影,一部是歌颂抗日英雄马本斋的《回民支队》,另一部是弘扬延安精神的《我们是八路军》。我记得特别清楚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们719子弟看完了《我们是八路军》走出电影院之后,影片里的感人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们七人,回学校的路上,所有爱唱歌和不爱唱歌的同学们,都不自觉地哼起了电影插曲:“我们是八路军,工农子弟兵,为了人民打天下,血染战旗红。五湖四海在一起,建立革命大家庭,同甘共苦、团结友爱、战斗生产、勇猛冲杀!”……

如今老崇义电影院已经被改装成了百家福超市,超市里人头攒动,熙熙攘攘,颇是热闹。看到此景,我不由得感慨万千,当年老八路们的浴血奋斗,不就是为了让今天的中国老百姓们能过上幸福美好的日子吗?……

顺着小斜坡走上西大街,西大街现改名为章源大道,听胡美珍说这条大道是章源钨业赞助建设改造的。走着走着我们不知不觉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塔下。当年篮球教练老师带我们篮球队员每天晨跑十公里的时候,几乎每天早上跑到这里,都要在这里完成一次双腿蹦梯跳上塔台,以训练我们的弹跳力和爆发力。纪念塔的阶梯分为两大块,下半块有49级台阶,表示为纪念红军时代为革命牺牲的中共早期将领王尔琢等49位烈士;上半块有106级台阶,表示为纪念建国前夜为解放崇义时牺牲的106位烈士,一共155级台阶,155位烈士。

纪念塔周围松柏林立,郁郁葱葱,微风吹来绿叶哗响,好似在安抚为革命牺牲的烈士们。站在塔台上回首东望,能一览崇义县城全貌。听胡美珍介绍说革命烈士纪念塔背后建起了一座敬老院,塔台上每天都有许多市民来跳广场舞。闻此消息我甚感欣慰,革命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今天的孤寡老人们老有所养,工作谋生的新人们休闲快乐,不就是为了让长眠在塔下的英烈们能天天看到今天的百姓们幸福安居乐业吗?……

顺着南新路、中山路斜下返回到东大街原崇义中学广场,原来毛泽东主席1929年在崇义中学广场为红军扩红的讲话纪念台已经不见了,转而代之的是新建的市民休闲广场,广场内原毛泽东主席讲话纪念台的位置上正好有两位老夫妻坐在休闲椅子上乘凉叙话。见此情景我不由得开心一笑,我想要是毛泽东他老人家如果还在世的话,看到这个情景,也一定会为老人们的幸福感到欣慰的,为崇义县政府领导们的利民善举决策而感到自豪的,因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毛泽东思想给中国共产党党员们制定的唯一宗旨……

或许是生活条件太过艰苦,好几位同学都因为臭虫、壁虎、水土不服等原因而得了皮肤病,亦或是我们打小没有吃过这份苦,当年就连炒面这样的志愿军坑道食品对我们来说都是奢侈品。家长们看到我们的境况也都非常心痛,加上那个时代崇义中学还有农场,二班的雷夏和袁晓洪先跟二班集体下农场劳动半个月,等他们二班回来就要轮到我们一班下农场半个月了。听到这个消息,钱军的妈妈爱子心切,率先把钱军接回719去了,没几天我和一班的其他同学们的父母也都把我们接回719了,等雷夏和袁晓洪从农场回来之后,也被父母接回719去了,就这样我们七位同学有头没尾的结束了两个月短暂而沮丧的崇义中学生涯。

虽然只有短暂的两个月时光,但这个客家小城还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只是随着几十年岁月更迭而慢慢淡忘。“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相逢有几何”, 此次我再次回访崇义县城,重游故里,拜见老友,寄希望能有让我舍不去的情怀。我设想若置身于他们之中,与真诚接触,就想尽情感受着他们的亲切,他们的热忱,亦如有远嫁他乡回到久别的娘家时的亲切感。

临近中午,在老友们电话催促下,我和胡美珍准时赶到了聚会地点,过去的老友们早就在那里等候了。宁萍、郭学群、肖伟、易江南、谢世清、王民凯,我和这些过去的老友们大都是二十多年未见面了,豪爽、热情、健康、美丽依然展现在他们的肤色和神韵里,快乐、幸福体现在他们的笑脸上。大家畅饮抒怀,把酒临风,合影留念,互叙过去的美好岁月。叙不完的离情,诉不尽的别绪,与他们在一起这几个小时有如饮陈年佳酿,醇香甘甜。此时我只想抓住这美丽的瞬间,让此刻成为记忆长河里奔腾不息的浪花,长驻心间。

结束聚会了,与老友们依依不舍的道别,此时我心绪不免一丝酸楚,不知下次何时还能和他们再聚,何时还能再来崇义。坐在了回程的大巴上,时不时的回眸崇义县城,远远的又看到了那革命烈士纪念塔,35年前的电影《我们是八路军》那激昂的歌声彷佛又响彻在我的耳边,把我带到了那激情燃烧的青葱岁月:“我们是八路军,革命责任重,艰苦奋斗为人民,发扬好传统。永远跟着共产党,永远跟着毛泽东,跟着毛泽东!”……

 

美丽的崇义,富庶的崇义,祥和的崇义,幸福的崇义,我永远留恋这里的一山一水,我永远热爱这里的人们!……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