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母亲要酿一坛好酒,这是她埋藏了几十年已近发黄却不褪色的心思。 自此,甜蜜的梦便浇湿了她过去所有的日子。当如水的月色浸淫迷蒙的远山,满天的星光洒落屋前荷塘的时候;当多情的晚风掸拂秋日的篱笆,散漫的炊烟缭绕乡野谷场的时候;当深冬的残霞红透了天边,无数的归鸟呢喃于树梢的时候,母亲那绵长而浓醇的思绪,便随酒香飘逸氤氲在漫漫的岁月长河里…… 二 母亲人生所酿的第一坛好酒,是在“雄鸡一唱天下白”的那年冬天。 那一年,踏着翻身解放的欢乐鼓点,作为新娘的她迈进了粤北山区东江上游仙人嶂下一个如画的山村。她用惯于飞针走线描红绣花的巧手,和上清澈甘饴的山溪水,酿就了令山村陶醉的琼浆。她把第一杯酒洒在了黄土地上,用以祭拜村里两位东江纵队的革命英烈,第二杯端给了攻打东江重镇老隆县城作为支前民兵队长的父亲,第三杯则敬拜作为革命老区的山村所有的父老乡亲。古老的山村,在浓郁的酒香中,从此迎来了新中国的第一缕绚丽霞光。 酒香的撩人心魄和《东方红》的欢快旋律, 催开了父老乡亲如花怒放的笑靥,让环绕在山村门前的那条小溪荡漾得潺潺有声,将昔日满目疮痍的土地从此翻垦成稻浪滚滚。 三 令村人回味无穷的飘逸酒香和津津乐道的经典故事,对我只是一个朦胧久远的传说。真正亲眼目睹母亲酿酒,是改革开放春风吹绿村前桃树林的时候。 历史早已熨平了岁月隆起的褶皱,贫穷日子凝噎无语的季节已随山溪水流远逝去,山村迎来了最适合酿酒的第二个春天的温暖时光。 这项伟大的“系统工程”是在暖融融的春夜开始的,母亲手写的“春天的故事”的序言,当然是在第一丝春风里落笔。 从立春开始,母亲就开始构思,晓风残月中,总见她思考的眉头。从种子的确定到土地的选择,母亲从中反复对比权衡利弊,犹如指挥千军万马决战前夜运筹帷幄的穆桂英。父亲也成了不可或缺的配角,走村串户兑换糯谷良种和精耕细耙平整土地,是他肩上义不容辞的两项重任。 在布谷催春的啼叫声中,发了芽的种子终于在平滑如镜的秧田里落地生根。 插秧的日子正是阳春三月,在春风轻拂阳光和熙的季节,柳絮摇曳燕蝶纷飞,翠绿的秧苗在母亲的手中一会儿“蜻蜓点水”,一会儿“双龙出海”,瞬间如“天女散花”铺满了整个田畴。秧苗在母亲关切的目光中,返青,泛绿;分蘖,拔节;抽穗,扬花。吸收了一个春夏的晨风雨露和日月精华,最后嬗变成一片醉人的金黄。 四 当徐徐的秋风吹过南山嘴,如火的红枫缀满溪畔山崖,秋谷终于开镰收割,母亲酿酒工程的正文也就正式落笔了。 在谷场上晒干,在木砻里去壳,洁白的糯米便裸露出“女儿真身”;在竹笼中水浸,在饭甑里火蒸,生米就煮成了熟饭。 每一道工序,都是母亲一人在精心操作,她收起往昔灿烂的笑容和叨絮的话语,静如秋月的脸上写满了专注和倾情。忙碌灵巧的双手,偶尔会乘隙掠起一丝下垂的发梢或抹去一滴流淌的汗珠,勤快的身影在炊烟弥漫的庭院和热气腾腾的厨房间穿梭往返,紫红色的花头巾和蓝格子的围裙成了飘逸飞动的风景线。 而父亲和我们兄妹数人,凝神屏气,一旁静观,随时接受母亲突然间发出的短促命令,如上甘岭坑道内排列两旁整装待发的战士。 入夜,晚风送爽,秋虫浅吟,如鼓的蛙鸣在似水的月光下传遍了整个山村,而母亲的文章也进入尾声。母亲突然长啸一声: “放酒饼。” 父亲随即迅速出列,端起早已捣碎磨溶的上等酒饼,娴熟地匀撒于盛在酒瓮内的糯米饭上,与他早春播种的动作遥相呼应。随后搅拌、抹平、掏坑、封盖,整个动作利落连贯,一气呵成,犹如书法大师的一泻千里,沧浪写意潦草张狂,却又充满韵律之美,似在为母亲的文章奉上点睛之笔。 五 品尝母亲酿就的美酒是全村人的大喜日子。 被夕阳烧红的晚霞是这喜庆画面最好的背景,我们兄弟姐妹分乘大车小车摩托车自行车,沿着村道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乡亲们也关掉音响熄了电视,从钢筋水泥房中走出奔向我家。 屋门前的地坪上早已摆好一溜桌子,每个碗中都盛满了黄澄澄的客家米酒。 母亲首先舀起一碗黄酒,端到唇边又突然停下。春华秋实,苍海桑田,半个世纪的峥嵘岁月就浓缩在酒中。把酒问青天,她深情地眺望苍穹,目光如电,两行热泪,从母亲双眸夺眶而出,滚滚直下,滴入酒碗……忽然,母亲头一扬,将碗中的酒和泪一齐饮下,然后一抹嘴唇,脸颊上飞出两朵红云,荡漾出幸福而自豪的微笑。 于是,我们也学着母亲的样子,将碗中酒一饮而尽。 爱唱歌的妹妹,带头唱响了一曲高亢嘹亮的《祝酒歌》,瞬间,音符和酒香,组成了最和谐的涟漪,一圈圈轻轻荡开,裹挟了山村的每一块瓦片和每一片烟岚…… 六 当新世纪的钟声拉开了祖国迈向强盛的帷幕,古老的华夏大地喜事盈门捷报频传。 我们村的喜事如金秋时节的瓜藤,结下的瓜一个连着一个:过去要翻山越岭走羊肠小道才能出入的山村,如今水泥村道已直通家门口的石阶;过去村里人买自行车都感到新鲜事,如今全村已买上了二十多辆小汽车;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村里只有一人考上大学,如今村里已经走出了四十多位大学生, 有一年全县高考的男女状元同出在我们村;退伍军人的大侄子选上了村长后,千方百计集资为村里装上了路灯;外出打工仅有小学文化的侄子,靠自已的聪明智慧和勤奋努力,当上了贵州省等四家集团公司的总经理。在老家的侄子们全都住上了新房,有的买了小汽车。 桃花盛开的春天,历经沧桑年逾八旬的老母亲,用家姐为她新买的手机,从遥远的山村打来电话,细数着村里的一桩桩最新喜讯。她似乎提携着一个丰收的大果篮,随便拎出一个,都是那么沁甜诱人。末了,说她要为乡亲们再酿上一坛好酒,为万紫千红的好日子助兴添彩。说完后是一长串爽朗的笑声,洒落在电话的两端。 母亲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民,她不曾在一朵桃花里读书,也不曾在一首古诗下饮酒,却似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总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发表慧见。开启新时代的中国人日子越过越令人喝彩,端坐在火红岁月里的母亲,没有理由不高兴不感动,她将以最直接最真情的方式抒发自已最真实的感情。 五月的稻香和山居的泉声悄然飘进了我的梦乡,皎洁的月光把过去的记忆瞬间照亮。于是,我翻开日历,计算着回家的日子,期待着品尝母亲酿造的第三坛好酒,准备随时向幸福出发。
(此文获“第二届中国时代风采征文”金奖,入选银河出版社《粤港澳散文诗拔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