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清匪歼敌,巩固新生人民民主政权——惠东五六十年代初期斗争纪实(二)
作者:周汉光(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    日期:2024-09-12 21:50:37

镇压反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保障人民的安定生活,党中央于1950至1955年,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镇压反革命运动。1950年12月至1953年9月,中共惠阳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共华南分局关于镇压反革命的指示,在全县范围内分三个阶段进行大规模的镇压反革命运动。

1950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简称“双十指示”)。12月,中共华南分局发出《关于坚决镇压反革命的指示》。根据党中央和中共华南分局的指示,中共东江地委也于12月29日向东江地区发出《关于坚决镇压反革命的指示》,《指示》发出后,惠阳境内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也随即掀起。成立了“惠阳县镇压反革命临时指挥所”,指挥所主任由县委书记张华基担任,副主任由县长王舒和公安局局长李顿担任。随后,各区(镇)也相应成立了“镇压反革命临时指挥分所”,分所主任由区(镇)委书记担任,副主任由区(镇)长和公安助理担任。

1950年12月至1951年3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第一阶段的“镇反”运动。运动开始后,随即在全县进行层层动员,并开展强大宣传攻势,勒令反革命分子到公安机关、政府部门自新登记。据1951年统计,全县登记自新的反动党团员及特务分子有847人。其中反动党员349人(国民党区分部委员以上121名)、反动团员178名(国民党区分部委员以上36名)、特务320名(特务组长以上135名)。总计反革命骨干292名,一般的反动党团员及特务分子555名。

在反革命分子自新登记后,于1951年2月至3月间,统一在全县实施逮捕反革命分子。据统计,这一阶段共逮捕反革命分子1579名,其中包括特务分子135名,地下军成员20名,土匪29名,反革命军官6名,不法地主27名,恶霸81名。并根据反革命分子的情节严重程度,于当年处决了反革命分子296名,其中包括梁伟灵、王子廷、李达寰、温春浓、利赞威、周文光、张铁、戚雄、陈友等9名要犯。缴获步枪107支、短枪1443支、重机枪一挺、手榴弹13颗、各式子弹736l发、刀剑6把、大小伪印章3l枚。

1951年4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第二阶段的“镇反”运动。在这个阶段的“镇反”中,逮捕反革命分子3183名。其中有东江情报总站负责人邓冠增、朱兆凤,广东民众反共自卫救国军73团团长严忠英,广东民众反共自卫救国军东江总队第11支队长吴南俊,广东民众反共救国军东江总队潼湖大队长丘东海,东江游击支队拜亚士湾大队长李智山,中国解放人民军特务队长黄伟铭,广东民众反共救国军独立大队长欧荣,特务骨干分子刘勇、梁金福等。同时还破获特务案15宗,破获地下军组织共3个支队、2个团、20个大队、44个中队、3个情报站。缴获武器弹药以及通讯器材一批,其中有重机枪l挺,轻机枪1挺,长枪1499支,短枪1484支,手榴弹1276颗,炮弹107颗,各种子弹18523发,炸药89千克,雷管110个,电台6部。

逮捕反革命分子后,县公安机关根据反革命分子的罪恶程度,于1951年4月至1952年10月间共处决了反革命分子624名。其中反动党团骨干分子14名,反动军官46名,反动官吏15名,特务144名,地下军63名,不法地主6名,恶霸88名,匪首5名,惯匪106名,土匪29名,反动会道门头子5名。

为了巩固镇压反革命成果,全县于1952年6月下旬开展清理积案工作。先后共清理公安局、法院、法庭的在押案犯2307名。其中判处死刑立即执行22名,判处死刑缓期执行17名,关押276名,判刑劳改276名,交群众管制375名,教育释放1059名,已清待批558名,未清的185名。

1952年11月至1953年9月,开展第三阶段的“镇反”运动。经过第二阶段“镇反”,反革命分子武装暴动、偷袭、暗杀、爆炸、放毒、造谣等事件已较少发生,城乡秩序相对稳定,但也存在一些乡村“镇反”工作不够彻底,城区“镇反”有所放松的现象。根据1952年11月的初步调查,惠州镇原有反革命分子399名,已受打击的仅128名,残存271名。残存在当地应予逮捕打击的90名,属“镇反”不彻底地区。为此,根据惠阳县委部署,县公安局决定组织3个工作组,分赴各区、镇去完成“镇反”的扫尾工作:第一组9名干部到沿海渔改区配合渔改队;第二组12名干部到十四区,带动十三、十五区的“镇反”工作;第三组12名干部到十七、十八区。(注:十三区为今横沥,十四区为今芦洲,十五区为今梁化,十七区为今吉隆,十八区为今平海)

在全县第三阶段“镇反”工作中,共破获2股匪特,逮捕反革命分子570名,处决85名,关押538名,管制88名,释放139名。至1953年9月,全县的“镇反”运动基本结束。这场贯穿于1950年12月至1953年9月间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为稳定惠阳境内的社会秩序和推动新生政权的建设起到了巨大作用。

 

歼灭匪特

60年代初,国际形势变化莫测,台海风云汹涌激荡,美蒋对我新生政权累犯不爽。惠东沿海军民英勇反击,歼灭美蒋武装匪特,挫败蒋介石反攻大陆图谋。

一、港口小星山战斗

1962年10月7日,执行“台湾当局”“海威”计划的国民党武装特务第一分队,又称“广东省反共救国军独立第三纵队”,全队12人,携带武器、电台在惠东境内的港口公社(今港口镇)小星山岛登陆。港口民兵连闻讯后,港口鱼盐工委副书记、武装部长兼民兵连长张苞立即集合了21名民兵,于当天下午3时,分乘两艘机船,直扑小星山岛。登岛后,民兵分左、中右三路包围武装特务。班长李灶率民兵刚登上山顶,中路小组就发出发现美蒋特务的信号。李灶立即命令机枪手彭锦才占领有利地形,控制制高点,自己带领另几名民兵由山顶压下来,刚翻过一座小山,就发现两名特务往上爬。李灶首先开火,击倒一个特务。山顶的机枪也响了,正在搜索的张苞,立即带领几名民兵包抄过来,并对每个山洞进行搜查。战斗中,张苞胸部中弹壮烈牺牲,民兵张耀南在战斗中左臂中弹受伤,他稍包扎后,继续战斗。天黑前,生擒武装特务7人、击毙2人,据被俘特工口供,特务共12名,还有 3人未抓获。晚9时,解放军赶到后,与民兵坚守。次日凌晨,解放军与民兵一起全岛大搜查,不到半小时,将漏网的3名特务一一擒获。在战斗中,毙武装特务2人,俘获10人,其中有特务司令袁祖遂,副司令黄秋生,电台台长杨辉鹏。缴获各种武器21件,手榴弹3枚,子弹3000多发,电台一部,其他物资一批,民兵连长张苞、副连长徐景松、民兵马德强在战斗中牺牲。

是年12月,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广东省军区授予张苞为“民兵战斗英雄”光荣称号,追认张苞、徐景松、马德强为革命烈士,给他们追记一等功。并给李灶等19名民兵分别记一、二、三等功。

二、黄埠竹篙岭战斗

1963年6月22日,一股台湾国民党特务在海丰县武岭登陆后,潜入惠东境内黄埠公社竹篙岭。当地党政机关获情报后,立即动员了附近的民兵和群众,设岗放哨。在莲花山脉、广汕公路沿线实施围、卡、堵、搜战术,最后在黄埠公社竹篙岭山沟发现敌人。黄埠人民公社武装部长罗彦,大队民兵营长丘德好,率民兵上山搜捕。正在执行正常巡逻任务的解放军官兵,闻讯后也奔赴现场。在搜捕中,民兵们进行了火线喊话,对国民党特务开展政治攻势。民兵们与部队、公安人员协同作战,仅2个小时,10名国民党特务,除1名顽抗被击毙外,其余被俘。民兵、解放军、公安人员无一伤亡。这一胜利,有力地回击了台湾国民党当局“反攻大陆”的叫嚣阴谋。

在这次围捕敌特战斗中,黄埠公社武装部长罗彦,民兵营长丘德好荣立一等功,民兵梁世简荣立二等功。

 

 

 

 

 

 

 

 

 

 


作者简介.jpg

 

周汉光.jpg

 

 

周汉光广东省惠东县人。曾任惠东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对岭南地方历史、民俗风情、寺庙祠堂、古民居、客家方言、民间文学以及客家美食等做过系列调查研究,相应发表了几百篇文章。其中“宗教民俗”和“四大传统节俗” 系列散文分别获评2015年和2016年度“惠州民间文化优秀成果奖”。著有《实用文书和诗文选编》《古郡风韵说梁化》《风情雅韵》等作品集,其中散文集《古郡风韵说梁化》分获“广东省第八届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三等奖和“2017年惠州市民间文化优秀成果新圆奖”。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