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惠州市第九届民间艺术(线上)博览会作品选 | 陈文端散文《粤北过客》
作者:陈文端(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    日期:2023-03-21 20:13:22

 

粤北过客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花开,正是出游好时节,我们一行八人自驾车去“天边”——粤北玩。“天边”是我奶奶的说法,上世纪七十年代,她老人家从粤东汕头来到粤北韶关的连南瑶族自治县给我姑姑带孩子,三年后回老家,在车站一听到乡音,她热泪盈眶,对来接她的家人说:回来了,回来了,我从天边回来了。粤北山区三年的生活成了她余生说不完的话题,开头总是这句话:“天下真大,我去到了天边。”我们听了总是忍不住笑,说:你还没越过广东省呢,你去的不过是天下的一小角。不过也难怪她以为她到了天边,因为在那个交通落后的年代,她足足在那哐珰作响的大客车上颠簸了三天才从粤东的平原来到群山起伏的粤北山区。我奶奶是个小神算,算什么又快又准,分厘不差,邻里有什么数算不清,就来找她。自从她去了一趟粤北,我们发现她好像还是一个被埋没的文学人才。

从没出过远门的她,进入粤北山区后,一双老眼就变成了一双童眼,看什么都充满了惊异,那散落在山脚下三两户聚居或单家独户的山里人家,让在人口稠密的潮汕平原生活了一辈子的她无比惊诧,那些低矮简陋的泥砖房她以为是一间间的牛棚,后来才看出来是民居,停车上厕所时,她看到山里的溪涧清澈见底,怀疑是直接从天上流淌而来。车在盘山公路上颠簸行进,时不时就来个转弯,车外是深深的山谷,她的心提到嗓子眼。山岭连绵不绝,随着暮色的降临,她陷入伤感中,想到她那引以为豪的女儿,十年寒窗考上大学,却像蒲公英似的飘落到这样的穷乡僻壤,做母亲的心有戚戚焉。还没从伤感中抽离出来,她又看到了更惊奇的一幕,一群装束古怪的人行走在山坡上,他们头上束发插鸡毛,脖颈上戴着银圈,衣服有点像戏台上的古装,她恍惚了一下,好像时光错乱了,返回一个古老的时代,身边的人告诉她,这些是住在山上的瑶胞,他们赶集回来了。她再往山上一望,果然看到山上一片错落的房子,这情景比看到单家独户的山里人家更让她大跌眼镜,在潮汕平原,只有坟墓才会大片出现在山丘上┄┄

 

1.jpg

 

奶奶讲旅途经历,叙述、议论、抒情有机交织,声情并茂,俨然是一篇富有感染力的抒情散文,可惜她生不逢时,没有机会读书,不然大有可能是才女一枚。粤北山区的沿途风光和少数民族地区的风情习俗在奶奶的一咏三叹中深植我心,令我也十分向往,所以当我初中毕业时,我姑姑提出让我到她那里读高中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那已是八十年代,我奶奶眼中天之涯地之角的荒远之地,对于读过地理课的我来说,当然是不以为然的,我那跟她一样舍不得从窗外移开的目光中,更多的是痴迷着大山里世外桃源般的静谧美丽,我没有洗耳恭听的家人邻里,我把所见所感写到作文里。晚上我的语文老师张老师批改作文时读到了,他立即到晚自习的教室找到我,问:这篇作文是你自己写的?我答:是的。老师似乎将信将疑。不过,在后来的作文课上,我以一篇篇的作文让老师相信了是我写的。高中毕业后,我黯然离开那里,在那年代,这里还是一个遥远的存在,所以一别之后,与老师和同学再无相见之日。

2018年,我因为认识了在连南出生长大的蓝姐而有了我们称之为的“连南怀旧”之旅,我们从深圳出发,不到五个小时就穿越了三十年的时光和山高路远,到达连南,虽然在地图上它还是位于那个点,但怎么一路走来,一点也不是记忆中那个感觉呢?也许是路变了,一切都变了。高速公路截弯取直,遇高山就穿洞而过,遇峡谷就有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顺畅迅捷,与当年那弯弯曲曲、令人心悸的盘山公路比天差地别,而车窗外一晃而过的村落,都是一栋栋的新楼房,这样的粤北山区,与山外世界已没有太大的差别,闭塞贫穷落后已成历史翻过的一页。

 

2.jpg

 

离开时是十八的花样年华,再来时已华发初生,座落于山间盆地的县城就像全国各地的乡村城镇一样,几十年来变化巨大,面目一新,扩大了几倍,昔日同学不知星散何处,当年我离开时,他们羡慕我来自外面的世界,又回到外面的世界,他们为自己将被大山禁锢一生而怅然,不久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出现了人口的自由流动,想必有不少同学也被这浪潮裹挟着到外面的世界去寻梦。这次因为认识了蓝姐,顺藤摸瓜也跟我在深圳的同桌联系上了,这次未能与留在连南的同学相聚,是此行的一大遗憾,但后会有期。

母校还在,虽然改了名字,校园面貌几乎难见昔日痕迹,但地点没变,进去一打听,我最想见的张老师已在几年前去世了,一霎时非常失落和遗憾。

高中时代,虽然作文写得不错,但并没觉得自己多有写作天赋,而张老师似乎从那个晚上到教室找我起,就把自己当成一个伯乐,用心指点,寄予期望。高中毕业那年高考,我因偏科而名落孙山,张老师很为我的前途操心,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我姑丈,赶忙走过去与他并肩而行了一段路,把在我面前说的话又跟他说了一次,他说如果我家人和亲戚们能出钱让我去中山大学自费读四年中文系,我将如虎添翼(我都不好意思把这个词写出来),有望成才。那个时候是没有条件这样做的,是不是如果我去中大读了中文系我就不是后来那个平庸黯淡的我呢?那可不一定,但如果我不紧接着继续深造将来会怎样的预测却都被他言中,一个长者看一个他了解的后辈,可能就像一个人站在山顶,看着山脚下一个正准备爬山的人将会遇到什么是一目了然的吧。我出来蹉跎了两年后才又考上读了大专,但心境真的是不一样了。之后我因为受了环境和周围人的影响就把心中的文学梦想丢弃了,但心中总是若有所失,这样过了好多年,还好,虽然太迟,我还是慢慢把失落的自己找回来,当我又静静坐到书桌前,读读写写,我明白这才是我应有的样子。心血浇灌出一朵小花,2017年把习作结成集,2018年连南之行,带着它,想去见张老师,就像一个刚刚变好的差生,带着一张有进步的试卷,献给老师,让他心有所慰。于我而言,也是一本作文簿,给语文老师批改和指正,就像学生时代一样,还想听听有没有得到夸赞,然而,我来迟了。如若不是重重群山的阻隔,时时能得老师鞭策和鼓励,这样的作文簿也许早就可以交上给他。如今,路变短了,相见不难,又很乖地时不时写篇作文,老师却再也找不着了,世上再也没有了那个因为你的作文写得好而由衷欣喜并热切期望你能成才的人了。初秋的晚风掠过校园里的树梢,籁籁有声,仿佛是轻声的叹息。

这个春天又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粤北自驾四天游,这次的粤北之行,感受到的是它那广东后花园的迷人和魅力。粤北春天的山是花的山,漫山遍岭的白桐花、椎树花、苦楝花繁花满树,天空不时洒下阵阵霏霏细雨,一团团的洁白、米黄、淡紫漫漶在烟雾淡淡的山野间,活脱脱就是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如果说开着花的山是皮相美的山美人,那粤北更别具魅力的是那些骨相美的山美人,丹霞山、金鸡岭这些以丹霞地貌著称的山峰骨骼清奇千姿百态地耸立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有的山还别有洞天,暗藏一个景象万千的岩溶洞在山体里。

 

3.jpg

 

这些奇特峻秀的山峰被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这样的地貌呈现的是贫脊,还记得在连南一处深山里,我看到石灰岩遍布的山坡上,稀稀拉拉的玉米长在石头的缝隙中,显得地瘦物弱,还有那黝黑的山里人,破旧的泥砖房,一副山穷水尽的模样,闭塞贫穷落后正是当时当地的写照。这次虽然没有去连南,但来到了乳源,一样是群山连绵的瑶族自治县,但景象已完全不同。深山里,遍布尖笋状石灰岩的山坡上,长出的不再是营养不良的庄稼,一栋栋的木屋民宿别出心裁地架设在笋尖之上,就像从地里长出来似的,木屋散发着原木的清香,山野之居清新怡人,吸引着游客前来投宿。山里人还脑洞大开地把农家乐饭店建在激湍轰鸣的山涧出口处,瀑布就在窗外飞珠溅玉,吃饭间恍惚有屋外正在下暴雨的错觉,给食客们带来新奇的体验。山上的蘑菇、木耳、五指毛桃,山坑里的螺、山溪里的鱼和虾,山地上放养的鸡,山泉水酿造的黑豆腐,遐迩闻名的乐昌芋头,做成城市里有钱难买的最鲜最香的美食,让客人在饱览山水之美的同时得到了舌尖上的完美满足。发达的交通、旅游业的发展改变了山民的生活,贫困已成了昨天的回忆。

 

4.jpg

 

“环滁皆山也”,粤北是山的世界,游了这山游那山。丹霞山是这里众山的主角,它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是全世界丹霞地貌中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号称画廊的锦江蜿蜒流淌在群峰竞秀的丹霞山下,山与江像是一对郎才女貌的绝配,前两次来是晴日,美得如诗似画,这次是浓雾细雨天,美得如梦如幻,让我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了置身仙境的美妙。

 

5.jpg

 

金鸡岭是旧地重游。少年时经过此地,走在大街上,望见一座山长成一堵巨墙的模样,横亘在北面,像一个威猛的保护神,镇守在广东北大门,保卫着广东这片热土的安宁。而山上还挺立着一只天然的石头雄鸡,惟妙惟肖,鸡头向北,鸡尾朝南,俗称:“金鸡吃着北方的粮食,把金宝财富下放到广东,这就是今日广东繁荣昌盛的原因”。金鸡岭上的块块神石,似乎都在表明着广东是祖国母亲的宠儿。

石壁金鸡依旧,而山下当年的山里小镇——坪石俨然变成一座山间小城,高楼林立,不知道当年那条可以望见金鸡岭的镇街还在不在?即使还在,也被高楼遮挡了远望的视线,没有高楼年代的金鸡岭,远远地就能清楚完整地领略它的神韵,它的高耸和气势。像一个惊叹号,砸在我少年清澈空净的心湖中,激起阵阵涟漪,并深深烙印在记忆中,因此而有了这一次计划外的旧地重游。

 

6.jpg

 

离开金鸡岭,暮色降临,夜色越来越浓,千山万岭变成一群黑色的剪影。山岭下的村村寨寨也是黑漆漆一片间或有稀疏的光亮,这是此次粤北之行感到美中不足之处,像全国各地许多偏远农村一样,看来这里的人也多离乡背井到外面的世界打工赚钱去了,朦胧夜色中看到路边闪过一条条有关振兴乡村、建设美丽乡村的标语,红色大字在路过车灯的闪烁中给荒凉山村带来一点亮色。

下次再来,我想看到一个美丽而不寂寞的粤北,那依偎着大山的一村又一村,清晨有三三两两的小学生背着书包穿行在油菜花海中去上学,白天村里鸡鸣狗吠人语笑声闻,夜幕下的村庄万家灯火与满天繁星交相辉映……

 

 

 

 

 

 

 

 

作者简介.jpg

 

陈文端_副本.jpg

 

 

    陈文端,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惠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惠州市小小说学会会员,出版散文集《采集香味》,有多篇文章入选本市各种文集,多次参加各类征文比赛获奖。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