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散文】龙溪三章
作者:范恒(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    日期:2019-01-09 17:18:00

  

(一)

阳光里,缘分让我走进工业园。很惊讶,在异乡,这里还扎根着一群来自故乡的人群。敬佩油然而生,顽强、朴实的湘人,在哪里都能落地生根,活得风生水起。电镀,刷新我对陌生行业的认知,与采访无关,与爱好无关。

不是家乡,却是地地道道的家乡味道。那扑面而来的香味,令我有一种错觉,是否回到了故乡。热情和诚恳,总是能发自肺腑的感动,不论走得再远,飞得再高,乡音里倾诉的全是故土和乡愁。

推杯换盏,客家话、湘音,五湖四海,语言不是障碍,一杯酒,饮尽相识的缘,苏轼后裔,李姓同门,关氏一族,休说五百年前,现在也是一脉相连。

 

(二)

如今的都市闲情,垂钓为一乐。渔具的精致和繁琐,总觉得失去钓鱼的本真,童年的竹竿、棉线和蚯蚓,钓起的全是快乐。梦里梦外,这是唯一残留的纯真。

长长的鱼竿,甩出去的弧线,溅起一点微波,在等待的时间里,我总是害怕收不回来,亦如红尘恋歌,覆水难收。

每一份情愫似乎都与雨有关,山中的雨应景而来,流动的情感溃不成军。柔情,洒落在这千丝万缕中。

一幕江南烟雨,浓缩了乡村美景。如果不能远赴苏杭,这一刻雨打芭蕉,也是上天的恩赐,青山碧水,白鹭飞飞,果木飘香,视线所到之处,一幅和谐柔美的油画浑然天成。

池塘里的密密雨花,缱绻缠绵。回忆,飘渺到很久以前。咫尺。天涯。

 

(三)

千年空旷,千年历史。龙溪的这片沃土,深埋着缚娄古国文明。

撕开大地的肌肤,这里除了黄土和石头,挖掘出先秦时期的青铜编钟和陶片,墓葬群里的魂魄,诉说着几千年前这里曾经有过的“钟鸣鼎食”。

古老的罗氏,在一个个的朝代更替里消失,黄土地下的古文明足迹,在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建社中被连根拔起,史书上模糊不清的记载瞬间清晰,这方神奇的土地再次被文明托起。

若隐若现的巍巍罗浮,浓雾缠绕,军营里传来响彻云霄的气壮山河声,我能偷享这现世安稳,背后是无数的热血奉献。

我不止一次来过乡村,邂逅龙溪是不是最特别的一次?一方山水,望不尽的天涯。我在茫茫人海,寻觅属于我的方寸,这征程,终究零乱了我的流年。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