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散文】说家训,道家风
作者:李淑婷(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    日期:2018-12-16 15:47:12

  

照镜以正衣冠,读史以知兴替,正可谓以史为镜可知春秋。

说起家训,我想起历史上那些浸满古人智慧却又用心良苦的训诫。之所以为“训诫”,表明这是非常严肃的文体,多半是长辈对晚辈,前代对后代所述,具有强烈的指导性与家族性。这些训诫字字如金,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岁月洗炼得闪闪发光,在几百年甚至千年以后,仍然照亮今人的前进之路。

家训的历史很长,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以前,但汉代家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出现了比口头训诫更为系统严谨的书面家训。比如,西汉辞赋家枚乘:“泰山之穿石,单极之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和《荀子劝学篇》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而帝皇的家训因为史官的记载,更能流芳于世。如刘备教子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又如一代明君唐太宗百字铭“欲寡精神爽,思多血气衰。少饮不乱性,忍气免伤财。贵自勤中得,富从俭中来。温柔终意己,强暴必招失。善爱真君子,刁唆是祸胎。暗中修使剑,乖里放些呆。养性需修善,欺心莫吃斋,衙门少出入,乡党重和蔼。安心身无辱,闲非口不开。世人依此语,灾退福自来。”

纵观历史上那些著名家训,我最喜爱《诫子书》,其为历史上著名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这首纪念诸葛丞相的诗令人唏嘘不已。丞相鞠躬尽瘁的精神千百年来成为师者臣者之典范。更令人为之动容的是他发自肺腑的《诫子书》,实为丞相一生写照与总结,字字铿锵有力,撼山裂地,悲悯深远。

诸葛丞相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丞相品格高洁,才学渊博,将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寄托在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中,把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体现得如此淋漓尽致。

《诫子书》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君子之道德修养,最主要做到“静、俭、清”。静思反省,静以修身;俭朴节约,俭以养德;清心寡欲,励精图治。与最近,习总书记在北大对高材生所说“做官别想着发财”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强调人性的纯尚,道德的高洁。

君子有高尚之道德,良好之修养,方能更好地传承家族、宗族、社会、国家,乃至使家业国业发扬光大,才能更好地做到儒家济世的大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虽然世族门阀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就被隋朝隋文帝开创的科举制打破,使普天之下得以“寒门出贵子”,但尽管这样,一门书香仍需几代人的苦心经营与传承。而家训承担着重要角色,它是家族文化,家族立业理念,是鞭策更是警醒,无形却充满力量。它犹如岳母刺在岳将军背上的字“精忠报国”,如悬在越王勾践上的苦胆,如悬在达摩克利斯上的寒锋之剑。家训总是在谆谆善诱中,给人“居安思危”的劝诫。

谈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家训,再来谈谈笔者所在寒门的家风。

笔者作为一介女流,从不妄自菲薄,打从求学开始就从授业恩师那里获得“自强,自爱,自尊,自立”的训诫。多年以来,奋发图强,虽说成就不大,但内心的价值观从不随波逐流,始终如一。

笔者的父亲、祖父都是农民,是寒门中的寒门,可谓“草根”。然而,草根也有草根的理想与风采。笔者祖孙三代都以身作则践行了“仁爱”“善良”的理念,这便是笔者之家风。

遥想当年,祖父是乡中义士,为营救落难同胞,硬是从乡下徒步几十里路到县城实施解救,草鞋都走烂几双,其义其善为乡中乐道。

父亲耿直率性如祖父,甚至有过之而不及。无论从军从文,都是热心助人,有求必应。哪怕亏的是自己,也要成人之美。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到了我这一代,出生在70年代末,成长在80年代清明、开朗的风气下,更是有着一颗又专又红的心。

记得小学一年级时,年少的我在一个冷雨夜里,遇见一个黑呼呼的乞丐,心里顿生怜悯之心。我和姐姐冒雨走了两里路,给这个来路不名的陌生人送去御寒的食物。当时的社会,风气清正,民风纯朴,我和姐姐心里对不速之客没有一丝恐惧,完全是发自内心的恻隐之感。

善由心生,绝非做作。时间前进到我读三年级时,我和弟弟在路边遇到一个摔倒的老婆婆,她由于近乎90度的驼背,无法从地上站起来。当我们看到她时,她正在路边的草丛挣扎着,无助又绝望,弓着的背像一个翘翘板此起彼伏,斯情斯景,悲惨至极。

我和弟弟把老婆婆扶起,用自行车载着她回到敬老院。这在我们幼小的心里,是再普通的一件事。当时,学校流传的是“赖宁”的故事。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我们的意识都毫不犹豫。

事后,敬老院通过学校找到我们姐弟俩对我们表示感谢。这件事在当地社会引起一阵凡响。在那个边远,民智尚未全开的小镇,成人普遍认为扶摔倒的老太太不吉利。因为,根本无法预料老太太会有什么紧急情况发生。

多年以后,社会上出现了层出不穷的扶老太事件,遗憾的是,善事演变成国民悲剧,人民谈老太色变。只能说民风再也不像从前那样纯朴了。人有了私心,有了贪嗔痴念,价值观已被不良风气扭曲得体无完肤。时代在改变,飞船在上天,人心却在高科技崇拜中沦落。

人的一生,不管荣华富贵,还是穷困潦倒,无非在于自己的心。  心明则境明,心宽则路宽,境随心转。好比,人人心里都爱干净,自觉把垃圾丢进回收桶,环境便会变得舒适优雅。人人都道德高尚,乐施好善,伸手救扶,社会就会充满爱与和谐。

儒家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这个道理。即推己及人,仁爱待人,谓之“恕”。怎样对待他人,他人便如何待己。这是符合哲学逻辑的。尤如弹簧一般,施予多大的力,便反弹多大的力。施予善,获得善;施予爱,获得爱;施予财,获得财;施予花,获得香。

人生不管是逆境,还是顺境,不管是逆流,还是顺流,都不要太在意。自己问心无愧,宽人严己,终有一天,会有回报。当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死伤无数,溃不成军,但革命先贤依然在逆境中坚持共产主义的美好理想,经过锲而不舍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奋斗,终换来共和国诞生。红军如何对待百姓,百姓便如何对待红军。天地之间,无形有杆称,那称砣是老百姓,真实不虚。

大到家训,小到家风,往细里说仅仅是家里长短,往大里说则是影响乾坤之事。蝴蝶效应便是如此。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家风不正,绝非影响一家而言,会联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人类社会是群居社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个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国家更是如此。家风会影响社风,乃至国风。家风正,则国风正。家风歪,则国风歪。

《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古人认为微小改变会对未来有很大影响。一步错,满盘输。家风不慎,会连带一系列社会问题。

笔者引用如此繁多的古言绝非封建遗念,而是力荐古为今用,借古之石,攻今之玉,与开篇所道极是。

纵观历史,几乎每一个盛世,民风、家风、国风都是臻善的。如历史上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

史载,贞观时期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治理下,社会夜不闭户,道不拾遗。630年,全国判处死刑的囚犯只有二十九人。632年,死刑犯增至二百九十人。这一年的岁末,李世民准许他们回家办理后事,633年秋天再回来就死(古时秋天行刑)。633年九月,二百九十个囚犯全部回还,无一逃亡。那时的中国政治修明,官吏各司其职,人民安居乐业,不公平的现象较少,中国人心中没有多少怨气。丰衣足食的人不会为生存铤而走险;心气平和的人也不易走极端,因此犯罪的概率也就少之又少。

如前文所说“境随心转”,善的人心必定促成正的环境,反过来,正的环境更加滋养善的人心。人与环境相辅相成和谐共生,方能天人合一。

不要小看我们的每一步言行, 也不要忽略家风这样看似封建的遗物。笔者朋友听到我要写家风,立马说这都是封建的东西,其实不然!封建的东西不一定全不好,应当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事实证明,很多前人的经验非常值得借鉴。哪怕历经千年,仍然为百姓津津乐道。如岳母所刺“精忠报国”,当年岳帅蒙冤身死,百姓却世代纪念其护国忠心。其事迹可谓流芳百世,而与之相反的秦桧则是遗臭万年。

如范文正公所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君子理想的道德修养,也是良好家风熏陶的体现。

中华文化几千年来几乎没有断代过。这有赖于人民的薪火相传。传承的不仅是血脉,更是文化、信仰。家风作为古文化之一,理应推崇。

伟大的中华民族,必定会在重重困难中复兴,这是有历史规律可推演的。盛世与中国久违了许多年,每个中国人都有义务与责任传承民族文化,致力于建设祖国使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相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会实现我们的中国梦。让我们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传承优秀良好家风,做道德高尚之人。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