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散文】节日感怀
作者:林惠聪(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    日期:2018-08-17 15:40:25

  

今天是父亲节。

虽说是个节,却并没有什么节日的气氛  ,报纸电视只是轻描淡写地提了一下,一天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过去了。这与上个月隆重热烈的母亲节相比,实在有天壤之别。广播电台曾经报道一则新闻,标题就是“父亲节遭遇尴尬”。据统计,网上为父亲节所订的礼物仅为母亲节的八分之一,可见父亲节与母亲节不可同日而语。其实大家厚此薄彼的道理也很简单:因为这父亲节的出现,本来就不那么理直气壮。  

记得我小的时候并没有这些节日,大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母亲节传入中国。中国是个重孝道的国家,更是感念母亲的艰辛和伟大,母亲节甫一传入,立即就深入人心引起共鸣,成了一个隆重的节日。中国人平时性格内敛含蓄,现在难得有了一个可以让儿女真情流露的节日,自然大受欢迎。这样过去了很多年,人们才发现只有母亲节而没有父亲节,好像也说不过去,就勉为其难地又引进了一个父亲节。

中国是个男权社会,处处男尊女卑,女人总是处在弱势地位,惟独这男人的父亲节却反了过来。本来父与母各司其职,对子女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慈母严父,子女多对母亲依恋,况且母亲节在前父亲节在后,当儿女在母亲节将满腔的情感献给了母亲,到了父亲节,情感上就难再起波澜。 或许人的潜意识里终归有那么一点恻隐之心:既然传统的男尊女卑不能违背,身为女人的母亲难得有那么扬眉吐气的一天,父亲就不要来凑热闹了。

果是如此,这父亲节不过也罢。

(写于 2018617日)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