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十一岁的一天,母亲带我到冰坎村探望姨母,路过雷公塘村(今五华县周江镇早成村),被一座横跨周江河的水泥铁桥深深吸引。我好奇地踏上桥面,边走边跳。问母亲:“这叫什么桥?”母亲庄重地说:“这桥是解放前,雷公塘村一位靠读书出身的缪培南将军为村人捐建的,叫‘将军桥’。孩子,你也要认真读书,长大后为村人做些好事吧!"从那一天起,我心里就装满了“将军桥"的雄姿和母亲的嘱语。
一晃半个世纪过去,今年深春细雨霏霏的一天,我在该村岁有八旬的老支书缪慈贺引领下,故地重游将军桥。桥两岸翠竹掩映,桥下碧波凌凌,将军桥像一条长龙,卧江而过,守望着两岸的昨天、今天、明天。在微雨之下,老桥似乎向“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我讲述其鲜为人知的故事和沧桑。
缪培南是祖辈农耕,自少年走出雷公塘大山,在外读书从军,先后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北伐战役中,荣获"铁军"称号的第四军虎将军长和令日冦闻风胆颤的抗日将领。1934年春,缪培南将军回乡省亲,见家乡的周江河水深湍急,简易木桥使乡人往来不便且常溺死人,就决定建造一座牢固的水泥铁桥方便乡民。于是,他聘请专家设计,捐资从广州水运铁板、水泥等材料回乡,督促施工。当年,建起了五华县境内第一座水泥铁桥,桥接两岸,成为人们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之一。因建桥的水泥从英国进口,时人称英国水泥为“红毛泥”,故人们最初称此桥为“红毛泥桥"。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缪培南将军的功德,才叫此桥为“将军桥”。
将军桥北岸的桥墩座落在岸边岩石壁上,南岸桥墩则有引桥相连。桥面厚15厘米,宽2.5米,桥护栏高1米,桥距水面高13米,桥跨江悬空长38.50米。桥面共用十一节铁板连接,每节铁板之间的驳接全靠铆钉锤接而成,没有使用一颗螺丝。整座桥外面使用进口水泥“披烫",把铁板、钢筋包镶得严严实实。在当年交通不畅的偏僻山沟里,全靠简易机械、人力搬运建造,那艰难程度何等巨大!
我怀着对饱经83年风霜仍固若金汤的老桥的深深敬意,仔细游观桥身上下,久久凝视。那南北两岸的水泥桥墩坚固如磐分别植入岩体和沙土之间,像力大无穷的举重壮士,把横架江面的桥身稳稳擎起!而桥下蜿蜒流淌的河水却轻轻讲述着:贫寒出身的缪培南将军虽是高官将领,每次回乡都给乡亲们留下口碑相传的佳话。1930年回乡时,了解到族内一位堂兄,长期横行乡里,偷劫奸淫,无恶不作,人们怨声载道。缪培南将军派卫兵把堂兄抓押送县政府重典刑处,为乡亲除一恶患。1940年冬,家乡遇到久旱成灾之年,颗粒无收,民不聊生,逃荒、饿死时有发生。正为国难奔走在抗日战场的缪培南将军仍不忘苦难中的乡亲,筹集粮食派运回乡。由父亲献岺公主持在村中桥头要道垒灶架锅煮粥二月之久,免费救助逃荒、讨饭或过路村人。此时,一阵亲切的吆喝声把我的回忆思绪又引回桥头,只见有一老汉牵着五条大水牛悠然走上桥面,伴着牛蹄的“哒哒"声,似向我展示将军桥的坚实稳固。感叹之余,我无意间看见桥底部有两处脸盆大小的水泥块脱落而裸露出的铆钉和铁板。陪在我身旁的老支书说:那是1970年夏山洪瀑发,水漫桥面时,桥底被上游冲来的木头撞击所致,后虽用水泥修补但均无法黏合。此桥建成至今,80多年从未加固,并保留初建时的原貌。同时乡间还流传着抗日战争后期,已任国军第九集团军代司令的缪培南中将率军正面与日冦血战,在"粤北大捷"、河源和平阻击战役、潮揭战场勇歼敌人,使日军屡遭重创而怀恨,从汕头派出飞机来雷公塘村盘旋侦察。村人们明白日军将要轰炸将军桥与将军旧居,待侦察机飞走后,立即自发集体行动,砍伐树枝覆盖将军桥、伪装将军旧居,使敌机找不到轰炸目标而得以保全,这说明缪培南将军及将军桥在村人心目中的地位甚重。
时代变迁,世事沧桑。历史从民国走到共和国改革开放的今天,雷公塘村依然山清水秀,将军桥依然坚固如初,继续默默地为周边往来民众服务。人们会永远记住这位为国驰骋沙场,战功赫赫的铁血将军对家乡的无私奉献。将军桥,已成为五华县最古老的水泥铁桥而留世传芳。
离别回眸,铮铮铁骨的老桥,不禁使人浮想联翩。今天我读懂了将军桥的含义和辉煌,读懂了母亲50年前在将军桥上对我庄重嘱语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