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散文】御寒童戏——霸油
作者:杨自强(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    日期:2018-02-10 22:21:59

 

这一段时间北方寒流席卷全国,惠州也迎来了低温阴雨的气候。一连几天,我家阳台上温度计的红色液柱都流连在5℃附近徘徊不去;昨晚女儿更报告回家路上温度计报出车外3℃的低温。来惠州工作了几年的某位同事连呼想不到惠州还会这么冷。今天一早雨是停住了,但气温仍然只有4℃,我骑车上班,虽然换上一双稍厚的袜子并戴上手套,路上北风一吹,隐约觉得脚趾手指冻得微疼。这种感觉,把我的思路引回了童年时光。

那时我们生活在粤北山区。一到冬天气温剧降,打霜、结冰的日子比比皆是。偏偏小伙伴们缺衣少着——一是因为穷,二是因为缺布票:小孩子家正在长身体,做一件棉衣连套里外共三层,一个人名下一年的布票还不够,而且穿一两年就得换,所以很多小伙伴都是没有棉衣过冬的,一件卫生衣、条件好的加一件自编毛衣就是主要御寒设备了,冻得顶不住,就只好套多几件单衣。时常看到有的小伙伴套着大人衣服,衣袖太长只好卷上几圈,结果限制了手部活动,笨拙有如胖狗熊的模样也不会被人笑——看惯了。

课室里算是好一点的环境,毕竟几十个人挤在里面相当于抱团取暖;但仍挡不住严寒袭扰,于是有的把手伸入衣袖筒里拢起来取暖,有的把腿盘起来把脚压在身下御寒,条件好的抱个暖水袋,动手能力强的带个自制火桶。这种火桶,找个铁皮罐头,底部用钉子打几个洞作为通气孔,上部开口穿上铁丝再吊上绳子作提手,大功告成后加满预先从柴炉里夹出淋熄后再晒干的木炭,然后放入几块燃着的,就可取暖了;再盖上厚厚一层炉灰还可以减慢木炭燃烧速度从而延长供热时间。想要火旺些,拉着提绳像杂技演员玩水流星一样转几圈,火苗就窜出来了;要想减慢燃烧速度从而延长取暖时间,可适当用粉笔堵住一些通气孔。

总之,各种御寒手段层出不穷,老师一般也听之任之不去多管。

但这种种方法的共同缺点就是:不能持久,肯定坚持不了一个上午。于是同学们最企盼的就是:早点下课,抓紧时间活动活动身体,暖和起来再回来上课!

久盼的下课铃声一响,同学们便争先恐后地冲向课室门外,有的乱跑,有的乱跳,有的跳绳,有的踢毽,但这些都不如“霸油”暖得快!

只见小伙伴们直奔走廊的墙角,最先达到的便占领了墙角这一“司令”位置,稍后达到的只能顺次沿墙一溜儿排开,然后每个人都奋力向前挤,要把自己前边的人挤出队伍去,争取自己做“司令”。迟到的,被挤出队列的,都不要紧,绕到队列后面就可立即再往前挤了。

要挤到靠前位置并稳定占住并不是易事:首先你要努力地将胳膊肘子插到前一个人的身背,又挤又挖地把他向外“别”出去,这样就可以使自己前进一个位置;但当你一门心思地往前挤,随时可能被后边的人如法炮制把自己给挤出来。所以和随后的小伙伴有个默契就是必须的了。有时一下子有两个人同时出列,前面压力突然消失,后面照挤不误,倒下一个,后面一串继续往前挤,结果滚作一堆,这时后面明明没倒下的人也往往喊叫着张开双臂跃上人堆上方压下去,不到最下面的人喊“救命”不会停止。

“司令”的位置更不好呆,得全力以赴抵御全队人集中传过来的巨大压力,还要保持全身紧挨墙壁不被撬转身体,更要预先设计好及时脱身之策。一旦不留神或体力不支,身体就会被压得贴在墙上而且使不上力,一身油恐怕真的就要被挤出来了。所以这个游戏其它不少地方叫“挤油油”或“挤油渣”;但我们觉得叫“霸油”才最贴切:不但挤暖,还要霸住司令位,带个“霸”字是必须的!

但不管叫什么名字,效果就是课间短短十分钟内没有挤出油也起码挤出汗,见效确实比当下的羽绒服、山羊绒等等快得多!所以,遇上寒冷空气,就想起了取暖童戏,想起了儿时伙伴,同时也想借这篇短文,向早已遍布各地的当年小伙伴送上一个问候。

 

注①:火桶是客家称呼,北方叫暖炉、手炉、提炉等等。北方多用铜制,而客家人多用竹篾制成,直径十几厘米,内置陶盆用来盛放木炭和炉灰,上覆带筛眼的盖子,有提手,方便老人提着暖手,还常用于烘干湿衣物。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