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路过一家音像店,忽然听到里面播放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那久违的耳熟能详的旋律,让我的思绪一下子又回到年轻的时候。
那时我只有十六七岁,听音乐靠的是一部很小的收音机。每个星期六的晚上十一点半,广东广播电台会有一档欣赏世界名曲的栏目,也许是主持人的偏爱,经常会播放这首《流浪者之歌》。这是一首经典的世界名曲,描述的是苦难的吉普赛人。那如泣如诉、无比哀怨的曲调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心。为了聆听这首曲子,每到星期六的晚上,我都会准时打开收音机,但能听到这首曲子的机会毕竟不多,每次得不到满足都会非常失落。虽然我对这首曲子的喜爱已到了几近痴迷的程度,但对它的结尾却非常反感:它从非常缓慢抒情的、催人泪下的旋律忽然转换成欢快激扬的曲调,而且衔接得非常突兀,让人的情绪难以转换,显得非常别扭。
那时年少轻狂,还专门为此事写信给电台的主持人,结果石沉大海。由于我的观点的偏激和言辞的拙劣,信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等我年长了,对吉普赛人有了一定的了解,才渐渐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吉普赛民族是个苦难的民族,他们没有国家,四处流浪卖艺为生,总是遭受欺压,生活无比悲苦;发生战争,更是首当其冲遭到屠杀;但吉普赛人却是乐观的,他们热情奔放,能歌善舞,总是跳起豪迈的舞蹈,从不向命运低头。作者对吉普赛人情感的把握无疑是准确的,结尾的欢快更是象征赋予吉普赛人美好的愿望。
尽管能够理解了,但直到今天,我还是没法喜欢这首乐曲的结尾,它总会让我产生不同风格的两首乐曲拼凑在一起的感觉。也许细微的缺陷和遗憾正是增添艺术魅力的所在,让我几十年耿耿于怀的不正是这首乐曲的结尾吗?瑕不掩瑜,它永远都是我所喜爱的经典乐曲。
每当夜深人静,聆听这首世界名曲,那高超的小提琴技巧所呈现的艺术效果,会让我心荡神驰;而那荡气回肠的伤感旋律,更让我仿佛进入另外一个时空,悲怆之情油然而生,灵魂像被涤洗过一般得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