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散文】仰望惠州
作者:赖锦清(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    日期:2017-08-21 13:04:31

 

一、我的老家

“赖老师,听你口音好像是潮汕的”,一家长问我,“是啊,我是汕尾那边的”……来惠州最常听到的问话就是这句了,不论是惠州本土人,还是内地人,甚至同是大潮汕的也如是。因大家都习惯用普通话交谈,但鉴于本人的生硬国语,一开口便暴露了身份行踪。

是的,我来自大潮汕的海陆丰,确切地说,我来自陆丰碣石镇。在大多惠州人来说,也许不知道碣石是何许地也。

提起碣石,还是有一段辉煌历史的。碣石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因曾在明清时期是全国三十六卫中四大卫之一,与天津、威海、渤海卫平起平坐;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海防重地,海防辖区东自福建诏安,西至惠东平海;卫城驻军达3000之众,防务范围可谓不小。

 

二、更老老家

然而,我更老的家乡却是惠州。在并不远的过去,也即在未成立汕尾市之前,整个海陆丰大地隶属于惠州,解放初至上世纪70年代隶属惠阳专区,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曾划归汕头专区,后又割回惠阳地区管辖,直至成立汕尾市。前几年我参与赖氏本家族的族谱编修,追本溯源,我族《赖氏族谱》中的村名历史隶属为“明广东省布政使司惠州府海丰县坊廓都白石门乡” 和“清广东省布政使司惠州府陆丰县坊廓都白石门乡”,查陆丰县志,海陆丰自古就已隶属于惠州府,由此可见,远的不说,单从明代开始至今,海陆丰隶属于惠州的时间就长达五六百年以上,而划归汕头仅十几二十年的事,成立汕尾市至今也只不过三十多年。时至今日,家乡民间在治丧中,法师在超度亡灵之时,给地府阎王报亡灵户藉仍沿用“惠州府”的名号,由此可见,老家民间与惠州的渊源还是这么难分难舍。于是乎,当你了解到海陆丰与惠州的历史渊源后,今天来到惠州就有了一种回归的亲切感了。

 

三、仰望惠州

对于惠州,我不但有一种仰望的姿态,而且有一种久违的感觉。仰望的是惠州的历史文化。惠州于我国历史中的身影,最早见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即公元前214年。当时在惠州设置了傅罗县。后来在三国吴末期,即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改傅罗为博罗,另置欣乐县,此二县即为惠州前身。

惠州大地历史名人辈出,不论是出自惠州本土的,抑或来自外地的,许多都与惠州结下不解之缘,为惠州这块土地源源不断地渗入无穷的文化元素。特别自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来惠州后,更为岭南这块土地增添了不少文化色彩。至今惠州西湖的苏堤、孤山、朝云墓、六如亭、景贤祠,还有始建于唐末的泗洲塔,无不留下了苏东坡寓惠期间的史迹,以及苏轼那哙炙人口的诗篇,这些史迹告诉人们惠州的文化积淀是多么地深厚。也许一代一代的惠州人受到了东坡文化的熏陶,接过苏氏的衣钵后将西湖以至整个惠州建设装扮得更加美丽多姿。

当我漫步西湖,不由会产生穿越历史的感觉,不自觉地追寻苏氏足迹,产生无限遐思、以至流连忘返……

此外,广东四大名山中的罗浮山,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抱朴子葛洪与鲍姑一起采药炼丹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现代的如廖仲恺、叶挺等都是家喻户晓的历史风云人物。当我走进惠州历史博物馆,里面几十尊惠州历史名人栩栩如生的雕像,似乎向人们陈说着当时他们令人难以忘却的史迹,他们不寻常的人生都为推进惠州的文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些史迹能神奇地一下子把你拉进历史的长河,思绪的穿越,瞬间使你亲临其境,亲历其事,因而使你倍感亲切,而不由产生久违的感觉,是一个失散多年的游子又回到母亲怀抱的久违心理。

 

四、感受惠州

诺大的会议厅,刚完成了会议的主要议程,主席台上的会议台很快就被撤了下来,马上腾出了一个空旷的演艺舞台。接下来一幕幕表演令人眼花缭乱,什么小组唱、独唱、二重唱、管弦笙箫,歌咏舞蹈,书画表演,作品交流竞拍等。节目紧凑,一环扣一环,纷繁迭出,丰富多彩,让你在台下品尝美食的同时,又饱餐一顿丰富的文化盛宴。这仅是今年三月份由惠州市民协举办的一次民协会员大会,而类似的文化大餐比比皆是,如“花香泰美”长达一月的文娱表演,春节、元宵、端午各主要传统节日和民间艺术博览会所展、演出的各类作品,如书画展、花灯展、摄影展、泥塑展、工艺展、专场演出等,让人目不遐接,使人沐浴在阳光下的文化海洋中。

惠州文艺界文化气氛之浓烈,而且人才辈出,美术、书法异彩纷呈自不必说,音乐、舞蹈、戏曲异常活跃,文艺人的精神面貌可谓容光焕发,风采纷呈,着实令我欢欣鼓舞。这是我加入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后所体会到的。于我而言,是以往从未感受到的一股活力的萌动,一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五、我爱惠州

的确,惠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深厚历史文化的积淀,惠州人也热情好客。而且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惠州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道路桥梁四通八达,园林花圃渐趋完善,市区市外到处高楼林立,东江两岸的夜空似繁星点点,璀璨夺目。而惠州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到处的山山水水,正好成就一个新型宜居城市的兴起。而更难能可贵的是政府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不忘抓文化建设,各文化社团也通力合作,大兴文化土木,使得惠州的经济和文化并驾齐驱……惠州的面貌正快速发生着巨大变化,使这座古城跨越了历史的天空,变化得越来越美!

所有这些,让我由衷地感叹和大呼:美哉惠州!我爱你!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