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散文】被遗忘的一锅汤
作者:张燕明(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    日期:2016-12-26 21:57:08

 

正开着会呢,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汤锅好象没关火!摇摇头,安慰自己:应该关了!看看时间,才十点多,离下班还有一两个小时。一边忐忑不安,想象着各种惨烈画面,一边又心存侥幸。好不容易盼到要下班了,偏又被领导叫住,耐心听他交待工作一二。待脱了身,赶紧“风驰电掣”往家赶,一路上,每个红灯都显得如此漫长。上楼梯,三步并作两步,6楼,真是太高了呀!

一路上,似乎隐隐闻到了焦糊味,眼前还有若有似无的白烟。打开房门,更浓的焦糊味扑面而来——完了!我心里哀叹着,冲进厨房,汤锅已经炸裂开来,颓败地歪在煤气灶边,火还烧着,几块被烧焦的胡萝卜玉米躺在炉火中间。幸好,没酿成大事故。不过,沮丧的感觉挥之不去,一边收拾残局,一边暗自发誓再不煲汤了。

煲汤,是来到南方才学会的。记得刚工作那会,不甘心被饭堂打发一日三餐,分到两居室的宿舍后,立即另起炉灶学做羹汤。买了瓦罐煲,让同事写了“汤谱”,比如“菜干龙骨汤,放蜜枣”,或者“淮山枸杞炖鸡,放姜”等等,材料、火候,一样也不马虎,一一对照实践。

此后多年浸淫于厨事,也有一两样拿得出手的汤,比如椰子炖鸡汤。要买土鸡,去除内脏和多余油脂,椰子不能老了,也不能嫩了,卖椰子的小哥倒出椰汁,挖出椰肉。回到家,把鸡和椰肉都洗净切小块,一起放入瓦煲,小火慢炖。快好了,再加入椰子汁。材料不多,胜在清甜可口。每每总能让家人喝个锅底朝天,也能偶尔亮相招待客人。然而,从什么时候开始,静静地守着一锅汤,成了一件奢侈的事呢?上班要打卡、孩子放了学嚷嚷饿了、刚收拾又乱了的房间……想喝汤了,早晨上班路上买齐材料,中午回家一股脑扔进高压锅。“噗嗤噗嗤……”伴着高压锅急促的尖叫,不到20分钟,大功告成!汤还是汤,然而,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像化肥催大的叶菜,像未曾充分暧昧就真相大白的爱情,快则快矣,却味道寡淡,没有韵致。

一晃,在南方生活多年,鸡汤鱼汤不消说已操作熟稔,也去过一些高档酒楼深山老林,品尝过海陆空各种材料炮制的汤水,然而最好喝的汤,还是记忆里母亲做的排骨莲藕汤。话说在我们长江流域,不像南方这么兴喝汤,也没有这么多花样,每年除夕的年饭,母亲雷打不动地,做她的排骨莲藕汤。大黑瓦罐,经年使用的缘故,吸收了足够的油水,闪着富足温润的光泽。火是炭火,父亲拎着煤炉,从七楼拎下去,生好了火,待烟散净,再把炉子拎上来,放在门口走道里。排骨和莲藕是一早去菜市场买的,整块肋排,斩件,先过水,莲藕切成了滚刀块,再加几块拍过的姜,一骨脑放进瓦罐,洒上盐,和匀,然后加上水,放在炉子上煨着。

是的,我们不说煲汤、炖汤,而是煨汤,必须用瓦罐,用炉火,小火苗舔着罐底,慢慢地、轻柔地,罐子里的蒸汽顶着盖子,渐渐发出“咕咕”的声音。大块的排骨,雪白的莲藕,起初挤在一起,像两个被介绍相亲的陌生人,别别扭扭的。待水温渐渐升上来,热量被瓦罐牢牢封着,向它们源源不断地传递,消除着隔阂,使它们渐渐相互了解,相互接纳、交融,终至相亲相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汤端上来时,热气氲氤在餐桌中央,肉的浓香、藕的甜香,充分融合,充溢着整间屋子。迫不及待盛了一小碗,夹起一块排骨,已然煨得绵烂,一口咬下去,肉就脱离了骨头,虽则烫得人呲牙裂嘴,却不忍松口;莲藕呈粉色,吸取了肉的浓香,又粉又甜。热热的一口汤喝下肚,顿觉周身舒泰,像练武之人打通了任督二脉,冬天的寒意顿时烟消云散。

家中四姐弟,我是惟一客居异乡的,每逢年节回去,总被当作客人款待。偏偏我的“青春期”漫长得很,大学放寒假回家,母亲烧了一盘鸡脚,巴巴地看着我勉强啃了两只,说:这不是你最爱吃的吗?我冷淡地回应她:我的口味早已变了。工作以后,跟着南方的同事朋友们,学会了煲汤、酿豆腐,未免觉得母亲那几十年不变的厨艺太过老土。再回家小住,不是嫌菜咸了,就是嫌汤油了,一径挑三拣四。她一边叨咕着,清汤寡水的,有什么好吃的嘛,一边又不得不在煨鸡汤的时候,把肥厚的鸡皮切了扔掉,放盐的时候,手抖一下,再抖一下。待到我们的下一代闪耀登场,餐桌上就更是一片清淡:胡萝卜火腿炒玉米粒、红烧排骨……辣椒早已不见了踪影。可是,记得我小的时候,即便是39度的酷暑天,青菜都是要炒辣椒的。前年,父母从单位老房子,搬到了有电梯的商住小区,煤炉是没法用了,瓦罐加小火煨出来的汤,也成了永久的历史。

寓居东江之畔十八载有余,我早以“老客家”自居,饮食清淡,节制辣椒。偶尔匆忙,还会忘了关火,煲坏一两只汤锅。但有了闲暇,还是忍不住要去买各种材料,一边收拾家务一边煲剧,一边静待一锅汤由淡转浓。然而,年岁越长,儿时的记忆却越发清晰。那些与味蕾相关的,也都与母亲相关,仿佛休眠的火山,渐渐复苏,并有井喷之势。馋虫发作了,巴巴跑去菜市场,买了原材料,学母亲的样,炖排骨莲藕汤,做红烧茄子,炒青辣椒蓊菜梗……然而,和记忆里的味道,总是相去甚远。

中秋前夕,和几个心理学的同修前往老师家赴宴。师母忙里忙外,满满当当地整了一桌子菜。席间,男人酒至半酣,话格外多;女人们一起唱起了歌:

虽然己经不能用不能用母语来诉说

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乐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

心里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细数一下,6个人,来自新疆、东北、湖北各地,都是背井离乡的游子。虽说这个城市以包容著称,但时逢佳节,念起远方年迈的父母,独自在外打拼的辛酸,到底还是感慨万千,不能自已。想起泰戈尔在《飞鸟集》里的句子:

人要在外面的世界四处流浪

才能最终到达自己内心的殿堂。

18岁那年高考前填报志愿,我自作主张在每一栏,全部填上外地的大学。然后,在母亲的泪光里,踏上了南下的火车。这一走,就是22年,从年少轻狂,走到了华发早生。而父母呢,也在我的身后,从壮年走向了暮年。

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

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

从故乡到异乡,再反把他乡做故乡;从少年到中年,走得那么久那么远,却有不知名的力量,于冥冥之中牵引,穿过千山万水,去找寻童年的记忆、母亲的味道。如同这半生漂泊,经历百转千回,方能最终回到心灵的故土、内心的殿堂。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