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一支钢笔绘出惠州千年古城之美
作者:费燕、 陈澄    来源:    日期:2015-12-29 21:37:32

 

图片1.jpg 

曾平的钢笔画作品。

 

 

图片2.jpg 

▲曾平在创作。

 

 

 

一张纸,一支钢笔,就能把线连成面,绘出田间风景、群山起伏,或是人物神韵、草木风动。他是中国钢笔画联盟理事、惠州市老年大学副校长曾平。而在4年前,他还只是一个业余的钢笔画爱好者,如今他在钢笔画上有所突破。完成的六七十幅作品中,有20多幅是在惠州取景,他希望自己能在有生之年用钢笔画的绘画方式来展现惠州之美。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又是因为什么与钢笔画结缘?近日,《惠州日报》记者走近他,倾听他的故事。

 

别人写日记记录生活,他画钢笔画

格子衬衫、西装裤,手拿钢笔和速写本……曾平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充满书香气息。“这是我家乡的围龙屋。”翻开手中的速写本,曾平回忆起来,“本来那天准备早早出去写生,结果下雨了,在窗外无意发现在高楼间夹杂着一圈古老的建筑,特别有味道,便立即画了起来。”

细细的笔尖在勾、点、染中跃然纸上,错落有致的建筑、栩栩如生的场景、活灵活现的人物,在他笔下活了。翻看他的速写本和平日画作,仿佛在看一本有声故事书。曾平说,别人写日记,他就画钢笔画,用这样的方式记录生活点滴。

说起为啥对绘画情有独钟,曾平说,外婆和母亲是绣花能手,自己喜欢美术是受她们影响。还没上小学,对绘画有浓厚兴趣的曾平就开始画些感兴趣的东西。“我常常画一下这个人画一下那个人,然后把画作送给别人说这是你的照片。”他说,那时画得也不像,但就是特别喜欢。

参加工作后,虽没跟老师正式学过画画,但这个兴趣爱好一直没中断过。曾平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早上带着速写本去散步。有一天到飞鹅岭散步,看到风光秀美,忍不住要勾勒一番,画下了览胜亭。“这幅作品发表到了报纸上,当时报社的美工跟我说,你画的这个就是钢笔画,如果好好深入学习,说不定可以走出自己的一条路。”

 

爱上钢笔画,虚心向专业画家请教

1997年,为了迎接香港回归,在全市干部职工“庆七一,迎回归”书画展上,他的作品被众人推荐参加展览,4幅饱览惠州风光的画作获特等奖。曾平说,都说“外行看热闹”,这些作品在局外人眼中是不错的作品,但以专业角度来看,都算不上档次。

2011年夏天,曾平在网上搜索钢笔画时,无意中发现了中国钢笔画联盟这个组织。当年11月刚好有“全国第五届钢笔画”比赛,虽时间不长,但曾平在心里暗暗作出决定——— 参加比赛。从7月至11月,短短4个月里,曾平走遍惠州大街小巷选景。最终,他选取水东街一景为作画内容,画题为“老街古韵”,先勾勒整体,再细细加工每一个细节。几天后,他得到大赛组委会通知,作品入选了。

“这届比赛的画展在浙江温州举行,11月,我一人去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参加展览。不看不知道,什么叫山外有山。”曾平回忆起当初的感受时不好意思地说:太震撼了,别人的钢笔画让他一眼知晓专业与业余的区别。

趁着能与专业人士接触的机会,曾平向其他专业画家讨教,在那次参展上他收获颇多,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钢笔的画法,用什么颜料,如何喷胶,这些都是中国钢笔画联盟主席李渝基老师教会我的。”回到惠州后,曾平有足足半年之久不敢拿起钢笔绘画,而是开始不断地买有关钢笔画的书,自己琢磨着慢慢学,有时还向女儿请教。“她小时候我教她画画,现在她长大了,考取了大学美术专业,反过来教我画画。”曾平笑着说。

“钢笔画不是简单地用黑色线条勾勒,还要懂得留白。”曾平说,在摸索中他有了新的领悟。2012年,他的钢笔画作品《佳讯》在湖南“湘西剿匪胜利60周年”的一次作品展上展出,受到一致好评。那次活动后,他被中国钢笔画联盟从会员提名为理事。2013年,第六届全国钢笔画展在天津举行,曾平以妻子为原型创作的钢笔画作品《迷彩晨韵》获得了优秀奖。之后,陆陆续续有不少钢笔画作品在全国比赛中获奖。

 

随身带速写本,用黑白线条记录生活

“不细看还以为是黑白照片呢!”这是不少人在看到曾平画作后的第一反应。钢笔画是一种具有独特美感且十分有趣的绘画形式,其特点是用笔果断肯定,线条刚劲流畅,黑白对比强烈,画面效果细密紧凑,对所画事物既能做到精细入微刻画,亦能进行高度艺术概括。要做到让看画的人有身临其境之感,首先得自己实地观察。曾平说,钢笔画可以即兴创作,看起来好像不怎么复杂,却十分考验创作者的恒心、细心和耐心。

除了速写本,曾平随身携带的物品中少不了照相机。为了能捕捉细节作为素材,曾平少不了要变换角度去观察。“就拿一个建筑来说,不同角度看到的美感会不同,不同光线照射下呈现的光影也会不同。”为了寻求一抹最佳光线体现钢笔画的光感和阴影,他常常会在不同时间段从不同角度细细观察,一边观察一边用照相机先把细节拍下,然后再画出大概轮廓,回到家再用搜集回来的素材加工。

曾经有一次,曾平为了创作一幅体现惠州古今之美的钢笔画《千载江声话沧桑》,跑了好几回都没找到合适的角度,后来终于发现水东街国立大厦的楼顶应该不错,他立即拎起速写本和相机前往,没想到被那里的保安拦在了门外。“我解释了好半天才上去的。”

 

打算明年办以惠州风光为主题的钢笔画展

多年来,曾平走访乡村、城市,而他最喜爱的还是描绘惠州的美,他说,“惠州有东坡遗迹、老城古村、民俗风情、名山飞瀑、江河湖海,有太多的入画素材。”

“我有意向明年在惠州举行一次以惠州风光为主题的钢笔画展,同时出版一本钢笔画作品集。”今年已到了退休年龄的曾平有了更多时间潜心钻研钢笔画,他特别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用钢笔画这种形式,把千年古城惠州的美展示出来,让更多人通过不一样的方式了解这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此外,他还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传播、推广钢笔画,让更多人可以参与进来。“许多朋友提议我在老年大学开班,给大家教习钢笔画。前段时间我已在市老年大学举办了一次认识钢笔画的讲座,许多老年朋友都表示非常感兴趣。”如果接下来条件允许,他希望能开一个这样的钢笔画班,带大家走进钢笔画的世界。

 

 

 

(原载20151226日《惠州日报》,曾平是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