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张喜英,是在攸县县委宣传部举办的一场赛歌会上。 这个经常在舞台上从容面对大场合的年轻女子,到了台下,倒是谦恭有礼之间略显有些腼腆。 我从小就喜欢唱歌!我是为了唱歌才外出打工!张喜英这样跟我们说。 唱岭南渔歌,只是一个偶然的机缘。能唱得金奖,还能唱到中央电视台。则真是她自己也没有料想得到的。 在音乐学院深造时,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 张喜英出生于湖南攸县的一个小山村,2001年毕业于株洲师范学校音乐班。2002年初,张喜英带着对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惠州市的向往,前往惠东县。起初,她在一家幼儿园教小朋友的音乐;随后,她又在一家音乐培训班当专业老师;后来,她还当地一些给中小学生当过家教,还随当地县文艺演出队到驻惠东港口部队慰问演出。张喜英把这些活动作为对自己学习成果的检验,作为自己冲刺音乐高等学府的战前练兵。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后,张喜英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星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在4年的专业学习中,她师从著名女高音歌唱 唱着《我的家乡好风光》走上“世界华人艺术节”领奖台 如今,歌舞团的工作是张喜英的正职,唱渔歌则是她的兴趣。一个年轻的湘妹子,竟然能够把广东流传数百年的原生态渔歌唱红、在全国都唱出影响,这让很多人都大跌眼镜。 她与渔歌结缘,还真有一段故事。张喜英学的是民歌,在星海音乐学院,才开始系统地学习声乐。2005年,她和朋友去惠东平海渔村游玩,听到当地的妇女用方言唱歌,虽然歌词很难懂,但旋律很优美,她一下就被深深吸引住了。打听得知是当地原生态的渔歌,从此,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张喜英就自己背着个包,从广州坐车来到惠东学习渔歌。 张喜英说,自己在学校所学的民歌很大气,意境比较开阔,而渔歌是渔民在日常捕鱼劳动中所哼唱,属苦中作乐,两者既相通也有不同。张喜英的民歌基本功利于学习渔歌,她在演唱时加入了专业技巧,形成独特风格。 惠东县是张喜英南下广东的第一站。惠东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民间民俗文化,以及惠东人民淳朴、热情、勤劳的美德,都给张喜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大学生活的4年时间里,她把惠东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每年寒暑假都回惠东体验生活。 2003年冬,回惠东度寒假的张喜英在平海镇认识了为振兴惠东渔歌不懈努力的赵兴祥和李福泰。听他们介绍了惠东渔歌的悠久历史和艺术特色,并且看到了赵兴祥、李福泰作词,胡平作曲的渔歌《我的家乡好风光》。 “我的家乡好风光,面向大海背靠山。古城古庙六百年,留传故事在民间……”她觉得这首渔歌抒情、大气,唱起来有一种亲切、舒展的感觉。于是虚心向赵兴祥他们学习,并在当年年底一次文艺晚会上唱了这首渔歌。此后,她以这首歌撷取了2005年广东省第三届群众音乐舞蹈花会独唱银奖、“2006世界华人艺术节”声乐大赛广州赛区青年专业组民族唱法金奖。 为学惠东渔歌,向当地渔民学习“学佬话” 张喜英获得了成功。但是,她深深懂得,有数百年历史的原生态惠东渔歌主要是用闽南语系的分支语种“学佬话”演唱的,而这种地方语言连许多惠东人都听不懂。要唱好原生态的惠东渔歌,必须攻破语言难关。 从2005年开始,张喜英几乎每个周末都要深入到惠东港口新村和巽寮渔村,向渔民学习“学佬话”。渔船上曾留下了她无数的脚印,沙滩边曾回响着她优美的歌声。她虚心向苏方泰学讲渔民方言,同时拜当地渔歌手苏德妹为师,专学渔歌演唱旋律和风格。她先后去渔村学习、采风40多次,访问、请教过二三十位渔民。 张喜英不好意思地说,其实到现在她也只能勉强听懂一点,对话是不会的。每次学歌都是本地的老师傅们一字一句传授,她看口型记发音。“学佬话,学佬话,学到老了还不会的话。”张喜英笑着说。除了学方言,张喜英表演原生态渔歌,还穿着渔民的衣服,打赤脚。“这样才够真实,才有渔歌的感觉。” 不过,现在张喜英演唱的渔歌多是用普通话演唱,利用一些渔歌素材进行二次创作。“如果唱原生态渔歌,学佬话很少有人能听懂,不利于渔歌的传播。” 频频在省内外大赛获奖,把惠东渔歌推向世界 2006年9月,她和别人合作的男女声对唱原生态渔歌《一对龙虾藏礁洲》参加浙江象山“全国渔歌(号子)邀请赛”荣获三等奖。这次邀请赛包括山东长岛、浙江湖州市、江苏启东市等渔歌(号子)高手在内,共有18支队伍参加了比赛,在这些代表队中,除惠东队外,其他代表队都是专业演出队,获得过国家级奖项,许多曲目还在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播出过。 2007年10月,张喜英与人合作的男女声原生态渔歌对唱《一对龙虾藏礁洲》和《斗歌》参加在中山市举行的广东省首届水上民歌大赛,一下捧回两个金奖。 2007年11月,张喜英与人合作的男女声对唱《斗歌》在浙江舟山群岛“中国渔歌邀请赛”中荣获三等奖。 2008年6月,惠东渔歌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与张喜英多年来频频在省内外大赛获奖,把惠东渔歌推向世界有着莫大关系。很难说清是渔歌成就了张喜英,还是张喜英唱红了渔歌。 很想回家乡举办一场个人演唱会 我们问张喜英,在外面拿了那么多上档次的奖项,为什么仍要回家乡参加一个县级赛歌会? 我们已经看到了张喜英的疲惫。她为了参加家乡的赛歌会,在广东和湖南之间来回奔波,从海选,到半决赛。 据攸县文化馆陪同来的一位干部说,参加复赛时,张喜英感冒得很厉害。差不多要上场了,她把刚刚勉强吃下的一碗米粉全部呕吐掉了。大家都担心她能否上场…… 但是,站在台上的张喜英还是挺住了。她歌喉一亮,台下顿时鸦雀无声……评委们都被她的歌声吸引住了。直到歌停,台下才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她的分数遥遥领先。 “长期以来,我就想把自己的歌声献给家乡人民。参加赛歌会只是一次献歌的机会而已。”张喜英的回答很真挚。我们一点也不怀疑在作秀。 张喜英出身农家。父母从前根本不理解“唱歌能当饭吃”。长期以来,只有哥哥一直在支持着她。张喜英16岁那年,哥哥陪她参加一场比赛。她上台之后,一看到两万多人的恢弘场面,顿时吓得双腿打颤。直到走下台来,她才意识到裤子湿透……兄妹俩在后台相拥而哭。 父母只是近两年才晓得自己的女儿唱歌唱出了名堂。他们也在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看到了女儿的身影。他们终于为女儿而骄傲。 著名女高音歌唱 虽然,岭南渔歌成就了张喜英。但是,张喜英骨子里还是喜爱着传统民歌。 如果能在家乡举办一场个人演唱会。我一定要让父老乡亲们聆听到我最真切的歌声!几轮比赛下来,张喜英已经在家乡赢得了不少“粉丝”。 (注:张喜英是惠州市民协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