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刘雅晶:剪纸达人 奉献社区
作者:罗细妹 陈璐    来源:惠州民协    日期:2014-10-14 23:02:32

2014年8月,刘雅晶入院接受化学药物治疗,在出院时送给护士四套剪纸,每套剪纸作品的颜色各异,分别是护士协助手术的形象、分发药品的形象、为病人打针的形象、帮病人梳理头发的形象,栩栩如生。惠州第三人民医院的护士们如获珍宝,把刘雅晶送的剪纸贴在护士站门口。

人物档案:祖籍黑龙江,1954年生于惠州,下乡当过知青,曾是惠州石化系统职工。她多才多艺,会唱惠州话儿歌。从小学习书法,2007年退休后报读惠州老年大学剪纸班、书法班,进步飞快,现加入惠州民间文艺家协会、老年志愿者服务团队等,服务社区,支教、义工生活,丰富多彩。

 

 

(站在自己的作品前,刘雅晶萌萌哒!)

 

【传奇故事】

剪刀对抗病魔

宣纸、剪刀,是刘雅晶钟爱的宝贝。

“化疗期间很痛苦,剪纸陪我在与病魔的纠缠中度过。”刘雅晶说。谈及怎么会想到要送护士这么一份特别的礼物,刘雅晶笑言:“因家人都要上班,很大部分时间,是我一个人待在病房。住院期间,偶有护士会过来陪我聊天,多亏了她们的照顾。我发现医院里的护士都很有素质,对每个病人都照顾地很周到,即将要出院,也没什么东西可答谢她们,便随手剪了四套剪纸送给护士们。”

刘雅晶是在2007年退休后,报读惠州市老年大学,才结缘于剪纸。当初报读剪纸班只是一时兴趣,接触了剪纸之后,便爱不释手了。在刘雅晶家里,有一个属于她的创作书房,桌面上铺满了笔墨纸砚、剪纸作品及书画作品。“平日闲暇时,就会进书房,玩玩剪纸,打发时间,连还在上幼儿园的小孙子也学我拿着剪刀‘咔咔’起来,剪的还有模有样呢。”刘雅晶自豪地笑眯眯说道。

 

 

(刘雅晶参加老年志愿活动,进社区写春联)

 

【难忘知情岁月】

据刘雅晶回忆,在她16岁那年,正值鼓励知识青年到农村普及教育,她听从惠州市里安排到湛江的南华农场里当了7年知青。“那时候环境非常艰辛,湛江沿海台风频繁,经常停电停水,而且农场收成不太理想,什么苦都吃过了,很难想象自己当时是怎么挺过来的。”刘雅晶感慨道。“苦尽甘来,但也有甜头,就是认识了我爱人。”刘雅晶露出幸福的笑容补充道。

在与记者交谈时,刘雅晶还打开空间相册,指着名为“南华六十大庆“的相册名说,这是政府邀请我们当年的知青回去庆祝南华农场60周年庆典。“时隔多年,当年一起工作的伙伴齐聚一方,更多的是感动。当看到南华农场的飞跃变化,不仅装上了路灯,还筑成了牌楼,瞬时觉得大伙当年付出的汗水与艰辛都值得了。”刘雅晶说。

 

【活到老,学到老】

下乡期满归来后,刘雅晶进入了广东省石油集团惠州分公司,直至2007年退休后,报读了老年大学剪纸班和书房班。她从剪纸班的一名学员,晋升为剪纸班的导师。对于剪纸,刘雅晶有自己的独到心得,“剪纸要学并不难,想学精却不易,优秀的作品往往是带着思考和创作出发的,非照板照剪,我一直都在创作自己的风格,剪出自己的所思所想。”

剪纸也带给她更多对于生活的思索与感悟。走进刘雅晶的书房,她拿出了十多幅蝴蝶剪纸作品,竟没有一个是重复的,就连蝴蝶翼部的花纹也是她创作出来的,蝴蝶剪纸作品的纹路、脉络都很精致,不仅有飞着的蝴蝶,还有能站起来的蝴蝶。在深圳文博会,在惠州的南国书香节等各种场合,我们都可以看到刘雅晶老人的身影。她在耐心地跟男女老少,在外国友人面前孜孜不倦的讲解这门中国传统的手工艺术。

 

 

(在深圳文博会上,代表惠州参展的刘雅晶老人,向外国朋友介绍剪纸艺术)

 

【奉献社会】

退休后,刘雅晶坚持参加社区活动,用自己的手艺回报社区。

当她学会了剪纸后,不仅义务当起了老年大学剪纸班的导师,还前往广东省较落后的乡村支教。其中,在河源市紫金县某村落小学支教2年多,在惠州市芦洲镇小学支教长达半年之久。“那时已入冬,天意正寒,芦洲镇小学的孩子竟然光着脚丫着赶来听我的剪纸课,而且孩子们坚持每节课到勤,学得很认真。”这是刘雅晶印象深刻的感动之事。如今,剪纸已融入刘雅晶的生活。

另外,她加入了桥西居家养老社区组织,积极参加进社区辅导、进社区写春联活动。“春节前,我们会组织去每个社区,义务帮市民写春联,市民都会自带红纸让我们帮其题写,场面很热闹的。”刘雅晶说。她还组织了老年志愿者,给麻风病院的老年带去节目表演和慰问礼物。2006年至今,她以义工队长的身份,经常为社会服务。

 

【人物感言:古老艺术盼传承】

剪纸是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实,社区里还是有很多‘闲人’的。如果大家学学剪纸,真能给生活带来很多乐趣,总好过每天无所事事,打麻将消磨时间吧。”刘雅晶说,“惠州真正会剪纸的人还不足50人,且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能把剪纸文化传承下来。”

 

【寄语社区报:关注“夕阳红”】

如今,老年队伍越来越强大,已步入老年化时代,刘雅晶老人希望广州日报惠州社区报能关注老年生活,报道老年活动。“其实,社区里的老年活动还是很丰富的,我们老年大学还成立了老年志愿者服务队,大伙们都力所能及参加社会上的一些义务活动呢。”

 

记者点评:老有所为

年龄不是问题,老年生活同样也可以丰富多彩。剪纸大妈刘雅晶用行动向我们再次证明了这一哲理。在听刘雅晶讲诉故事时,记者早已被她的老年生活折服,她对生活抱以乐观的态度,用丰富的社会活动,收获幸福。希望惠州市的所有老人也能像这位六旬大妈这样,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原载2014年9月25日《广州日报惠州社区报》。刘雅晶是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