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有个“艺术大本营”——麦地东路金点广场的“惠州市民间艺术馆”。自从民协在这里设营建馆,会员们就将这里当作了展演十八般武艺的大舞台,也成了会员们常来常往的娘家了。民协470多名会员,常有协会工作要商议,常有文艺家们要沟通交流,谁坐镇留守?谁检点财物?谁收关门户?幸得是还真有这么一个热心人为大家行了方便,她叫柯习梅。她天天在民艺馆义务当值,久而久之,民协会员们都知道了,“有事找习梅,她是民艺馆的看家婆”。
看家婆原来是个萌妹子。
7月上旬,惠州市第五届民间艺术博览会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民协的一大批工艺家们都将是博览会的主角。我这个写闲字的,看看能不能捡拾到一些素材,也为民协的盛会敲敲边鼓,于是邀了花花一起奔艺术馆而去。摄影家花花也正是任务在身,哪天都没有消停的时候,她约了青年艺术家琼添、翠婷等拍照。来到艺术馆,却是铁将军把门。花花第一时间就是电话习梅,那厢习梅说,在路上,马上就到。一会儿,习梅飘然而至,应该是“滑翔”而至,因为习梅踩的是迷你滑轮车,滑至门口,戛然而止。但见习梅两袖花朵一袭长裙环佩叮当,原本是民族风的婀娜多姿,竟与那时尚动感的迷你小滑板车挺搭,酷毙了的漂亮,萌萌哒很动漫。“杨贵妃你好快啊,一骑红尘。”花花快人快语,封习梅雅号“杨贵妃”。蛮贴切的,习梅白皙丰腴,一对宝石耳环摇曳贵妃风姿。“哈哈,真的是醒目呢,这一路上,回头率真是高,还有好几个人问我的车是哪儿买的。”说罢习梅抖了抖长裙,顿时似有一地眼球滚动。
落坐泡茶,沉香茶,黄澄清澈,香凝齿颊。每天这样陪了工夫又贴茶,半年如一日,也真是不容易。自从民间艺术馆亮牌之日起,习梅就是坐守这里的“文化志愿者”,每天上传下达、中转交接,谁要领书籍、领会员证和会徽、拿发票、送作品、保管演出服、活动筹备等等,大事小情,琐琐碎碎,纷纷扰扰。习梅说,我每天在这里枯坐留守,有大家来坐坐聊聊,如何不好?我坐在这里,几乎每天都亲眼看到民协的领导以及会员们为协会的工作献计献策、出钱出力、无私无怨,经常都有令人感动的人和事,我为协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应该的。我很感谢邹主席和这么多民协会员对我的信任,什么东西经由我的手发放和转承都很放心,做生意靠诚信,做民协会员也必须诚信当先,民协团队的这份信任和负责任的精神很可贵。习梅口才很好,一番话说下来理顺得很,圆润的脸蛋甜美如芙蓉。
萌妹子原来是个珠宝姐。
那是呀,没有好的口才哪能做得了珠宝?原来习梅是个走南闯北的资深珠宝玩家。习梅在艺术馆进门的醒目处辟了一角卖珠宝,个中物件,不说价值连城,也是很有些佳品的。在她,这或许只是冰山一角。这之前,在广州国际珠宝城做生意,店面请了人打理,自己是有大单时才出马的。珠圆玉润的习梅,与她的宝石很搭。习梅的先生是玉石雕刻家、省民协会员,两口子一起办工厂、开店面起家,打理经营了近二十年的珠宝生意。
人说习梅整个人看上去就是正能量的,这个说得很中肯。20多年来,她在珠宝世界里打拼,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有赚得第一桶金的开心,有失败后重整旗鼓的倔强,有特立独行野心膨胀的激越。一路走来,胆识二字相伴左右。不安于现状,只要有胆去拼,我也可以!创业之初,是她坚决要从饿不死也吃不饱的打工队伍中挣脱出来,毅然辞工,拖着老公也辞了职,坚持要自己另起炉灶开工厂开店,要做自己的老板。好不容易积攒了第一桶金,原计划要用来买房生儿育女筑建安乐窝的,是她坚持要拿这笔钱去广州开店,手心里攥着一叠子钱,拖着一大车自己工厂里积压的货,就往广州开拔。她说,只有在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开店,才能见识人物、成就大事。也正是因为这貌似不起眼的那一车货,撑起了她在珠宝商这条大道上迈步前进的信心;在创业巅峰时,是她坚持着要去苏州开分店,苏州那样柔情似水的城市,是她梦魂牵绕的地方,她认为,只有在那美若珠宝的城市里卖珠宝,那才是心有所属、物有所值。在她的“生意经”里,哪怕家当只有十万元,遇到值得的货,她会出手果断地花了这十万元……习梅的丈夫是实诚书生,他的细密匠心和精湛技艺都花在宝石上,对于妻子一出又一出的神思妙想,一步又一步的人生计划,他或许会有懵圈头大的时候,他或许会有跟不上节奏的时候,可是这个贴心暖男每一次都是妻子的忠实拥趸,他虽然有时有保留意见,但又坚信习梅是有头脑有眼力有主见的老婆。同时,习梅对老公也是信心满满,当年叫老公辞工离开单位另立山头创业,就是认准了老公的人格品质和技术实力,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们妇唱夫随将企业做得风生水起。这一桩桩一件件,每一步都是他们夫妻俩的人生里程碑。在外面东奔西跑、专情于事业的习梅,也没忘了钻空子生了一双儿女,相夫教子,堪称完美。
珠宝姐是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
看到习梅,会想起那个唱《山路十八弯》的姑娘李琼,“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水路九连环,这里的山歌排对排,这里的山歌串对串。”习梅也有这样一股子泼辣劲,她的家乡在湖北十堰的一个山区。小时候她总是幻想,山那边,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她说,自己骨子里有胆,是受父亲的影响,父亲带领村民改变山区面貌,做了很多事,让习梅很敬佩父亲。自己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是80年代末受了两位被贬来山区的北京大学生的影响。山区的女孩儿结婚早,少女时的习梅已有男孩子追求了,其中也不乏习梅钟意的,情窦初开时欲给对方回赠书签。可她马上警醒了,这些人再优秀,都不是我的菜,我的世界肯定不是这个世界,自己决意要离开这个山旮旯,任何羁绊都不允许有。终于在1992年的早春一日,20岁的习梅自己缝了一个布包包,扛了几本书几件衣物,单枪匹马,直奔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惠州而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是她的志向。
习梅不是按部就班过保守日子的人,她一直是独立行事,以实现自身最大的价值,时刻应对挑战是她的常态。而现在,她一边串着珠宝做着手工,一边坐守民协的窗口,这于她自己也是一种“静守”,且是“抱玉静守”。手里有货,心中不慌。是的,因为她生意眼光的高远,她是胸有成竹的。在民协艺术馆这个大家庭里,她与其他民间艺术家一起相濡以沫,也得到了精神的丰足与艺术的相互渗透,快乐怡然。
我欲写这篇小文时,接到民协邹主席的一个电话,听说我想写写民协会员柯习梅,主席说好呀,习梅是民艺馆的看家婆呢,她还自己掏钱为民艺馆买书柜,展放会员作品,协会发放什么物品,都是经由她手,她做事我们放心得很,值得一写。是啊,在民协这个大家庭里,值得写的艺术家们多如繁星,我像小朋友一样伸出指头数呀数,怎么数得过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