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化是君子文化,‘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无论是荀子的《劝学篇》还是其他古典书籍,大多有君子一词,导人向善,做个君子,是古典文化一个永恒的灵魂,有了这个灵魂,古典文化才敦和厚重,源远流长。”每当和曹杰探讨古典文学的魅力所在,他总是会有很多心得和感悟。
认识曹杰之前,他的名字和文章在惠州早已如雷贯耳,朴素典雅的诗词古文,大气磅礴的对联,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想,什么时候有机会一定要拜访这位老前辈,向他求教。
在2017年惠州民协同乐会上,一名帅气男青年走到我旁边的座位坐下。闲聊之下,得知他就是曹杰,当时我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那个写文言文的“老前辈”居然是一名90后!而且刚大学毕业不久。当时桌上恰好有《惠州楹联集锦》这本书,我打开一看,他居然是副主编。《惠州楹联集锦》由市民协承编,其执行主编为民协主席邹永祥,执行副主编为曹杰和邬榕添。
用古文参赛多次获大奖
曹杰古文功底深厚。2016年,人民文学杂志社和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共同主办的第四届“观音山杯•美丽中国”全国游记征文评选,曹杰用古文写了一篇《观音山赋》参加大赛。“当时参加大赛的原创文章有7000多篇,有不少是国内知名作家的作品,竞争很激烈。”在这次参赛中,曹杰的《观音山赋》获得征文二等奖,是获奖作品中唯一一篇古文作品。他也凭借此文,出席了第二届当代文学高峰论坛,并作交流发言。《观音山赋》还发表在《人民文学》获奖专刊上,主编施战军评价曹杰的文章“才情兼具,物我融一”。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张炜也充分肯定了他的作品,并在文章发表处写下鼓励的话。
除此之外,他的很多古文作品被刻成碑文。
2016年初,曹杰母校惠州学院面向全校师生及广大校友开展《山晖园记》、《丰湖园记》及楹联书法作品征集活动,将各选一篇优秀园记分别铭刻于山晖园和丰湖园。得知消息的曹杰,心潮澎湃,虽已毕业3年,但在惠州学院读书的4年生活历历在目,学校老师和同学对他帮助很多,他对惠州学院充满了深厚感情。当晚,心怀感恩的他,一气呵成,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写好了《山晖园记》。经过层层筛选,只有520字的《山晖园记》荣获一等奖,被刻在山晖园的登山道旁。
此外,他的《山东地质赋》,获山东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和山东地质联合主办二等奖,《蒙自石榴赋》获蒙自石榴文化一等奖,《常州海葬纪念碑铭》获常州海葬纪念碑二等奖等多个面向全国的征文名次奖项。
诗词是随口吟唱的歌,楹联是触景而发的诗韵。曹杰酷爱古典文学,也爱好楹联,还参赛创作了不少对联。在惠东稔山森林公园门口牌坊上的两副对联:其中主联是“探古寺听松吟遄飞逸兴,踞奇峰品海韵尽遣豪情。副联是“万里银波千里雪,一山翠木半山云。”就是出自他之手,很多看过这副对联的人,都不敢相信这是一位90后的作品。他解释说:“遄飞逸兴”取自李白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因对联平仄声调的需要,在此调换顺序。
一部《康熙字典》翻烂了
曹杰介绍,编辑《惠州楹联集锦》这本书,非常艰难。这本书是政协广东省惠州市委员会所编的 《惠州历史文化丛书》(六部)中的一部,选录1949年10月前惠州人创作的优秀楹联和外地名人有关惠州的优秀楹联,费时一年多从近8000副楹联中优选出了870副。
“这部书突破的地方在于,对一些楹联的历史错误进行了校正。”曹杰说,从初稿到最终定稿,这部书前后共修改了20多遍。为了明确楹联中的异体字,他把一部《康熙字典》都快翻烂了。其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次,他和友人一起到惠阳平潭镇游玩,在半山腰上一座古庙门口,看见一副熟悉的对联:福地云浓九龙峰近,长天秋迥七宿光澄。都是用繁体字写的。他一眼就认出,这是他编辑过的对联,因为其中“秋”为繁体字“龝”,是在《康熙字典》中翻到的。一些在传承过程中出现错讹的地方,曹杰也都做了相关的考证和探究。
在曹杰家不大的客厅里,堆码了30多个矿泉水箱,里面全是这几年他创作的回刊样稿,获奖证书装满了六个大大的牛皮纸信封。从2011年起,六年来,共获得各类文学及征文奖项二百余个。其中小小说《老锁匠》入选多个省市高中语文考试题。
高中开始学写文言文
曹杰对古典文化的爱好来源于从小爷爷对他的熏陶。曹杰清晰的记得,家里有两套(16本)线装家谱,是文言文体。每年夏天,爷爷必洗手更衣,非常恭谨敬畏的拿出这套祖传宝贝出来翻晒,偶尔抑扬顿挫的轻轻吟诵,这对曹杰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古文产生浓厚兴趣。爷爷虽只读过三年私塾,却对他读书极为支持。爷爷去世前跟他说了一番话:由古入今易,由今入古难。这给了曹杰很大触动,在高中时他就学着写文言文。
对古典文学的爱好起源于家庭,但让他走上创作之路的却是他的大学老师。刚到惠州来读书,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他四处打工,做过保安、洗碗工、图书管理员等,寒假还到富士康做过流水线。一次,班主任找到他,语重心长的说:“你与其在外打工,还不如发挥自己的特长,既巩固了专业知识又能解决燃眉之急。”
曹杰听从了老师的建议,开始专心读书创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四年大学期间,他获得各类有奖征文80多次,且因成绩优秀和表现突出,他还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广田”“六如轩”等各类奖学金资助。他将大学期间创作心得整理成毕业论文《论<诗经>的风雅精神对当代诗词创作改良的意义》,以高分被评为中文系的优秀毕业论文。
遇上异国知音比尔
与美国作家比尔•波特的相遇,让他对中国古典文化有了新的认识。今年5月份,比尔•波特带着新书《寻人不遇》再次来到中国,他将这次旅行命名为“和陶诗”之旅。曹杰在恩师杨教授的引荐下,作为比尔•波特在惠州的陪同人之一,他陪同比尔去了苏东坡曾经在惠州居住、学习、工作过的地方全部走了一遍,其中在苏东坡曾经游玩过的汤泉,比尔波特把头深埋进水里三次,在白鹤峰,他在正在修缮的白鹤峰工地上,倒满三杯酒,一杯敬给苏东坡,一杯倒在东坡井里,一杯自己喝下。这种虔诚深深的感动了曹杰,一个外国人,能如此爱戴中国古典文化,作为中国人,觉得自愧不如。
送别比尔,他共比尔•波特先生访惠州苏迹感怀,即兴和诗一首:《步东坡十月二日初到惠州韵》
花木池台入梦中,依稀几度似新丰。
寻人不遇孤山客,戴笠归来琢字翁。
三酹当年黄桂酒,九敲绰板大江东。
馨香俎豆千秋后,万里知音再会公。
比尔远渡重洋,多次来到中国,他突破距离、语言、文化的障碍,去接近一个千年前的人物,可见中国古典文化魅力之所在。曹杰说:“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做得还远远不够,比尔波特这种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更加坚定了我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独立性,有一种特质在里面。如果说导人向善是文学的古典文学的底色,那么感恩就是对古典文学精神内涵最好的践行。
“一个人要有感恩的心才是健康的。”曹杰说,爷爷教他认识家谱,就是要感恩先祖。他在惠州学院读书期间,靠着奖学金和勤工俭学完成学业,获得众多帮助和指导,因此,心怀感恩才能写出《山晖记》来。在中国古代,心怀感恩而成就的优秀作品还有很多,比如《陈情表》、《出师表》等,心怀感恩,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来。
矢志传播传统文化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曹杰认为,中国古典文学是厚重博大的,是在五千年深厚文化土壤之上开出的最美丽花朵。习近平总主席说要尊重传统,回归传统,要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是有深刻意义的。现在提出的“一带一路”,它的形成就是汉唐鼎盛时期,汉唐鼎盛时期不仅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高峰,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峰。因此,当未来中国国力出现高峰的时候,那古典文化也一定会出现一个高峰。
曹杰在惠州学院毕业后,做过老师、记者、街道办事员等工作,于2015年辞职,成为自由撰稿人,现为广东省小小说学会理事、东纵文化研究会顾问,他不仅从事创作,也从事研究。对中国未来的传统文化,他充满了信心,愿意作为一个播种者,身体力行去传承弘扬去弘扬。
目前,他正在做《积水成渊—曹杰获奖作品选集》整理出版。接下来他要用二、三年的时间,筹备写《葛洪传》,他认为,葛洪的思想和人格在当下有着巨大的社会社意义和永恒的生命力。就因为《肘后备急方》里的一句话,一种植物,就启发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而其他类似这样的药方和药材,在《肘方》里数以千百计,证明还有许多精神富矿在里面,值得后人去挖掘。
(摄影:李运花、范恒)
曹杰的作品——稔山牌坊对联
曹杰和他的作品《山晖园记》
平潭古庙对联
曹杰和比尔波特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