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专栏连载:《惠州西湖大事记》(十九)
作者:邹永祥 林惠聪    来源:    日期:2023-05-01 20:46:59

 

 

袁再茂画.jpg 

 

袁再茂  画

 

 

 

惠州西湖大事记(十九)

 

1963

3月  在点翠洲留丹亭前湖边建微波榭。

  著名画家钱松嵒由赖少其陪同,偕夫人秦纯理及李可染、谢稚柳等画家到惠州写生,作国画《惠州西湖点翠洲》,有诗《宿惠州西湖》纪行。

4月  扩建留丹亭,将原方形亭阁改建为“T”形殿阁。扩建后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建筑面积572平方米。

  惠州市人民政府发动群众义务劳动,建筑南湖公路(原叫新公路)。

下半年  在点翠洲、枇杷洲之间建长10米、宽3.1米的枇杷桥。

是年  西湖鱼苗场从珠江水产研究所引进越南鲫进行繁殖。

是年  惠州镇人民政府在西湖飞播马尾松籽。飞播山头有新村岭、挂榜山、石埭山、螺山、麦地山、西山(狮山),共播种1.05万亩。

是年  荔浦风清驻军迁走。

是年  邑人余瑞春著诗集《惠州西湖新面貌百咏》,收录作者《西湖酒店》《月湾茶话》等七言诗99首。书前有张友仁以及北京、济南、福州等地诗友所题诗、词37首。

 

1964年

10月底  恢复惠州市;中共惠阳地委副书记党向民主持西湖工作。

是年  惠州市规划办公室具体规划西湖建设工作。

是年  浮碧洲成为惠阳地区会议招待所的“小岛宾馆”所在地。

是年  改建百花洲桥为混合结构平桥,砌砖桥墩,预制水泥板做桥面。

 

1965

3月  惠阳专署、惠州市发动群众填惠州西湖的南湖,修筑南湖路,由长寿路口筑至飞鹅岭油罂口接广汕公路,全长700米,投资6万元。自此南湖一分为二。

8月  在准提阁办西湖中学,培训园林绿化、水产养殖专业队伍,学制三年。

是年  在挂榜山一带进行飞机造林试点,飞播马尾松2747公顷。

是年  西湖管理委员会发展水产养殖,截半径(横槎)水,将流入西湖的横槎水截引至桃花溪出东江。西湖活水源减少。

是年  重修明圣桥(黄塘桥),将石木结构的风景桥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方孔平桥,以便通车。桥长7米,宽4.6米,有桥栏,沥青桥面。

是年  丰湖的广东省立惠州师范学校迁至惠东县平山镇。

 

1966

6月24日  惠州连续降雨,东江水位高达16.9米,西枝江水位比东江水位高出3.5米,是1950年以来第二次特大洪水,桥西区域因五眼桥中间的桥孔门闸失灵而受浸。

是年  “文化大革命”冲击,孤山碑墙被毁。

 

1967年

西湖管理委员会提出“不搞湖搞鱼塘,一年干掉西湖建鱼塘”的错误口号,在平湖筑基,分成10个大塘,栽种水稻、莲藕、菱角。

 

1968

3月21日  成立惠州市西湖管理处革命委员会。

 

1969

12月  惠州市革委会在西湖孤山筹办“惠州市无线电厂”,孤山茶厅为生产车间,朝云墓、六如亭改为厂办公室,点翠洲留丹亭以及微波榭改为职工宿舍;1970年3月建成。

是年  惠阳地区革命委员会和惠州市革命委员会生产组联合通知西湖管理处革命委员会,将西湖中学校舍及准提阁无偿移交部队使用,西湖中学停办。

是年  撤销西湖管理处革命委员会,成立建筑工程第二队,属惠州市建委系统,干部职工265人。

是年  西湖鱼苗场从湖北运回三批长江水系鳙、鲢、鲩亲鱼,与珠江水系同类鱼进行远缘杂交成功。

是年  投资7万元,将圆通桥改建为单跨双曲拱桥,并加宽桥面。

是年  点翠洲和百花洲展出的文物大部分散失。

 

1970

  惠阳电视台在高榜山动工兴建。

是年  苏堤改为沥青堤面通汽车。

 

1971

  将平湖门砖石混合结构的风景拱桥(俗称菠萝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单曲拱、可通车的平面桥。

是年  撤销建筑工程第二队,成立惠州市淡水养殖场革命委员会管理西湖等,隶属市农林水系统领导,干部职工282人。

 

1972

8月  全国小型水库水产养殖现场会议在惠州西湖召开。

9月  在西山(宝塔山)和孤山之间的大草坪建游泳池,至1975年7月建成25×50米的游泳池、跳水台、更衣室等,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20世纪90年代拆除。

12月  点翠洲留丹亭、微波榭收归西湖管理委员会管理,恢复园林景点开放。

是年  撤销惠州市淡水养殖场革命委员会,恢复惠州市西湖管理委员会,增辖西湖旅行社、石场、绿化队,干部职工270人。

是年  在惠州市食品加工厂筑500长的污水渠,将该厂废水引入西湖,以肥湖养鱼。

 

 

未完待续……

 

 

 

 

 

编撰者简介

 

图片1.jpg

 

 

邹永祥,历史学副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会员,惠州市文化智库专家顾问委员、惠州市非遗评审专家组成员、惠州学院惠州文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第一、三届惠州市社科专家库成员。

历任惠州市(县级)文工团二胡演奏员、惠州市(县级)博物馆副馆长、惠州市(县级)文化局副局长、惠州市惠城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惠城区政协第二至六届文史委员会主任,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理事、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地方志学会理事、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惠州市文联主席团成员、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三、四届主席、惠州市文化顾问、“惠州民间文化网”和“惠州民间文化”微信号总编辑。

主编或参与撰写《惠州志》等地方文史著作52部,发表文章430多篇;编辑、审改文史论著155部。著作获省级以上单位和国、省级专业协(学)会的学术成果奖24项,市级学术成果奖和五个一工程奖6项。

 

 

编撰者简介

 

 图片2.jpg

 

林惠聪,广东省惠州市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化网”和“民间文化”微信公众号总编辑。作品散见于《散文选刊》《红豆》《嘉应文学》《小小说月刊》《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惠州日报》等报刊。《猫的故事》入选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2020安徽版)。出版散文集《遥远的梦》《如此缘分》,与邹永祥合作编写《惠州西湖大事记》。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