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本是中华汉族一支重要而特殊的民系。而惠州又是客家主要聚居地之一。惠州虽是客家、广府、潮人三种方言交汇区域,但以讲客家话的占居民总人口的大多数;惠州虽是客、粤、潮和海外等多元文化共存,但以客家文化为主体。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品谋以“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为题撰文在《惠州日报》发表,指出惠州客家民居、客家山歌、汉剧汉乐、客家美食等客家人文精华仍像散落在村村寨寨的珍珠,政府机关和有关部门的任务就是发现、挖掘和擦亮这些珍珠,并用一根红线串起来,为惠州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服务。 惠州客家的形成和发展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历史渊源相关。 惠州地处粤东中南部,是珠江三角洲的边缘地区,离客家大本营(赣南、闽西、粤东交界山区)较近,受客家文化的熏陶和影响较大;通畅的东江及其支流贯串其中,在古、近代以水路交通为主的情况下,惠州具备了客家当时大规模南迁所必须的便利的先决条件;惠州地域既有高山峻岭,又有丘陵谷地,还有沿海滩涂,对富有耕山经验的客家民系来说实在是一块难觅的热土;加之惠州历来是东江流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既可经贸,又可务农,对客家大本营更有吸引力。所有这些,都成为客家民系在大本营形成之后继续南迁的首选之地。惠州客家多半来自赣州、梅州、河源、韶关、龙岩等市的客家祖地,就是明证。 客家何时迁到惠州地域?史载,最早的可追溯到唐末、南宋。惠阳区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客家围屋南阳世居,就是从福建迁徙到秋长的叶氏祖先于南宋末年建成的。至于客家较大规模地迁到惠州地域,约在明朝中叶以后。当时赣南、闽西尤其是粤东嘉应州的客家人由于人稠地狭,不得不向西南迁徙,首先迁到与其起源地邻近的河源、陆河、惠州一带,刚到时与原住居民或早期移民发生冲突,被称之为“客民”,后经官方调停,让“客民”留住下来。这些客家人大部分居住在山区或者近山地方。 清顺治十八年(1661),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反清势力,实行海禁迁界,沿海居民被迫内迁,村庄损毁,田园荒芜。康熙二十三年(1684)开始解禁复界,鼓励内陆人士前往沿海地区开垦,凡登记为客籍者均有津贴。粤东、赣南、闽西的客家人响应号召,牵动整村或全族,沿着东江水路,从大山走向大海,迁徒到新安(现深圳)、归善(现惠城区、惠阳、惠东)、东莞等地,人多势众,自成社区。 客家南迁路线兹以惠阳316个姓氏中人口最多的三姓族谱为例: 黄姓祖先自河南省潢川,经千里辗转至福建邵武、宁化、长亭,后抵广东兴宁,直至明末迁至陈江、永湖等地; 张氏祖先自河南清河郡,经福建宁化、武坪、上杭、永定再至广东大埔、五华,直至明朝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迁到惠阳沙田、新坪一带; 李姓祖先自河南鹿邑,经德州(商丘),至江西石城,再迁至福建宁化、上杭,后至广东梅县、五华、南雄,直至明末迁至惠阳良井、三栋、永湖等地。 乃至现代,又因新丰江、枫树坝、三峡等大型水库移民安置,军队转业复员,学校毕业分配,干部组织调动;改革开放以来,各省市客家英才纷至沓来,惠州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老客家、新客家本是同根生,今朝重聚首,齐心共建新惠州。 惠州客家不仅分布在山区,而且分布在沿海,发展条件比梅州等地客家优越。 从人文地理学观点看,惠州客家分布范围大致可划为两大片: 一是山区或近山片 龙门县的南昆山、密溪、平陵、龙江、永汉、麻榨、地派等地; 博罗县的石坝、麻陂、杨村、公庄、柏塘、平安、响水、湖镇、横河、长宁、福田、罗扬以及龙溪的结窝、龙华的柳良等地; 惠东县的高潭、马山、宝口、新奄、安墩、白盆珠、松杭、石塘、多祝、增光、平山、大岭下、梁化等地; 惠城区的大岚、芦州、芦岚、矮陂、横沥、马安、三栋、陈江、惠环、沥林等地; 惠阳区的沙田、淡水、永湖、良井、平潭、秋长、镇隆、新圩等地。 二是沿海片 惠州海岸线长达200多公里,大小海岛140多个,岛屿总面积19.08平方公里,优良海区面积相当于全市耕地面积的63%。广阔的滩涂也成为惠州客家大显身手的用武之地。惠阳区的澳头、霞涌、惠东县的稔山、铁冲、巽寮、平海、吉隆等地,共有40多万的客家居民,占当地居民的绝大多数。他们不仅擅长唱山歌,而且学会唱海歌,当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远远超过山区客家地区。与梅州、龙岩、赣州等地客家祖地比,惠州客家地区委实得天独厚,物华天宝。 惠州客家立足传统,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从而形成独具一格的客家文化特质。 史载惠州地域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时属百越之地,土著居民主要是百越族的一支:南越人。还有畲族和瑶族。由于僻居岭南,被封建王朝视为“南蛮之邦”。故秦汉时就成犯人、战俘流放之地;唐宋时更是贬官谪臣之所;历代屯兵军士及其家居大部分留下当地;特别是当根在中原的客家人一批又一批,一年复一年地南迁到惠州地域的时候,对当地原住居民的文化生活冲击更大。客家人无论在居民总数、文化程度、开拓进取精神、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方面都比土著强,土著不得不接受客家文化的熏陶和同化。年长月久,客家文化逐渐成为当地文化的主体。 由于惠州西部与广府系即广府人居地接壤,东部与闽南系即潮人居地毗邻,客家方言不同程度地受到广府方言和潮人方言的影响。地处东江两岸冲积平原的客家早期移民因接触来往经贸的来客较多,受广府方言影响较大,从而吸收了广府文化的一些元素,形成了一种客家次方言,惠城区的本地话,博罗县的博罗城话,经专家查考,实质上就是属于这种特殊的客家语种。 沿海地区客家因邻近港澳,港澳同胞和华侨往返较多,长期与海外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容易接受新事物,吸收新思维;加之这里远离当时朝廷所在地,在古代交通和通讯不便情况下,接受儒家正统思想的束缚较少,使惠州地域呈现了包容开放的氛围和态势。惠州客家人得天时、地利、人和,立足传统,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融合提升,逐渐形成了崇文厚德,包容开放,奋发进取的客家文化特质。君不见,多少叱咤风云、永留青史的杰出人物和震古烁今、光照千秋的历史事件就出现在惠州客家地区: 民国英杰廖仲恺、邓演达、叶挺就出生、成长在这片热土; 孙中山指挥的两次东征就在这里打响; 名扬海内外的东江纵队就在这里组建; 全国第一个区级苏维政府就在誉为“东江红都”的高潭这个纯客家镇创建 …… 惠州客家的奉献有口皆碑,永垂史册。 总而言之,惠州客家文化正是在继承、发扬客家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吸纳和融摄广府、潮人和海外等多元文化的精华,加以熔铸而形成的一种独具一格的地域文化。 参考文献 邹永祥主编:《惠州市惠城区地情500问》,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惠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惠州市志》,中华书局2008年版 惠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编:《惠州乡镇》,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 惠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惠阳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惠东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惠东县志》,中华书局 博罗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博罗县志》,中华书局2001年版2003年版 龙门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龙门县志》,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