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期间,惠州城内文娱活动非常缺乏,戏剧类方面仅有几个剧种可供选择:一是古装传统粤剧,最受群众欢迎,惠州人俗称“睇大戏”;二是古装潮剧,惠州人俗称“学佬戏”或“阿解戏”,由于语言隔阂,不大受观众所喜爱;三是当时新兴的话剧,用广州方言演出,惠州人俗称“白话剧”,观众对象主要是男女青年、中学生及文化知识界人士;四是古装木偶戏,惠州人俗称“木柮戏”,是用木头刻制成一尺多高的人体模型,面部涂上颜色,穿上特制的古装戏服,由演员们在幕后用双手操纵其表演动作及配音演唱。但由于木偶形象过小,观众人数太多,距离过远便看不清楚,每场演出仅能容纳四五十人观看。由于当年惠州城内尚未建有固定的戏院,仅能在一些重大节日,如春节、民间庙会、打醮或地方名人富商的喜宴、寿宴等宴会,才由有关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出资临时邀请外地戏班前来演出几场。在城内选择一块比较宽敞的地段,搭个临时简易竹木戏台短期演出,不设固定观众座位。由于城内平时很少戏剧演出,每当做大戏时,不管是什么剧种,人们都会扶老携幼前往观看,戏台前面人山人海,场面非常热闹。虽然是露天剧场,没有座椅,人们都愿意站在台下围观,直至散场才肯离去。 到了20世纪30年代初,惠州有识人士从香港引进了一台无声电影设备,由民间私人集资筹办了惠州城内最早时期第一间电影院──明智电影院。从此,惠州城才开始诞生一个新生行业──电影播放业。电影,惠州人俗称“影画戏”。虽然当时播放的影片没有彩色,仅是黑白片子,而且没有声音,要由专职讲解员在播放期间现场讲解剧情故事情节内容,观众才能看得明白剧情,但它毕竟是个新生事物,非常时尚,具有很大吸引力,一时轰动全城,在好奇心理的推动下,全城群众趋之若鹜,人人都想先睹为快。 明智电影院设在县城(现桥东)咸鱼街内,由一间大商铺改建而成。院址面积约100多平方米,规模不大,设备亦比较简陋,仅有五六十个座位,观众4个人共坐一张长木椅,不分前、中、后座,观众购票进场后,先到者坐在后座位置,后到者只能坐在前面。电影票价比较便宜,成年人每票1毫(角)、少年儿童票减半, 惠州城内开始出现电影业时,人们的心理状态是好奇,几乎家家户户都扶老携幼争先恐后地前往观看,场面非常火爆。人人都想开开眼界,感受一下新生事物的乐趣。而最初开设明智电影院的老板,获利丰厚,赚到盆满砵满,笑逐颜开。其他商人见电影业有利可图,在以后两三年内亦纷纷投资,先后在县城塘下及府城(现桥西)金带街等地新开办了几间无声电影院,互相竞争。如金带街有一间旧祠堂,稍为改造装修一下,便办成一间电影院,吸引了附近大批观众。由于电影院间数增加,生意便没有初期独家经营那样红火。 前往观看电影的观众,开始阶段男女老幼均有,而大部分是本城人及城郊附近的村民,亦有部分是途经惠州办事或探亲、旅游的外地人。放映日子长了,本地成年人看过三几次后,便觉得“不外如此”,没有什么新鲜感,兴趣不大,观看欲逐渐冷却。唯独那些少年儿童,却乐此不疲,百看不厌,情有独钟。究其原因,一是票价不高,仅需一毫几分,消费得起,只要跟家长讨些零用钱,宁可少吃一些零食,便可买张影票进场观看,饱餐眼福;其次,小孩子好奇心重,模仿性大,在观看影片过程中,还可模仿一些简单的武打动作或仿效电影讲解员的腔调学讲解说词,重演一番,自娱自乐,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因此,这批小观众便成为影院的拥趸。 笔者是年过八旬的老翁,回忆孩童时期跟随家长前往观看的几次无声黑白电影,感到非常新奇。后来念小学四五年级时,偶尔亦会在星期天邀约三两个同学一起前往观看一些卓别林喜剧片及武打片,对某些画面特写镜头,印象非常深刻,60多年时间过去了,至今尚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惠州城内的无声黑白电影,红红火火持续了几年之久。到了1938年冬,由于日寇入侵,惠城沦陷,原来开设的小型简易电影院纷纷倒闭。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发展,到了上世纪40年代初,有声黑白、彩色电影先后面世,惠州城内的无声电影被取而代之,便退出历史舞台,进入历史博物馆,从此一去不复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