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天上园与古戏台
作者:张根(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惠州民协    日期:2012-08-15 09:44:38

 

在我县罗阳镇的西部义和,有一座美丽的村庄叫天上园。

天上园,天然之园,人间的地上乐园。这是一个极富诗情画意、令人神往的地方,这个地方就跟她的名字一样美丽娇艳。

天上园西靠太平山,南临七星岭,东倚笔架山,北邻大旗岭,四周群山奇峰突起,气象万千。这里有形如“天鹅戏水”的鹅山;有形如“飞雁临溪”的雁山;有状如弯月的七星岭,还有气势磅礴的笔架山。天子顶峰、鹅公髻峰、罗坑峰等诸峰重峦叠嶂中,“燕子伏梁”、“飞凤上山”、“猴哥瞰井”等自然景观千姿百态,风情万种,令人目不暇接。这里四周山头终年云雾缭绕,林木苍翠,山中四支溪水淙淙流淌,汇入南山“临溪对峙”的鹅山与雁山峡口处,穿越宛如飘带的长潭、飞流直下礤下潭。

天上园内果树遍布,香蕉摇曳,翠竹婆娑;山上青松挺拔,山下清溪回环......对于天上园这一人间美景,古人曾有诗赞:

花繁竹玉岭包罗,四水归池汇一科;

水到城门重重锁,香蕉园里雁交鹅......

天上园不仅有着美丽动人的自然风光,而且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座落在鹅山东面坡上的天上园小学教学楼及鹅颈地段杂草丛生的地方,曾有一群建筑工艺精湛的宫楼,统称为马礤庙。马礤庙分别有四宫一楼,即关帝宫、文昌宫、大王宫、昌福宫及魁星楼。昌福楼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重修于同治年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了。庙群中曾有镀金塑像数座。昌福宫内的陈孝女塑像百般兹祥;关帝宫内的关公(云长)塑像而如重枣,长须飘拂,一身凛然正气;大王宫内的大王塑像威风八面,正气压群妖......

昌福宫正门有一楹联一幅,上联为“此日慈光传马礤”,下联是“当年孝德著龙华”。

相传在清朝嘉庆年间,龙华陈孝女祠举行盛大的醮会。醮会规定,散醮时须鸣炮一响,炮头上插有铁笔一支,其形式与中原抛绣球择君一样,铁笔落在何处,慈光即降临何处。铁笔落下的地方即为有吉祥瑞气降临而获万福。

龙华醮会那天,刚好天上园有一村妇挑着箩筐到龙华赶集观醮。散醮时,随着一声炮响,炮头上的铁笔不偏不倚正好落在该村妇的箩筐中。醮会会头当即组织大队人马敲锣打鼓将村妇和彩头铁笔用八人大轿送回了天上园村。天上园人家为守住这份慈光瑞气,遂在鹅山的鹅颈地段建宫一座,取名“昌福宫”,并将陈孝女塑像立在宫里,逢年过节村人供奉,香火不断。

昌福宫落成后,天上园开始组织举办醮会,规定三年一小醮,五年一大醮。醮会期间,天上园大开道场,礼忏,做法事,并在宫前搭棚演戏助兴,前来观会者如潮如涌,一派热闹异常景象。

后来,天上园的先人在鹅山先后建起关帝宫、文昌宫、大王宫和魁星楼等,统称为马礤庙。从此,天上园,这个距县城不足10公里的小小弹丸之地,成为方圆百里人家信男善女的朝拜圣地。

马礤庙在动乱年间被拆毁了,而马礤庙遗址的侧旁,至今还矗立着一座穿柱顶斗、气势非凡的古戏台建筑。

天上园古戏台是目前惠州市唯一保存的一座古戏台。古戏台为灰沙瓦面,青砖砌墙结构。两根方型石柱分别矗立于戏台两侧,柱座为红色石墩,呈鼓型。戏台高约三尺有余,台宽12,进深6,面积60多平方米。戏台正屏墙有清代陶瓷矩形方窗,屏后为演员化妆室。戏台天面的杉桁因年久修而腐朽了。

在过去,每逢春节、中秋,这里必是好戏连台,名伶登台演唱、观者如潮如涌,场面甚是热闹。

古戏台前是一块偌大的空地。由于马礤庙终年香火不断,远近慕名前来烧香祈祷、朝拜的人络绎不绝。因而这块空旷地便成了当时各地农贸产品的集散地。商人云集,游人观会购物,场面繁华喧嚣,好不热闹。

19856月,天上园古戏台被县人民政府列为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