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惠阳沙田这一地名并不陌生,因为这里出产的“桔塱”茶而闻名南粤。我不是谙熟茶道之人,但从小跟着父亲饮茶,在品茗啜香地转悠,也算得上是鹅城“资深茶客”。 几十年前老惠州城,茶风酣浓,茶客们到茶楼,很应景喝一种叫“桔子浪”的茶,“桔子浪”就是“桔塱”茶。不知老惠州人何以称之为“桔子浪”?也许源于茶山那片片绿海流波叠翠,继而勾勒出无限诗情画意之想像罢?很钦佩惠州人驾驭语言的能力,对事对物,总有无比生动的形容和比喻。于是,那“桔子浪”的名声,让我这个趁着喝茶只会奔茶点而去的馋猫熟记于心几十年。那时的“桔塱”茶可谓身价不菲,一小包一小包用草纸包裹着(那时还没有塑料袋),5元钱一包出售,买茶人如获至宝,拿回家如数珍珠般几片几片地泡,或有客人来才舍得慢慢地品。在当时人均月收入还不足40元的年代,能喝上一壶“桔塱”茶,无疑是奢侈的享受了。 时过境迁,本已渐渐淡忘儿时的记忆,没想到几十年后,借惠州市民协组织活动之机,我来到沙田,来到“桔塱”茶的故乡,荣幸登临那群山环绕、涧流淙淙、土质肥沃的种茶佳境——铁炉嶂吊瓶山双鹰顶生态茶园。大亚湾畔的铁炉嶂,海拔700余米,吊瓶山是她分支的一片山脉,据说此山因如一个硕大无比的宝瓶自天而降屹立青山秀水间而得名,听名字就令人遐想绵绵,一方风水宝地萌生好茶自然是情理之中。 我踏着青草铺就的路径走进茶园,我在茶海中穿行。亚热带气候的惠州,时值深秋也丝毫没有秋的寒意,炎热秋阳照耀下,漫山青翠的茶树,呈现无限的生机。哦,这就是泡制“桔塱”茶的茶树么?细细端祥,其实并不魁梧,树高也不过两三尺,然而枝桠间开着朵朵茶花叫人惊喜。那鹅黄色的茶花小巧别致,如娇柔纯静、矜持端庄的少女,躲在绿丛中羞涩地微笑。“从来佳茗似佳人”,这苏东坡老先生诵茶名句让我现炒现套了,佳人美女呵,我想亲亲你,让我借借你几片嫩叶吧,就几片,我想轻轻地含在嘴里品一品。我还能忆起么,那无法重返的时光隧道,那扎着两只羊角辫的我,在明月湾茶楼、西新茶楼、太白茶楼等品茗之地,与父亲喝过的“桔塱”茶么?一丝暖意漫过心田。嗯,用心嚼一嚼,细细品一品,清清的,淡淡的,还有丝丝甘香的滋味,呵,我久违的“桔塱”茶!我终于知道,原来这方灵山秀水,这脉云雾缭绕之地,才是你栖身落脚的地方,“共向幽窗吸白云,令人六腑皆芳芬……”原来是天地造化滋润你如此水灵又多情!我不想放弃你,还想了解你,我向着林间深处的山峰行进。我看见了,原来你与林带植物共生共存,和谐友好同处一片天空。这里有古老荔枝树、龙眼树,还有林间各类植物。难怪你情依依、意切切地眷恋这方土地,这样无拘无束地生长。纯自然,纯生态,不知天高地厚,只管气定神闲笑看世事风云变幻呵。 在一条清澈的小溪旁,在海拔200多米的山坳,我终于见到“曾祖母”级的“茗圣”,那不知抗击过多少风雨雷电的百年老茶树,横看竖看都有一股“返老还童”的清新朝气,因为,象征着她生命热血在沸腾的标志,是那鹅黄色的花儿开满枝桠。听说,在云雾深处,还有300年至500年的茶树“老寿星”…… 也真是开了眼界,在吊瓶山下的金桔村,有幸参观和目睹了茶农张永光、罗爱友夫妇的制茶过程。程序中的杀青(炒茶)、揉捏、都要反复两次进行,目的使茶叶尽快脱水;而撩干、造型可更好聚集茶叶的香气。每道工序都环环相扣,必不可少。阿光告诉我,他有自留山地,自种林木可用于炒茶,而炒茶火候很重要,须以木柴为燃料。 那看似简单的制茶却是力气活,制茶人身手并用,大汗淋漓,前后花上约四个小时,方可完成半斤茶叶的制作,真是,“谁知壶中茶,杯杯皆辛苦”呢。 花格子窗户渗入的秋日阳光,匀匀地洒在阿光夫妇依然年轻的脸庞,面容姣好的阿友,不停地用毛巾擦去丈夫额前的汗水。体贴入微的细节,流露出这女子温柔贤淑的内心以及对丈夫无限的深情,此情景让我忍不住“八卦”了一回,问起他们的“罗曼史”来。在氤氲的茶香中,我听到了一个现实版的乡村爱情故事。 1975年出生的张永光和1978年出生的罗爱友十几年前都在淡水开服装档卖时装,经济发展的大潮令两位农家青年跳出农门走出乡村,继而在相互合作中成为好朋友。阿光暗恋阿友不仅因她美丽且温柔善良,遂想法邀请阿友回自己老家吊瓶山游玩,果然那风光旖旎、宛如仙境的茶山景色令来自横沥东江边上的阿友流连忘返,阿光父母用最好的“桔塱”茶招呼这位可爱的姑娘。山水有情,茶香景美,阿友的心陶醉了,最终与阿光携手走进婚姻殿堂。十多年过去了,他们承接祖辈留下的茶园,把“桔塱”茶的生意做的红红火火。那月下老人也没有想到哦,因“桔塱”茶结缘,成就了阿光阿友美满的婚姻,幸福的家庭。从此两颗智慧的心,两双灵巧的手精心守护着古老的茶园。 阿光夫妇热情地请众人品饮新制的“桔塱”茶,只见茶汤嫩黄清澈,入口鲜香甘醇,品饮之后令人顿觉气清神爽,秋燥一扫而光。惠州市博物馆王宏宇老馆长从观摩制茶到喝茶一连说了数个“好香哦!” “好香哦!”想想真奇妙,老惠州许多茶客,只要闻一闻香气,或呷上一口茶水,马上就能分辨出这是“桔塱”。难道是人的鼻、眼、口感觉器官也有对故土的偏心和依恋么?非也,非也,“桔塱”茶,早在民国时期已声名远扬,老惠州人记忆犹新,“桔塱”香气浓郁悠久,一壶可冲20泡呢。故而几十年后,一些华侨和港澳同胞,专程慕名前来金桔村(金桔村还有如阿光一般勤劳的茶农),有的指名要买阿光的“桔塱”茶,阿光说,500元一斤的“桔塱”茶,现在已经成为供不应求的抢手货了。 真不枉沙田此行,因为,时光的风,带着岁月重现“桔塱”历史走过的斑剥光影,又从我心中吹过温馨美好的记忆。“桔塱”茶,是大自然赐予惠州人的佳饮呀,她是一种物质,更是一种精神。她是沧桑岁月的洗礼,是天人合一的纯静,她平和,恬淡,纯真,优雅,不沾染一尘世俗。沙田此行后,我还想慢慢品饮“桔塱”茶呢,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清福,我期待:下来自己能否在品饮中升华一种意境,修炼和沉淀一种气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