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有幸参加了市民协组织的今年第七批采风活动,终于看到了闻名已久但之前数次错失参观良机的古堡真容。 香溪堡位于惠州市龙门县沙迳镇,总面积5平方公里。 香溪堡在旅游界内被誉为华南第一古堡,以“神秘的古堡风情,秀丽的田园风光”为主题,以“竹筏漂流、古堡探幽、竹林乐园”等项目为特色,但最吸引我们的无疑是独具岭南建筑艺术特色的“古码头、五宅古堡、五宅第、正街”等,这些有着近500年历史的古堡和墙体斑斑驳驳但保持完整的古建筑群,其岭南文化建筑艺术遗风、久经沧桑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浓郁的古堡风情,给人留下时光倒流的回味和联想的空间。 图一是我们竹筏漂流后登上古码头即将到达古村落时拍下的五宅古堡的背影。图二是沿着古宅兜到正门途中拍下的围墙侧影。一律的水磨青砖到顶,高大、坚固、雄伟,衬着天空乱云横渡的背景,给人的第一个印象就是震撼! 再走近围墙根往上看,发现墙头上长着的是学名叫薜荔的藤类植物(客家话叫石蔓桃,也有叫凉粉果,因其淀粉可制作凉粉而名),还挂着不少的果实(图三)。记得小时候在深山的石壁和一些废弃的破屋的残墙上见过这种植物,还摘下成熟的果实一快朵颐,甜甜香香的味道至今还有印象。今天在这里又重逢了,感觉十分亲切,也意味着这里的生态环境保护得确实到家。 转到正门,这就是名为“五宅第”的古民居了(图四)。它坐北向南,两侧的民居联排而列,呈“梳式”布局,四周围以高墙,有碉楼的守望和防御。围内左中右三路房屋,两条主巷道,东西两侧还有两条侧巷(图五),皆平行排列。每排房屋以四合院组合,均采用南北中轴线,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居中的廖氏宗祠(图六)雕梁画栋,共有五进。后面的碉楼共有四层,青砖到顶,还为了增强防御功能特地把楼内一楼地基抬到一人高度(图七),战时可得居高临下的优势,平时则使观者必须仰视,给人一派威风凛凛的压迫感。五宅第将围屋与广府民居的特点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这种设计方面的匠心独具,真使得今天的观者莫不心悦诚服、叹为观止! 古堡门侧还树着一块简介牌(见图八),不无自豪地特别说到挽救这座经历了四百多年风雨的老建筑的故事:1954年前苏联专家帮助县里修建增江水库,计划拆除古堡的砖石以资应用。村民们为了保护古堡,就将里面的楼梯锯断,才把这一极具价值的古建筑保留了下来。也许有人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但要知道那时的苏联专家可是绝对的权威,曾有人因对他们发表了一些无伤大雅的不同意见,“右派分子”的大帽子就被秋后算账地戴上了几十年;香溪堡的村民可是实际行动,分分钟可以被抓“现行”,没有大智大勇做得出来吗? 联想到我原来呆的粤北那个县的古塔,也有类似的故事:土改时为了防止地富分子跑到塔里上吊自杀,就派出民兵把塔里的楼梯、楼板全部拆除,甚至不惜影响塔体结构安全,把木梁都锯断抽掉让那些想自尽的人找不到挂绳的受力点。后来“文革”时红卫兵想把这座最显眼的“四旧标志”破除掉,但上不到顶部,在下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敲了点砖屑下来,而且考虑到即使敲脱了底层的砖块,上面的塔体崩塌下来人往何处跑?那时候为了保护什么人什么路线的可以献身,为了夺权为了派性可以牺牲,但为了拆塔送命可就没有人认为值得了,于是只好灰溜溜地收兵了。当年的民兵队长可说是无心插柳方助宝塔逃过一劫。 想起古兵书三十六计被誉为中华智圣的谋略经典,风靡全球的制胜宝鉴,其中与这两例行动最接近的是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计,然而这两处古建筑的保留计策却都是有所差异,所以应该起个新计名才好,诸如断梯拒客计或断梯拒拆计之类。 再想多一点,我们这一年多来参观了一系列的乡村古建筑,发现好多文物古迹是在人们精心保护下才得以保存。如惠东溪美村有一部分族谱是写在毛边纸后对折装订而成,后人将其拆开反折再加封面装订为生产队账本,因而受到精心保护而成为今天硕果仅存的部分;如龙门马图岗村祠堂里墙壁上有一块陈白沙的茅笔书法诗碑,早就记载在《龙门县志》上(见图九),“文革”中肯定不会不引起注意,但村民将其拆下藏在石堆里,到我们参观时才告知再搬件好东西出来给大家欣赏(见图十)。更不用说许多老牌匾是被人们抹灰伪装成“忠字牌”才保护下来,现在要恢复原状,但“忠”字痕迹犹存;许多精美木雕、砖雕、泥塑都是被抹灰掩盖才逃脱被毁命运——我想,把这些事例好好收集整理出来,足够凑成一篇古建筑保护若干计了。不算兵法,算是故事,且看何时能实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