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湖天深复 古寺名泉
作者:王宏宇(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    日期:2019-10-26 14:02:10

  

在曲折深邃的鳄湖西北畔。相传苏东坡在此建古榕亭,汲水泡茶品茗。清初惠州知府钟明进撰写的《募修疏》记:“……予以寺僧过而乐之,寻坡翁古亭处,想见当年萧然角巾杖履,惜无存矣。”明崇祯五年(1632),惠州推官吴希哲改亭建寺,名曰古榕寺。时惠州人,官至摄吏、礼二部尚书的杨起元迎终南禅师说法开山,自此古榕寺成为惠州明刹。清康熙十年,惠州知府钟明进曾募修古榕寺。乾隆三十二年,僧平坡又募修建:“诸佛装金,建东西廊,左香积,右客堂,点缀数椽,湖光增色”。自此寺颇具规模,香火越盛。民国初年,寺毁僧散,民国三十年代末,中山大学在此建苗圃。

古榕寺坐落在古榕山谷内,坐南向北。寺背山高崔嵬,寺前左右山峦,尤如青龙白虎,拱卫寺庙。上世纪惠黄(惠州至黄洞)公路于寺前通过,左边不远是二环路及风景名胜鳄湖,也即是苏东坡放生池,湖边有永福寺遗址,遗址内有千年菩提古树,还有近现代风云人物陈炯明墓;左边不远为三环路及广梅汕铁路,沿铁路线有一条回环曲折,天生野趣的横槎溪,溪联深邃的菱湖。菱湖西北是犹龙山,山上原有叶太保墓,是惠州西湖一景,史称“犹龙剑气”,原墓规模宏大,墓前有碑坊、神道碑、石像生、石翁仲,可惜毁于60年代,现尚存墓室,墓堂,部分石像生、石翁仲。

这里离城不远,交通方便,地近文物景点集中区,显得静而不感偏僻,旺而不感吵杂,是人们休息度假的好地方。

寺右原有“横槎精舍”,是叶少保、杨少宰读书处。(清初会稽人龚祖阴的“西湖图记”载:“横槎精舍,叶少保,杨少宰读书处,故有古榕亭”)。叶、杨为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惠州士人累官最高者,叶累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杨累官至摄吏、礼两部尚书。

寺内古树葱郁,苍竹丛茂,夏季背向阳光,暑而不热,冬天面向太阳,寒而不冻,是山林性气候区。清末惠州人进士江逢辰有诗云:“双榕烟谒合,六月雪霜凉。邸字栖幽邃,云崖戴古巷。”寺前有一古泉,深不盈尺,清冽甘甜,寒冬不竭,泡出石间,如珍珠,因名珍珠泉。相传苏东坡汲此水煮茗,并书写“珍珠泉”三字刻于石。清代岭南三大家之一屈大均将此泉作为名泉收进他编写的《广东新语》之中;范端昂也将此泉作为广东名泉收入他编撰的《粤中见闻》一书中。此泉水出自地下花岗石之缝隙,与惠州啤酒厂所取水源同出一脉,清洁无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30多种微量元素(1986年市林业局创办珍珠泉饮料厂,中山大学曾为之作精细化验)。

古榕亭,古榕寺,环境幽静,景色宜人,历来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他们在此饮,与寺僧过从甚密,并写下了不少赞叹的诗文。

 

明吴晋诗:

古木参云亭依山,春风入座转悠闲。

野花随意时开落,倦鸟依人自往还。

怀引海霞红映酒,帘垂庭草碧连环。

不须杖履登云谷,天下奇观在此间。

 

清雍正年间陈雄略诗:

湖天深复深,幽绝更难名。

一径穿林入,千峰裹寺成。

岚昏浮雨气,树老挟秋声。

胜地谁相引,寻泉偶其行。

 

清嘉庆年间广东才子、进士宋湘诗:

沿尽一溪烟,钟声始到船。

断桥径虎过,深涧受花然。

犬吠人前竹,僧耕鸟外田。

细分浇佛茗,默勘出山泉。

 

嘉庆年间归善人、举人祝鸿文诗:

层峦邃壑隐禅关,地僻林深路曲弯。

云去云来知佛活,花开花落识僧闲。

东流浪白横槎水,西峙峰青挂榜山。

幕绿滋榕阴古洞,珍珠泉水响潺潺。

 

道光年间归善人关希仲诗:

湖光尽处鸟音园,一径松天覆梵天,

怪底山僧夸茗好,珍珠井上有甘泉。

 

民国初年王纫豪《珍珠泉七律》诗:

西湖历尽入横槎,阡陌欹斜路几叉。

荒井有泉萦蔓草,古榕无寺剩山花。

源通合浦谗兴马,石矗残碑字篆蜗。

四顾峰峦盘谷似,问谁高隐侣烟霞。

 

另:明嘉靖年间,归善人叶春及(举人)《横槎小隐》诗:

野色映湖芳,行藏付一航。

按琴看鹤舞,把酒对鸥尝。

野外尘寰远,吟边鸟屿长。

昔人曾市隐,谁道是真狂。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