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惠东县盐洲的传统文艺
作者:麦文章(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    日期:2019-10-19 10:11:22

  

1、舞狮

舞狮是盐洲民众主要的民间文艺活动。每逢新春佳节,欢送青年参军和给军属拜年,或其他重大喜事庆典,都有舞狮活动。

舞狮配备有锣鼓钹铛等打击乐,在新年期间还有一套武术表演,项目多种。主要有拳术表演,对打表演,使棒表演,古装武器捉对撕打等。武术属南拳,舞的是麒麟。盐洲舞狮活动有走正(春节期间到邻近乡村表演)的习俗。大部分乡村都有舞狮活动历史,以望斗、前寮、李甲、三洲较之活跃。尤其是前寮,舞狮有传统习惯,技艺基础也较为扎实。1958年,该村老艺人麦深先生参加了惠阳县业余文艺调演,获武术比赛第二名。

解放后,因受“左”的思潮干扰,舞狮曾一度禁止活动。尤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对这个艺术遗产摧残得更为严重,致使后继乏人。虽有些群众欲学习武术和舞狮技艺,但因较高水平的老艺人已不在人世,后代得不到真传,所以武术和舞狮技艺今不如昔了。

 

2、舞龙

如果说舞狮是盐洲主要的民间文艺活动,那么舞龙就是李甲村的绝技艺术。每年元宵佳节,该村都要组织民众进行绝技表演——舞龙。该村的“龙”跟其他地方的“龙”不同的是,它是用竹条加稻草扎成的,大约50米长。龙头威武雄壮,用手电筒充当眼睛,全身插满香火,犹似龙鳞熠熠生辉。舞动时,要几十名汉子支撑起来,作起伏蜿蜒状。

舞龙活动与舞狮活动都曾遭遇过厄运,这里就无须赘述了。所以,现在的技艺,也比过去逊色多了。

 

3、出会

盐洲也有与其他地方扮景出会的传统民间活动。盐洲的扮景出会,就是一年一度的“请妈”巡游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日,是天后圣母的诞辰纪念日(惯称“妈生”) ,这期间,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把坐镇海口天后宫的妈祖恭请到大洲岛出席盛会。盛会由岛内自然村轮流承办,十三年一循环。小村由邻村协助。队伍以男女少壮为主体,按金木水火土分成五队,每队均配有吹鼓班。

“请妈”巡游,在解放后曾停止活动。为弘扬妈祖文化,1994年和2000年,望斗村民曾两度举行了“请妈”巡游活动。

 

4、戏剧

戏剧、音乐、歌曲也是盐洲人民所喜爱的娱乐。工余饭后,几乎到处都可听到琴弦笙箫和歌声(渔歌、白字清唱,诗歌吟唱等歌曲)

盐洲曾有业余曲艺班,曲艺基础较扎实的当数白沙,唐甲为次。望斗曾有过皮影戏,可惜该项技艺早已失传了。前寮曾有正字剧团。

1950年后,有些村重新组织业余剧团,如白沙潮剧团、唐甲潮剧团、翁甲西秦剧团、盐仓白字剧团、渡头村正字剧团、霞坑白字剧团等。这些村的业余剧团,由于多方面原因,不久就解散了。有时为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学校老师积极结合形势,自编自演短而精的节目,下村巡回演出,深受群众欢迎。

1964年后,各村(大队)纷纷成立文化室,不光学文化知识,还组织文艺宣传队。公社曾几次举行了各大队文艺宣传队的汇演。前寮、联新等大队的文艺宣传队曾参加了惠东县的文艺汇演,取得较好的名次。

1985年,前寮村程岁带先生自筹资金,组建戏班,戏班名称虽是“惠东县盐洲前寮村白字剧团”,但人员均是海丰县人。这些人平时就地参加生产劳动,逢演戏时临时组合,召之即来。这种临时组合的所谓剧团,维持不了几年时间也就“寿终正寝”了。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