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大石壁迷云
作者:王师式    来源:    日期:2016-10-21 15:49:57

 

清明回惠拜山归深途中,车遇拥堵,谁打开车窗探头张望,说,大石壁!大石壁!我迫不及待地开窗望去,马路上一条长长的车龙,路边人流如鲫;路旁山坡,一簇簇人上去,一簇簇人下来……我自言自语地说了句:大石壁?!

作为惠州人,虽然从小就知道大石壁,而且离惠州城区不远,但我第一次寻访它却是在1951年,距今65年了。那时我是初一学生,就读于联合中学(现市一中)。这年暑假特别酷热,七月流火,人像在炉膛里,何以消暑?当然最好的办法是泡在凉水里。我家住在圆通桥附近不远,到圆通桥下水面玩水,在仲元亭附近的树荫下乘凉,那是每天少不了的节目。

一天,火辣辣的太阳正在中天,泡在湖水里都觉得滚烫,有个小伙伴说你们去过大石壁吗,那水潭的水可清冽凉爽啦……一句话勾住了大家的魂。大家有点迫不及待了。

那时,圆通桥是一条天然分界线,这边是城区,过了桥是农村,是偏僻的荒野,连绵起伏的山峦,和像长满脓疮的头颅般的乱葬岗……除了一条时不时有人车经过的惠樟公路外一般说来人迹稀少,城里人没事就很少过桥到那边去。但对于我倒也不陌生,一则我家邻近,二则我家穷,每年秋收后,田放空,我母亲就央求黄塘村的村民,借一块空地种一茬罗卜、芥菜,收成后拿回家腌咸菜,供家里一年食用。种菜要勤打理,秋冬菜生长季节有时天天都得去。虽听说大石壁距黄塘村不远,但是在更远更偏僻的山旮旯里,我们小孩子家怎么会去呢。

现在有人冒头,我们又正是野性萌动的年纪,巴不得去浪荡一下。我们一伙便过了圆通桥,沿着湖边向黄塘村走去,寻找一条流向西湖的小溪。我们耕着溪边的小草逆溪流走去。小溪其实是一股很小的水流,静静地流着,迤逦于田边地头。其实没有走多远就看见一堆乱石坡,水虽不大,却在欢快跳跃着,嗽珠洒玉般向下流淌。爬上这段坡便见到大石壁。山涧上一注水向下倾泻,下面是黑古隆咚一潭水。看见了这冒着凉气的水,我们早把一切都忘了,便一丝不挂地“忽通”一声跳进潭里。凉凉的潭水浸入肌肤说不出的痛快和意。享受够了便爬上潭边钝圆钝圆的巨石上闲扯。这时我们看到大石壁并不大,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正面不很高的石壁上流下潺潺的水帘,落到潭里,潭里幽幽的还有几条小小的游鱼。左边是陡立的石壁,右面豁然开朗一些,近处有一片小林,我们就是从右边爬上来的。斯时空寂无人只有草木横陈疯长,或许是因为正值热烘烘的中午,就是一路而来,也没有看见一个人的踪影,只在高高的天空有一苍鹰在盘旋,彷佛在监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大人们说苍鹰是为了抓小鸡,可是这里草木葳蕤却连个鸟都没见,莫非是盯上了我们的小鸡鸡?我们正啄磨老鹰的居心,却谁惊叫了一声:你看!原来在我们坐的钝圆的大石上散布着星星点点芝麻大小的金粒,在有阳光照到的地方,反射着耀眼的光芒。即使在阴面也像是微缩的夏夜的苍穹,星光熠熠。我说这肯定是黄金,这是金矿!

那时我们对黄金已有些微认识。在惠州坊间,婚后的妇女大都把长长的辫子盘在脑后用簪别住,成一个玲珑浮突的髻。初一十五还神,隆重的喜庆场合,会梳得油光水滑,髻上套上网罩,贴着珠柏,别上金簪银簪。当然,这些耀目的首饰大多是朱义盛的假金饰。惠州是东江流域的商贸中心,自然也有三两间金店,傲然矗立在城镇中心最繁华的路段。惠州人认为,最有钱的是生意人,而生意人中最有钱的是开金店的。惠州人都说开得起金店的只有官僚资本,也许应了这句话,解放后都关门了,说是被充公没收了。总之小孩都知道,黄金是贵重金属,是财富的象征,金器能给人带来体面、辉煌,能提高人的身价,是身份的象征。

初中开始我们有了化学课。我们己经知道门捷列夫周期表,知道大自然中散布着表中的各种元素,而金是表中显赫的元素;我们又知道金排在元素活动秩序表中最右面。是最稳定元素。其他元素在自然界中多以化合物的形态出现,失去本来面目,唯有金则往往以本来的面目显现。那么这里像黄金一样金光锃亮的东西不是黄金又是什么。

我们一阵惊喜,抓腮挠头的不知如何是好。于是我们用石头撞击石头,在大汗淋漓,手脚俱损之下,好容易撞出一小块,我便小心藏掖起来。开学后我没有在课堂里众多同学面前,而是在校园走近经过的化学老师李宗庆,我说,李老师我找到金矿……。当然对于我是鸿蒙初见,李老师则是见惯不怪了,李老师看了看说,这倒是比黄金还像黄金,但它确实不是黄金,是一文不值的硫铁矿!也就是硫化铁。这时我就像一桶冰水从我的头浇到脚,失望和失落一时愣愣呆立着。李老师平时解答同学的提问,解答完后看你没有新的问题,便会移步离去。但他若有所思地回过头来看了看我,又走近来对我说,硫化铁比黄金更像黄金,而又往往与黄金共生共存使之鱼目混珠,所以金人对它厌恶和鄙弃,但正因为它往往与黄金共生,而探矿人从发现它为线索从而找到黄金也是有的——那么说仍然有黄金存在的可能了……我又开始又灵醒了过来,那时我们对老师的话往往是坚信不疑的。

这个故事一直伴随在我的记忆之中,从童年到中年到老年。伴随我经历了那些迷茫和跳宕起伏的峥嵘岁月。也让我估摸,人的世界也和大自然一样迷蒙和诡异,包括君子小人之辩。那一阵世俗中的君子和小人就和金子和硫化铁一样,你不得不辨,也实在难辨。但我己不致于像我这之前那样,幼稚天真地睁大双眼注视发生人世间的一切。我也从而坚信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能让我把这个纷扰的世界,像歌仔唱的那样,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数十年来因我长期在外,再没有去过大石壁,但我没有忘记大石壁。这不,有人一提起大石壁,就在我心灵里产生一阵共振。虽然也一直没有听说在那一带有发现了金矿的讯息,所谓金矿成了我臆想破灭的年少记忆。但我并没有因此失望或遗憾,而且还得有一股梦想成真的兴奋,因为有人告诉我,开放改革以来在惠州人民的努力下,大石壁和它的上游水源地红花湖一带已经打造成人们旅游和休闲的金矿了。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