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爆竹一声除旧 桃符万户更新
作者:周汉光(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    日期:2016-02-05 23:19:06

 

春节,俗称新年,是中华民族历史最为悠久、内涵最为丰富、庆贺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悠久漫长的岁月长河中,尽管物换星移,沧海桑田,新春佳节仍是赤县神州民间的第一要节。

 

年之源

“年前节后”——历史上新年与春节出现时间的差异很大,“年”很早已有,“春节”稍迟,而“年”与“春节”的统一,那是后来的事。

“年”这个字,产生很早。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年”字,是果实丰收、谷穗成熟的象形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的“年”字列在禾部,解释是“谷孰(熟)也”;《春秋谷梁传桓公三年》中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以上所取都是年的本义

不过,先秦时期对于年的称呼尚未统一。西汉《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即是岁名的肇始。与此同时,“新年”也被作为一年开始的节日,简称“年”,或称“元日”、“元旦”。

早先,一年开始的日期不尽相同,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岁首,商代以夏历十二月为正月,周代以夏历十一月为正月。到秦代更以夏历十月初一为新年,并且为了避秦始皇赢政的讳,一度改正月为“端月”。

直到汉武帝时,才恢复以夏历正月初一为新年,此后再没有变动过。夏历的得名,是相传这一历法创始于夏代;今天则因其与农事节令相联系,多称为“农历”,或与阳历对称为“阴历”。

“春节”这个词,在东汉才出现,但那时的涵义与今天不同,还不是专指夏历(农历)新年。南朝著名文学家江淹《杂体诗》中“有兴春节,愁霖贯秋序”的“春节”,是泛指春季这个节令。即使在宋代一些诗文中出现有以“春节”为节日的,也是指代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而非新年。

将夏历新年定名为春节,是在辛亥革命以后。191211日,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即颁令改用阳历(公历),以11日为新年,原来传统的元旦成为现在的春节。而公历新年称元旦,则始于1949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公历纪年,定11日为元旦。

因此,过去的“过年”不叫春节,而叫元旦;过去的春节不叫“过年”,而是一个节令;现在的春节为“过年”,俗称“老历年”;现在的元旦为阳历(公历)的11日,俗称“新历年”。每年的春节均在元旦之后,但在公历的具体日期却不固定,最早的在121日,最迟的在222日。

一年一度的农历新年,是冬令和春时的交替,是冬藏与春生的衔接,是抚慰与希望的同在。芸芸众生,悠悠乡俗。人们从咿呀学语,就翘首过年,到耄耋皓首,仍望眼贺岁。加上整个春节,时段长,节俗多,逸趣欢,因而成为众节之首,为其他节日所无法比拟。

庆贺春节,岭南客家人叫“过年”、“过新年”、“过大年”。春节传统的节俗活动,一般于农历12月初发端,以腊八节或入年卦日为春节的序幕,称为“小年”。岭南很多地方习惯从腊月的入年卦开始,拉开春节的序幕,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期间一系列节俗活动,都属新年的范畴。

 

入年卦

农历十二月又称作腊月,腊月是特殊的月份。春的播种、夏的耕耘、秋的丰硕、冬的收藏一起汇成腊月的装扮和喜悦。为迎接新年的到来,人们做着各种的打算和准备。

“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这一出自清代诗人的诗句,描绘了古代节前农舍忙乎“扫尘除残”的情景。地处岭南的古镇梁化,传统上在腊月十五或二十日,家家户户都进行扫屋除尘,开展大扫除,以迎新春。传说这日子扫屋,可驱邪逐秽,保宅安人。

境内的习俗,一般于腊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为“入年卦” 日,表示步入年关。梁化圩镇几座周屋的人家,入年卦为二十三日,其他绝大多数为二十四或二十五日,民间流传有“官三民四僧道五”的说法。直到年初五方“出年卦”(出年关)。期间,凡事取吉兆,慎言谨行,讲求吉利,谓之“入年卦,讲好话”。入年卦日当晚,还要焚香点烛,燃烧纸钱元宝和衣纸敬神拜祖。

与入年卦同步,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为境内民间祭灶、送灶神、送灶王之日。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祭灶送神,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盏清茶一缕烟,灶神老爷上青天”(晚清诗人罗昭隐)。民间用清香宝烛、糖糕干茶,烧云马奏疏送灶王爷上天。传说这天灶王爷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恶,到年三十晚才下界返回凡间登座,所以家宅主人要上表疏奏,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跨进“年卦”的门槛,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年的味道越来越浓,人们的工夫亦越来越紧了。人们忙着筹备年货、年食、年礼,在应节的吃、穿、用上费心机。

酿老酒、办肉食、备果蔬、打米糕、做豆圆、蒸年、炸油角……充满岭南客家“年食”的韵味四溢;换家件、添新衣、写春联、买年画、购烟花、选盆桔、备香烛……客家人对“年货”置之有序。年尾岁末,人们紧张而愉快地为“筹货备食”周旋着,共同涂抹着一幅颇具客家特色的迎春应景图。

困难时期亦同样,人穷兴不减。养鸡不大,过冬后打“鸡针”催肥,关养它过把月;凭票买猪肉,专挑肥多的;缺糖做,用甘蔗水熬煮凑凑;凭票剪布,新衣先做给小孩,大人穿旧的……

那个时期,境内乡下不少人还用装尿素化肥的布袋,改装缝制成“新衣”过年。说来见笑,笔者记得在1976年春节临近时,因布票不够用,没法做应节新衣,干脆把已穿过一年的旧衣服拿到店上漂染翻新,权且当新衣过年。父母亲却是从穿过的旧衣中挑出较好的,先用清水洗干净,再用米浆水浸泡,然后晾干压平叠好,以备过年。这两种办法境内不少人家也同样采用过,笔者至今还记忆犹新。

诚然,不管是拮据还是宽裕,是穷人还是富者,是乡野还是城邑,是村夫还是游子,是过去还是现在,跨入年卦节点,天下攘攘,皆为“年”来,人们都在忙碌中寄予希望,希望过个好年,期盼来年更好——这,就是新春大节的魅力!

 

过除夕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戴复古吟咏的诗句,抒写了除夕“迎春送腊”的物象和时序,揭示除夕乃一年之“结局”。

除夕既是一年之“结局”,又是千家万户大团圆之日,海外同胞、远乡游子、异地民工纷纷踏上归程,与家人团聚,共叙天伦,欢度佳节。

除夕是入年卦后辞旧迎新的一个重要节点,在腊月的最后一天,也在农历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即十二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客家人统称叫“年三十晚”。

梁化人习惯称除夕为“大年大节”、“早年早节”,前者说明除夕在整个春节的分量,后者则寓意除夕这天 “规定动作”紧凑做早的特点。于是乎,系列应节习俗相继而至。

除夕贴联。贴对联、挂年画,是春节民间的普遍习俗。对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成熟于隋唐,五代蜀主所作“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为最早的新年对联。“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南宋陆游在《除夜雪》中的诗句,亦描绘了除夕挑灯写联情景。年画亦起源于古代刻木的“门神画”,几经演变,后来形成丰富多彩的年画,除“门神画”专贴门板外,其它年画可用于贴厅堂、卧室。

除夕当日,境内不论圩镇、乡村,家家贴对联、挂年画,祠堂祖屋也贴上对联,处处呈现一派红色喜人景象。

对于过年贴春联,人们从挑选到糊贴都很讲究。记得当年笔者当知青和教师时,为生计和爱好的驱使,曾连续10年春节前在镇里街上挥春摆联,买联人家大都左挑右拣。几乎每年除夕我家吃年饭时,都有人因对联错贴、缺损上门请笔者补写。因为人们懂得春联兆好意,寄托一家子对来年美好日子的希冀。

除夕祭祀。祀神祭祖,是春节期间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境内春节期间的祭祀习俗,较重要的有两次,一次在除夕,一次在大年初二。尤其是除夕送旧迎新的祭祀,更为隆重。

除夕祭祀均在祠堂或家宅进行。境内过去祠堂遍布镇村,“一村一祠堂”、“一姓一祠堂”,很多人家住家与祠堂连在一起,或居住于祠堂周围,祭祀主要在祠堂,居住外地的则多在家宅进行,也有的专门回老家祠堂祭祀。如居住于惠州、平山等地的梁化圩周氏人家,不少都携带祭品烛香回老家祠堂祖屋祭祀,当天来回。

除夕祭祀一般在上午或午饭后,境内人家多在上午九、十点开始。祭品有鸡、肉、鱼、斋菜(素菜)、果品、茶、酒等。鸡是整只煮熟的大阉鸡,肉是整块熟猪肉,鱼大都是划仔鱼或鱿鱼;斋菜主要有金针、木耳、红枣、津丝、腐竹等;果品多为桔子、苹果、喜等。

祭祀程序是先拜天神,次拜祖先;先点烛,后焚香;先敬茶,后敬酒;全家人依辈份、年龄有序祭拜,以谢天地神、列祖列宗一年来垂佑,寄托对祖宗先辈的感恩和怀念之情,敬祈新的一年神灵护佑,家宅吉祥兴旺;最后是烧纸钱元宝,鸣放鞭炮。

除夕是祭灶迎神之日,自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恭送灶君爷上天庭后,年三十是夜恭迎“灶君落地”,把灶神再迎回归座就位,迎神时依样焚香祭拜,祈求新的一年灶君爷爷护宅安居,福锡人家。

除夕年饭。年三十晚聚餐人们习惯称“吃年饭”、“吃年夜饭”,是过年的大餐。据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南朝梁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均有描述。在岭南客家地方民间重要节日餐食中,吃年饭是最大的“节餐”。

是日一大早,境内家家户户杀鸡宰鹅、鸭,置办节日美食,精心烹制应节佳肴。年饭在祭祀神祖后开席,家家团聚一堂,小孩先吃鸡臂(鸡腿),大人开桌布席,一家人开怀畅饮,老少咸欢,共享天伦之乐。

这一顿年夜饭,因岁时节令而菜式最丰盛,因精心烹饪而味道最清香,因赋假农闲而家人相聚最集中,因辞旧迎新而“吃情”最惬意,因而也自然稳居众多“节餐”之首。

除夕洗浴。洗浴,客家人叫冲凉,年三十晚的洗浴,境内人家习惯叫洗“大吉水”,也叫冲“大吉水”。这在所有传统的节日中,绝无仅有,而且长期沿袭。当晚,境内人家都用石羌斛、计树、新鲜年桔皮等煲冲凉水,家人依次洗浴,据说这有驱邪避秽、益体健身之效。浴后换上新衣新鞋,神清气爽,面貌一新。

除夕守岁。守岁,俗称“熬年”,指的是在旧历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民间历有除夕守岁习俗。“其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这是唐朝李世民写的《守岁》中的诗句,道出了守岁的特点。

据说守岁习俗来自“年”的传说。相传古时候“年”是一种恶兽,也称年兽,每到年末的夜晚,年兽就会进攻村子,加害村人,家家户户都提前做好晚饭,躲在屋里吃“年夜饭”,饭后挤在一起守岁,彻夜未眠。后来人们认识了“年”性,每逢年兽要来是,家家贴红联,人人穿红衣,燃放爆竹把年兽赶跑,天明时人们就敲锣打鼓,互贺“恭喜”,后来就演变成了“拜年”。

除夕守岁,时间是从吃年夜饭开始。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境内人家点上“年灯”,备上年糕、喜、花生、瓜子、水果等节日小吃,家人围坐在一起,品茗守岁,等候新年子夜的到来。旧时,守岁较为单调,而今,看“春晚”、上QQ、打麻将、玩扑克、下象棋,与守岁相伴的内容丰富多彩。

 

庆新年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随着除夕子夜的声声爆竹、烨烨烟花,时序步入新年,人们欢心贺岁。

年初一。大年初一是新年第一天的开始,俗称“日王”。一大早,境内家家户户就烧清香,放鞭炮,接“财神”。不少人家还专门到寺庙烧香拜祭,人们为抢烧“头香”争先恐后。

这天,家家新貌,人人新装,处处红火。长辈给小孩发“利是”,晚辈向长辈祝福。笔者过去在梁化老家过年,圩上七八个最要好的朋友,当日上午相互上门拜年,互发“利是”,品茗片刻后一齐沿街漫步看热闹,每年如此,几成定俗。

圩镇的龙形拳麒麟狮和乡下一些拳馆的盖子狮,穿街走村,扬旗擂鼓,兴舞拜年,并表演武术。笔者记得有一年的年初一,龙形拳狮队到我们老家周氏祖屋拜年,先拜祠堂,后拜各家灶台,最后还在中堂大厅表演武术,拳术演打,刀棍舞弄,喝声阵阵,热闹非凡。大年初一,民间禁忌也很多,不扫地,不挑水,不洗澡(称为“趸财”),废水不能往外泼;不杀生,不讲不吉利的话等。

这天境内人家午、晚两餐“食斋”(素食),现大多数已改为吃一餐斋。笔者老家梁化圩周氏几座大屋人家,无论在乡或外地居住,仍为“一日两斋”,沿俗至今。上桌斋菜主要有:豆圆、精丝、腐竹、木耳、金针、春生(生菜)、菠菜、芹菜、荷兰豆、大青、葱蒜等。

年初二。大年初二境内俗称“开年日”,家家户户一早就鸡杀鸭,配置“三牲”东道,祀神敬祖。祭拜程式与除夕相同,重点是祈求神祖保佑开年大吉,新的一年风调雨顺,老少安康,万事如意。

这天的午餐亦叫年饭,即开年饭,俗称开荤,与除夕年饭一样排场。祭祀之后开席,亦是小孩先吃鸡臂,尔后合家围桌而坐,大快朵颐。

初二始相互探亲访友,为亲朋好友拜年。家宅照样不扫地、不倒垃圾,以免把财喜扫走。

这天,境内继续舞狮进宅参拜,各项文娱和民俗活动进入高潮。旧时,圩里还请戏班子演古装戏,街头也有表演杂技、踩高跷等,五十年代本地民间还组织表演粤剧和客家小剧,六、七十年代有放电影、文艺表演等,其中篮球、象棋比赛很是活跃。而今,境内一些旧式的大型活动业已式微,取而代之的却是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春节的文体活动,一般从初一开始,持续到初五六,有的延至初十左右。

年初三。年初三境内风俗视为“送穷日”,此日人们不出门探亲访友,忌讳吃人家的酒食。各家各户一大早开始清扫垃圾、炮竹纸屑等废弃物,叫“送穷鬼”出屋,祈求新年财运亨通。过去把清扫的垃圾送走时,还要加上三支香、一对小宝同送,有的还要烧香纸,念送穷歌,以此把“穷鬼”送走。

年初四。年初四是探亲之日,亲友间你来我往益盛。家中媳妇从今天开始回娘家探亲,“新姑爷”也在这天“上门”(新婚夫妻同回娘家)。笔者记得小时候与姐姐、妹妹一起,尾随挑着“箩格”的母亲步行八九里路,到乡下光长村谢屋的舅婆、赖屋的舅父家探亲,连探两家,当天来回。一路上也见到不少来来去去的探亲人家,就像赶集一样。后来,骑单车探亲为时尚。笔者成家后在老家时,一部红棉牌单车,载上爱人和3个小孩往横沥探亲,后面座架坐两个、背一个,前面车杠放个小藤座椅坐一个,20多里路,也是当天来回。

年初五。年初五境内为出年卦之日,表示已出年关。俗语有说:“年过初三四,各自打主意”。然而,年味犹存,余兴未减。境内从初五到初七八日,仍是走亲戚的至盛日子,也是新年各项活动延续期间,甚至过了初十,还活跃着不少的民间民俗活动。这天出年卦照样要焚香祭拜,祈求神祖常年护佑。年三十晚开点的“年灯”(过去一般用小煤油灯),一般也点到今天为止。

 

闹元宵

农历正月是元月,古人称夜为“宵”, 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上元节)。传统上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结束,境内民俗也把正月十五元宵节纳入春节范畴。所以,元宵节既独立成节,又是农历新年的尾声和延续。

元宵节是农历年头一个月圆之夜,它象征着幸福和美满。闹元宵是客家城乡人民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盛会,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纷纷点灯放焰,出门赏月,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把春节以来的节日气氛再次推向一个高潮。

惠东县的吉隆、黄埠、稔山等乡镇,自明末清初始,舞龙闹元宵的习俗相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所舞的“龙”是用草扎的,谓之“草龙”。而同县的安墩镇元宵节舞的是“秆龙”,即用禾秆扎成的龙,谓之“舞秆龙”。与梁化相邻的横沥新村黄姓人家,正月十五比春节还隆重,有“正月十五大过年”之称。

梁化境内旧时元宵节也有赏灯、舞龙舞狮、踩高跷、打太平鼓、做大戏等传统民俗活动。这天还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合家欢聚,晚上还有吃糖圆的习俗。其中“赏灯”一俗,人们颇为重视,流行至今。

赏灯,又叫赏花灯,赏灯有双重意义。一是观赏花灯,二是庆祝添丁(“灯”同“丁”谐音)。境内习俗,凡有添丁之家,须赏灯(上灯)庆贺,一般是一个儿子挂一个灯笼。赏灯前先是“请花灯”(买花灯),花灯为圆形竹蔑做框,上下为八角形,外层糊贴花纸、饰画。吊挂花灯谓之“升灯”,花灯一般吊在祖屋祠堂的祖公厅。在赏灯时还举办筵席,邀请亲友前来庆贺,晚上,放炮仗、舞龙舞狮,一直闹到深夜。旧时民间认为,哪个祖屋祠堂挂的灯笼越多就越光彩,表示人丁兴旺。

赏灯日期一般是正月初八到十六,各家自定,以初十到十三最为集中。祖公厅所挂灯笼开灯时间一般为三朝(3天),如十三日为点灯日的,早上开灯,至十五日让其自然熄灯;家里同样也要在当日点灯开灯(一般用煤油灯盏),也是开灯三朝。如横沥新村,当地为初八赏灯,开灯三朝,至十六日为“圆灯”之日。笔者老家梁化圩镇周氏人家,传统均为初十赏灯,灯笼点灯后挂上祖屋的祖公厅,家里也同时用煤油灯盏点亮,开灯时间也是三朝,直到当年年三十晚拜祖前,才取下挂在祖公厅上的灯笼。

赏灯之俗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一度被禁止,80年代以来有所恢复,但旧时的许多繁礼缛节日渐式微。

吃罢汤圆,过了元宵,民间真正意义上的新春佳节,方降下了帷幕,画上了句号。至此,年味日淡,渐离渐远……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一元复始、普天同庆的新春佳节,在充满梦想的新的一年,但愿花更妍,人更欢,榆更富庶,人间更美好!

 

图片1.jpg

 

图片2.jpg

 

图片3.jpg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