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炒煮炖蒸功夫到位 ,咸甜酸辣苦味道臻香”。地处岭南的客家村镇,饮食习惯虽有差异,但烹饪之技、味道之美毫不逊色。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养成一方的饮食习惯,形成舌尖上的一方特色。岭南客家古镇梁化,曾为古代县郡之邑,而且自古以来就是农耕的丰腴之地,人烟辐辏,物产丰稔,聚食材之精华,开村野之风味,润客家之食色。其突出的特点是:食材源自家养粗种,多为就地取材;烹调虽偏重“咸、烧、肥”,但注重五味调和;味道讲求原汁原味,可口可心;菜式简约大方,不哗众取宠;价码物美实惠,合想合算。兹将境内较突出有名的佳肴特色和传统小吃分类罗列如下,以飨“吃货”。
一、特色“七佳肴”
白切大阉鸡。白切鸡又叫白斩鸡。据最近中国新闻网载,美国有线新闻网(CNN)评选出14道最令中国人魂牵梦绕的“思乡菜”,白斩鸡位列其中。梁化白切鸡是传统名菜,尤其是梁化白切大阉鸡,更是闻名遐迩。笔者在惠州不时看到一些饭店或熟食小卖铺,也打出“梁化大阉鸡”名堂在招揽食客。梁化人传统上,凡年节一般都习惯劏大阉鸡吃用,拜神祭祖也都用劏好煮熟的大阉鸡作牲礼祭品。因此,梁化白切鸡,首选的材料是梁化阉鸡。劏好的阉鸡经独特浸煮烹制,然后开边斩块上盘,鸡肉皮黄肉滑,细嫩多汁, 再配以葱头、酱油和上等花生油(二油)相搭的蘸料,吃起来原味清爽,馥郁鲜美,特别诱人,最为人常食不厌,无论是境内鸿记、海记、雄记饭店的宴聚,还是家下节日喜庆“加菜”,都视之为第一要菜。
黄焖猪肉。境内习惯称红焖猪肉为黄焖猪肉。笔者还记得,过去紫金蓝塘的猪苗每逢圩日都运到梁化集市上卖,境内家养猪也大都为“蓝塘种”,这种猪皮薄肉瘦,为传统的梁化黄焖猪肉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加上烹调得法,形成本地一道特色佳肴。之后,种猪来源多了起来,但仍以家养为主,梁化黄焖猪肉依然保留原来的特色。黄焖猪肉一般选用五花肉,并切成小方块,配料主要有盐、糖、姜、酒、南乳、老抽、川椒、八角、桂皮等。梁化黄焖猪肉一般配吃家腌酸菜,酸菜在焖猪肉前先下锅炒好置盘,然后再把刚收汁起锅的黄焖猪肉铺在咸菜上面,谓之“咸菜垫猪肉”。境内的这种黄焖猪肉,半肥半瘦,肥瘦相间,红里透黄,香喷喷,美滋滋,色香味尽佳,是境内人家喜庆宴饮出桌 “九大碗”中不能或缺的佳肴,而且是家家户户都爱吃会做的一道家常菜。
梅菜剁猪肉。梅菜是客家人流传千年的祖传风味菜肴,梁化盛产梅菜,是惠州梅菜主产区之一,生产梅菜已有500年历史,享有“梅菜之乡”的美誉。梁化梅菜是最早冠以“惠州梅菜”、“循州梅菜”名牌而驰名境内外,尤其是称誉港澳台。梁化梅菜特点是色泽金黄、清香爽口、脆嫩鲜甜、不燥不湿和不寒不热,被民间称为“正气菜”。制作时,把猪肉(肥瘦兼有)切成小块,梅菜也切小块 ,然后混着猪肉一起剁。这种菜肉紧密结合揉为一体的菜肴,一般不用加其他配料,保留固有风味。也有加一点生粉、味精、酱油一起混剁,以增香滑。剁碎混好成型后,上锅蒸熟便可。这道菜虽简单易做,但却清甜爽口,童叟喜好,又因其不寒不燥,亦成为病人餐中最常选用的菜肴。
萝卜炖牛腩。过去梁化圩日常有牛肉上市,萝卜为本地生产,故萝卜炖牛腩,亦为本土之传统名菜。一般烹制方法,先将牛腩切块用腌料腌好,萝卜刨皮洗好切段。然后起锅热油,下姜爆香后,下牛腩翻炒至变色,然后加入切好的萝卜混炒一下,再加入清水遮过牛腩萝卜表面,倒入花椒、八角和生姜一起上盖用大火煲滚后改用小火慢煲至香熟。梁化的萝卜牛腩煲微辣开胃,松软滋润,富有牛肉萝卜的混合香味。
煮豆圆。豆圆,即梁化人通常说的油豆腐,是豆腐经油炸而成。梁化盛产黄豆,民间制作豆腐豆圆历史悠久,其中梁化豆圆非同一般,不但质地优,成色好,而且久煮不烂。豆圆也是境内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菜肴。梁化豆圆烹饪方法亦很简单,一是“裸煮”,只放一点油盐糖和生粉作调料焖煮;二是和白萝卜一起煮,也有和蒜苗、芹菜一起煮。煮好的豆圆软中有弹性,鲜甜可口,食之有味。梁化豆圆虽烹制简单,却颇受食客青睐,同时,也是境内喜庆欢宴中必上餐桌的一道佳肴。
炒猪肠。梁化炒猪肠一般用的是生炒方法。即将猪肠用生盐(有的用本地石榴叶)清洗干净,切成一寸长左右一小段一小段,并配炒材料葱、姜、蒜、芹菜和糖、醋、生粉等。生炒猪肠讲究热锅快炒,下油锅里烧开后,倒进猪肠,淋上醋,大火快炒,再放进葱、姜、蒜、芹菜加点盐炒匀,最后出锅时放点味精和生抽即可。这样炒出的猪肠爽脆可口,再配以预先炒好的酸咸菜一起出碟上桌,酸甜适度,鲜香诱人。境内几间饭店炒的猪肠,风味独特,也是远近食客常点爱吃的一道特色菜。
煮冻。煮冻即做冻食,是梁化民间的一个传统饮食风俗,也是颇具地方特色的一味菜肴。尤其是每年春节期间,不少家庭都会做些冻食,以作年间餐桌佳肴之一。冻食的原材料包括猪脚、鸡爪、菜脯、蒜条、酸醋和胡椒等。冻食最好在冬天寒冷时制作,制作时,先将猪脚、鸡爪用水熬煮,待煮成汁状后,加入菜脯、蒜条等继续煮,然后再添加醋和胡椒小火煮一下,最后端出放到通风干净的地方,待一段时间后熬制物自然形成糊状,便成冻食,即可上盘食用。如此冻食,冻皮像果冻一样透亮滑嫩,与其混杂在一起的猪脚、鸡爪、菜脯、蒜条等爽脆可口,微酸开胃。过去,梁化的冻食只限于冬天家庭制作吃用,而今可用冰箱加冻,四季皆有,而且已被各地食客认可,成为境内饭店常出桌的一道爽口开胃之肴。
二、生态“酿七宝”
据说客家人的酿豆腐等酿制饮食,源于中原时包饺子的习惯,是客家人迁徙到岭南后,举一推三创出的一种新吃法。地处岭南的古镇梁化,得天地之便,水土之利,自古为农畜丰茂之地,现今又成为“广东蔬菜专业镇”,茄瓜叶菜畅销各地。故饮食之材料,多为自种自产,生态自然。尤其在酿菜菜色中,独树一帜,不但历史悠久,而且种类最多,现上餐桌的已不限于常规的“酿三宝”,业已发展为各具风味“酿七宝”,形成了梁化饮食中独特的酿菜系列,闻名四方。梁化酿制的七种菜肴,按类型可分为豆制类、瓜椒类、叶菜类三种类型。
1、豆制类——酿豆腐、酿豆圆。说起境内美食,梁化酿豆腐久负盛名,以其味道鲜美、嫩而不脆、外韧内鲜等特点让人赞不绝口。好吃的酿豆腐,首先要有好的豆腐。梁化制作的豆腐主要是卤水豆腐,黄豆就地取材,好中挑好,从磨豆、煮浆、过滤、点卤直到包压成型,各道程序严格把关;其次要有好的馅料,新鲜的五花腩猪肉、本土的塘虱鱼,加上葱仔和其它调料,剁碎混匀,就是很好的馅料;再就是要有好的烹饪方法,把酿好的豆腐轻轻地放入锅中,慢火细煎,煎至“双面金黄”即成。梁化酿豆腐最大特征是皮馅一体,韧中带嫩,咬上一口,浓浓的豆香味夹带着鲜香的肉馅味,沁入心脾,令人回味无穷。不少远道而来的游客,在境内饭店品尝过梁化酿豆腐后都成了回头客,常常专程驱车前来品尝酿豆腐,有的甚至吃饱了还另外专买几盒打包带回家。酿豆圆,也叫酿油豆腐,则是境内人家在酿豆腐基础上的一个创举。酿制时需选取不老不嫩的豆圆作原料。馅料与酿豆腐基本相同,烹饪却不同,酿豆腐用“煎”,酿豆圆用“煮”,加点油盐味精,吊点糖粉煮熟就可以了。梁化酿制的油豆腐,皮黄馅实,油而不腻,香气诱人,在饭店也成为食客常点菜经常出现。
2、瓜椒类——酿苦瓜、酿茄仔、酿辣椒。酿苦瓜是梁化的一道传统名肴。酿苦瓜最好是取材于本地种植的苦瓜,挑选时,要选那些圆条匀称,表皮青绿有光泽,皱褶多,纹理凸显的苦瓜。酿制时,将苦瓜洗净,去籽,分切成1.5寸左右小段,并将五花猪肉剁碎,加入葱花、生抽、盐、味精调匀,成为猪肉馅,有的也在肉馅中再加入糯米。然后将调好的肉馅塞入苦瓜中,锅内下油烧热,倒入苦瓜,再加适量的水焖熟即可。酿茄仔与酿苦瓜相似,先把茄子冲洗干净,斜着切成一段段,每段约2寸,并在每段中间切开作馅口,底部不要切断。尔后将五花肉剁烂,放入葱花、生粉、生抽、盐、味精拌匀,把调好味的馅料捞出酿入茄块,烧热油锅,把酿茄仔煎至金黄色时,再加适量水,大火烧开,盖上锅盖改小火煮至收汁。酿辣椒在梁化比酿苦瓜、酿茄仔来得晚一点。随着辣椒在梁化的大量种植,酿辣椒也经常出现在境内家庭和饭店的餐桌上,成为一道佳肴。梁化酿制的辣椒为本地种植的一种青尖椒,辣度适中。烹制时,先将青椒洗净,切去辣椒蒂部,然后用刀在侧面切开一道口子,抠掉芯籽。准备好馅料,馅料制作与酿苦瓜、茄仔相同,再用筷子将肉馅顺着切开的口子塞进青椒内,最后将酿好的青椒放入锅中,先煎后煮,待青椒熟透汤汁收干就可以上碟出桌了。梁化的酿苦瓜微苦带香,酿茄仔微甜带香,酿辣椒微辣带香,均为咸鲜解腻、生态开胃之肴,色香味俱全,颇合客家人的口感。
3、叶菜类——酿椰菜、酿勺菜。叶菜类的酿菜,也是梁化独特的另一生态菜肴。本地常用来酿制的叶菜主要有椰菜和勺菜两种。严格说来,这种酿菜是“包”出来的,说它为“酿”,是传统的习惯叫法,因而归入酿菜系列。椰菜和勺菜都是比较贱生和平凡的蔬菜,过去境内人家不但常作菜肴吃用,还常作为青饲料养猪喂猪,人、畜通用。椰菜又叫卷心菜,学名结球甘蓝,别名圆白菜,也叫包心菜,梁化境内一概称之为椰菜;勺菜又叫猪婆菜、牛皮菜,境内概称勺菜。两种蔬菜均以以肥厚的叶和稍硬的梗供食用,作酿菜时,也是境内较为普遍的传统菜肴。酿制的方法基本相同:选取大小适中均匀、油嫩的叶片,洗干净置锅中用热水焯一下至菜叶变软,去掉菜叶涩味,再捞起摊开,然后用五花肉和葱花、生粉、生抽、盐、味精剁制的馅料,放置每片菜叶的中间用手将酿菜包好包紧,最后下锅焖煮,煮熟时可吊点生粉收汁起锅。梁化的酿椰菜、酿勺菜,叶、肉相伴,清香入口,生态保健,境内人家不但家常便做,而且也是饭店经常出桌的一道叶菜佳肴。
境内的美食,除了好菜,也有靓汤。梁化的汤饮亦颇具客家风味:传统简单,可口可心,实惠有益。常见的汤类饮食主要有:清蒸瘦肉汤、杂菜煲汤、菜脯坑螺汤、萝卜骨头汤、冬瓜水鸭汤等。其中鸿记饭店的杂菜煲汤,豆圆、豆芽、鸡杂、廋肉、猪皮票、萝卜、葱仔溶于一煲,半渣半汤,五味杂陈,清香鲜甜,为食客所称赏。
三、传统“众小吃”
梁化小吃也是客家饮食的组成部分,颇具特色。传统民间小吃杂小繁多,体现了客家人简约方便的饮食风格。笔者经梳理挑其主要归纳为四类:应节小吃、应时小吃、粥粉小吃和煎炸小吃。
应节小吃。境内传统民间节日的小吃主要有:过年的红粄、印粄和米糕、油麻花生糕等年糕,元宵节的糖丸,清明节的艾粄,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十月朝的糍粑,过冬的萝卜粄等。其中红粄又叫喜粄,印粄加艾叶的叫艾粄,这两种粄都是由本地糯米粉掺生米粉加糖制作而成,境内均称其为“家乡粄”。粽子 大都为四角粽,有咸、甜两种。本土月饼均为卷筒的豆沙、莲蓉居多。糍粑乃境内秋收新糯舂成的米粉,加水搓团蒸熟,再加入由油麻、花生和白糖拌匀的馅料包制而成,皮薄甜香。梁化的萝卜粄亦很有特色,由本地糯米粉掺点生米粉和艾叶作皮料,馅料由萝卜丝、五花肉、虾头仔、腐竹(甜竹)、蒜仔、芹菜加油盐、胡椒粉组成,包制成型有圆的和状如大饺子的两种,可蒸吃或煮水吃,味道咸鲜香脆,爽口消食。困难时期肉食紧张,由“猪油渣”代替猪肉作馅,亦不减其香鲜之味。而今,红粄、印粄、萝卜粄和粽子,不只节庆日必有,一年四季都可在集市上买到。以上节日小吃,均为本地原料,本家制作,本土本色,易做好吃,业已和节日一起,成为人们记忆中的永久符号。
应时小吃。境内夏天有豆腐花,配以白糖或蜜糖水,甜润解暑;冬天有油麻羮(芝麻糊),甜香益补。梁化豆腐花和油麻羮的原料,源自本地生产的黄豆和油麻,富有本土风味。
粥粉小吃。此类小吃主要有猪肉粥、叉烧肉丸汤粉和卷粄(猪肠卷)等。梁化猪肉粥,取自新鲜猪肉和,配以本土花生油、姜丝、葱花和胡椒粉、生抽等,味道鲜美。叉烧肉丸汤粉是梁化传统小吃,叉烧是本土烧烤的,肉丸也是本地剁制,汤底经特殊熬制,所以也是人人见之垂涎的名吃,过去困难时期讥讽饮食的“女人靠做月,男人靠投圩”,其中不少人投圩都争着到店里吃上一碗本地叉烧肉丸汤粉。后来,因受邻镇横沥的影响,境内猪脚汤粉也多了起来。卷粄即猪肠卷,梁化也很时兴,本地称制作猪肠卷为“磨卷粄”,过去境内“磨卷粄”与“磨豆腐”一样,很多家庭都会自己加工。圩上也有不少“磨卷粄”的亦工亦商,专门加工卷粄、粉仔到乡下卖。本地的卷粄,配以本土花生油和蒜茸、甜鼓油作蘸料,吃起来滑中带韧,有弹性和米香味。
煎炸小吃。煎堆、油角仔、牛耳公等,经油炸而成,又香又甜,为境内常见小吃,尤其是过年,也和做粄打年糕一样,作为年间食物而一同制作,平时也是境内小店常卖的小吃。虾堆在梁化也是一种传统小吃,过去每逢圩日,街边都有不少虾堆小摊,边做边卖,很简单,支一个单炉,架个小铁锅,放上生油烧滚,把磨好的米粉浆加萝卜丝等材料,用勺子盛着放入油中炸,客家话叫“浮虾堆”,虾堆即炸即吃,酥香美味,不少投圩的乡下人,围着小摊边在津津有味地享受这种小吃,有的还备酒一同吃喝。
“饮食约而精,园蔬逾珍馐”——《朱子家训》中的这一饮食要义,在舌尖上的梁化也得到了体现。重天然原味,忌矫揉造作,既简约无华,又讲求精细臻美,尤其是善调五味,巧弄“园蔬”,将荤、素的最佳结合运用极致,使之既是草根庶民喜庆欢宴大快朵颐的常菜,又可登大雅之堂,成为“吃货者”饕餮大餐之馔肴。好酒者如若与梁化本土产的青梅酒、糯米酒或高度浓香的纯米酒佐饮,酒肴双馨,觥筹交错,更是别有风味。如斯如此,亦可教人“鼓腹而歌,以乐其生”。这,就是味道梁化之特色,也是客家饮食文化之真谛。
梁化白切阉鸡
梁化黄焖猪肉
梁化酿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