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莽苍苍的莲花山脉,横亘在惠东大地,连绵数百里,其中有不少的名山令人景仰。莲花山西段就有一座虽不算高,海拔562.5米,但山势险峻挺拔的山峰九龙峰,因山峰之北有九条山脊,婉如九条蛟龙朝向主峰,由此而得名,又因其主峰陡峭而尖,似一支笔直指苍穹,故当地人称之为“尖笔峰”。
唐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有这样一句名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在粤东一带,最负盛名的名山莫过于罗浮山,而九龙峰之所以遐尔闻名,甚至可以说名扬海内外,是因为在山腰处建有一座建于明宣德九年(1434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谭公祖庙,据说谭公就是在九龙峰下得道的,天下的谭公庙为龙峰祖庙是正宗。龙峰祖庙是九龙峰古建筑群中最大的一座,是正方形的格局,边长为20米,里面分为三间殿室。正殿摆放谭公仙圣塑像,两边安放其童年时代结义兄弟的塑像。右殿为谭公成仙后的报信人杨大伯公像,左殿为镇守山寨的山神三山国王像。祖庙的梁上檐下雕龙画凤,景物栩栩如生,衬以具有古典传说之壁画,显示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是珍贵的建筑艺术遗产。
说起来,谭公庙的琉璃瓦面上有一奇特现象,庙宇周围有不少大树,但瓦面上却终年片叶不留,不论你什么时候到这里观看,瓦面上总是洁净如洗。这究竟是何原因,是每天的风吹还是什么?不得而知。在谭公庙右侧有一口仙泉井,水源自山上的泉眼,泉水纯净甘甜,可供饮用。古时拜祭前是要先把手洗干净的,这口井就是专供游人拜祭谭公时洗手用的。传说古时来此朝拜之人,若是身有病痛,饮了仙泉水,便可以“水到病除”。时至今日,香客除在这里净手,然后才去拜谒谭公外,回去的时候往往都要盛一壶或一罐水带回家中,给全家人饮上几口,以驱邪保平安。谭公庙一年到头香火不断,鞭炮声震耳欲聋,凡是来九龙峰的不管是游人还是香客,都在这里烧香点烛,祈求谭公赐个平安大吉。也许就是由于谭公得道于此,祖庙又建于此的原因,九龙峰也名扬至今。
由山脚的得道亭沿着拾级而上,只见到处古木森森,林荫蔽日,苍松挺拔,山青水碧。谭公祖庙旁,幽谷流溪,仙泉甘甜可口,终年不断。祖庙建好后,以后以祖庙为中心,陆续在左、右、下方各建有包括: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的龙通寺(俗称观音庙)、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的文昌宫、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的志荫亭、建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的石戏台等古代建筑,大小不一的庙宇、凉亭、戏台,形成了一个整体,全部都是先人留给惠东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各庙宇亭台错落有致,掩映在青山绿树之中,令人觉得秀丽、清逸、妩媚而又庄重肃穆,无冬寒夏热之忧,无尘世之烦扰,在秀色掩映中令人神清气爽,迷人的景色引人入胜。祖庙的侧后方,一条近年修缮的近三千级的石阶小道,直贯峰顶,是人们锻炼身体和意志的不二选择。各庙宇之间曲径通幽,路道两旁古木参天,绿荫蔽日,登高览胜,似乎进入幽深的绿色世界,美景处处,无不叫人驻足流连。
在石戏台周围的山腰,原来有九棵苍劲挺拔、遒劲壮观的古松,与“九龙”之数相应,现在仅存一棵,这颗古松据说已有四百多年树龄了,历经多少的风霜雨雪,但她一直默默地顽强地尽忠职守地护卫着谭公祖庙。再往上走,在祖庙的下方的林荫路旁,有一棵树龄二百多年的榄子树,树高约20米,胸围2.5米,长年枝叶繁茂,生机盎然。据说是二百年前一位老太婆所种,后经乾隆皇帝抚摸后始得开花结果。传说如果情侣合抱该树干便可喜得“男儿”呢,是真是假,可以一试。而与这棵雌性榄树相对应的还有一棵雄性榄子树,此树只开花而不结果,是何原因?难道树木也有雌雄之分?这也许只有植物学家才能说明个中原委罢。
据清朝人氏刘子修《增修九龙峰谭公庵碑记》中记载,谭公真名谭德,生于元代,系归善县红花园(今属惠东县多祝镇)人。传说他三岁时父母俱丧,随外婆到多祝镇的麦田村(今属惠东县多祝镇)牧牛,七、八岁时已能呼风唤雨、伏龙驯蛇。他神通广大,为民造福,十三岁时在龙峰得道成仙。后人为了纪念他,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在九龙峰下建成“得道亭”。得道亭为九龙峰第一座建筑,得道亭正壁中央竖着“谭公得道古迹”阴刻石碑一方。关于谭德的传说,《归善县志》有此记载:“谭公道邑人居九龙山修行,不记岁月,每杖履出山一虎随之,或为负菜往返,与俱既没,祈雨赐辄应……”
说起谭公,初了史书有记载外,民间尚有许多传说,且至今为人所津津乐道。惠东的民间就一直流传着关于谭公“火烧脚骨”、“篓草千担”、“翻肚洗缸”、“稔叶变鱼”、“杯水扑火”等许多神话故事。镶嵌在龙峰祖庙大门的对联“声动虎蛇龟尽伏,功施风雨露无偏”,以及挂在祖庙内的“稔叶成鱼施妙力,杯茶化雨救罗城”的对联,就是对谭公的美好赞誉。大凡到过九龙峰的游人香客,都听说过谭公的这些传说,正因为流传着这些动人的故事,人们对谭公更是顶礼膜拜。有关谭公的传说是神奇的,也是感人的。这些传说,不正好是反映了人们渴求美好,向往安宁,祈求和平的愿望么?!
记得有一首描述九龙峰的七律是这样写的:拾级山阶绿荫重,庙前殿后正春浓。苍松振臂迎游客,古寺张门露笑容。小径迂回行未尽,仙泉淅沥歌难穷。红男绿女如潮至,笑语欢声遍九龙。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在此留下妙诗名句,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九龙峰和谭公祖庙以及谭公神奇传说的美妙和动人,才会使谭公美名远播,才会使谭公祖庙终年香火鼎盛,才会使九龙峰遐尔闻名,才会使每五年一度的庙会(当地人称之为“打醮”)和逢年过节人山人海,方圆八百里的善男信女,乃至海外华人华侨均不辞劳苦前来赴会,目的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正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的心愿。
巍巍九龙峰,草木郁葱葱,秀美的自然风光、动人的神话传说、精巧的古代建筑,浓厚的宗教色彩,所有这些,近六百年来一直吸引着无数的香客和游人。九龙峰、谭公庙、文昌宫、龙通寺、志荫亭、石戏台、得道亭……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珍贵的古代建筑群,已被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开拓成为旅游区,经过历年的建设,上山道路均已全部铺上水泥,从得道亭往上走的路道也已铺上石阶。据不完全统计,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中期代以来,到九龙峰观光旅游和进香朝拜的人数已经超过百万,这也反映出九龙峰和谭公祖庙的名气。
关于九龙峰和谭公的记载和传说还有很多,如志荫亭旁边的下棋亭、龙锋祖庙右下方的龙池等等,也许只有亲临其境,才能领悟的到其中的奥秘和丰富的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