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惠州每年中秋之夜,有唱山歌、对山歌的习俗。 山歌的形式有自唱的,有对唱的,内容十分广泛,有叹命苦楚的,有揭人阴私的,还有以山歌猜谜的……。参战者不分男女,有歌就来,直至月过中天,歌声渐歇,人们才兴尽而归。 象这样的山歌场还有明月湾、六角巷等处。 二、端午节赛龙夺锦 屈原是战国时楚国人,官至三闾大夫。他一生处在楚国由强转弱的时代。他由于受上官大夫等奸臣的诬陷,而被楚怀王疏远放逐。到顷襄王即位时,更被逐江南,长期过着流浪生活。到楚国被秦破灭。屈原痛不欲生,在 惠州在端午节划龙船的习俗相沿日久,不知起自何时。为了参加划龙船比赛,端午节前一段时间,参赛的群体就积极排练。端午节这天,参赛的龙船一般都划到白鹤峰下石矶头的东江河面上集中,按排列顺序分组比赛。通常起点在石矶头,终点在小东门外中山公园下的河面上。 参赛的龙船有健全的组织:有旗手、锣鼓手、划手。旗手为全船指挥,舵手按旗手指示的方向掌舵,锣鼓手按“一、二,一、二”的节拍鸣锣击鼓。在“ 除了在东江河上比赛外,有时也在西枝江比赛。 三、姑娘出嫁哭闹一场 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建立了封建婚姻制度。封建婚姻制度的本质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买卖婚姻。这种婚姻制度不知坑害了多少良家妇女。但是妇女们也采取了各种不同方式反抗。解放前,惠州盛行一种姑娘出嫁时要哭闹一场的习俗,这便是反抗封建婚姻的一种民间习俗。 姑娘出嫁前,她的女友(称群伴或称姊妹)们便聚集到她家。大家出谋划策,准备怎么哭、怎么闹;哭什么,闹什么,要看这场婚姻的不合理程度。这里所指的“哭”,不光是哭啼流涕,更重要的是根据实际情况自编一些类似山歌的词句,按一定的旋律边哭边唱。这些唱词就叫“行嫁哭”。这里指的“闹”,多指数落父母兄长的哭闹以及姊妹们送新娘到男家后准备如何刁难男家。 在“行嫁哭”中,常见的有几种类型:哭诉男家贫穷的;哭诉男子有残疾的;哭诉男子年老或重婚、续婚的;也有一些例行性的,如唱四时花木的。例如: ①哭诉男家贫穷的—— 阿爸,罗爷!怨你无知眼又蒙,对个穷鬼冇阴功。床头无见好枕席,瓦面行行穿窟窿。餐餐粥水有得饮,箸箸咸菜又臭风。阿女呢世样边过?抵你做爷一世穷。 ②哭诉男子有残疾(跛脚)的—— 阿爸,罗爷!做人爷姐冇阴功。几多男人你唔对,嫁女比个死龟公;一条大路佢划艇,弯腰佗背似虾公。十个媒人九只毒,头顶生疮脚流脓。 出嫁那天,男家派花轿来迎娶。姑娘一边哭闹一边在伴娘的搀扶下上轿。上轿后一路上仍然在哭在唱在闹。哭声凄楚,路人动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