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秋长镇客家民俗文化调查
作者:侯慧梅(惠州市民协会员)    来源:惠州民协    日期:2012-06-28 17:34:37

 

秋长,是建国后由秋溪乡、长兴乡两地名称各取头一个字而成。位于惠州市惠阳区中南部,东经114°32′,北纬22°45′。总面积145平方公里。东与区府所在地淡水接壤,靠大亚湾、惠州港,南与深圳市龙岗区相连,毗邻香港,西与新圩镇相连,东北靠永湖及惠州机场。全镇现辖维布、高岭、新塘、西湖、白石、岭湖、茶园、周田、官山、双田、铁门扇、象岭、莲塘面等13个管理区和1个居民委员会,220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5万人,本镇人口2.9万。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的重点卫星镇之一,亦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叶挺将军的故乡和著名的侨乡。

秋长镇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全镇90%以上的人都讲客家话。属客家民系。客家民系是我国汉民族中的一支重要民系,根在中原(1),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发展而成,为秋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一、秋长客家人的历史渊源

秋长客家人定居在这里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研究秋长客家资料显示,秋长客家人是古代北方汉民族为避战乱、天灾等原因从中原地区大规模群族性迁徙到南方来的。以秋新公路为界,南面的蒋田叶氏家族是南宋末年从客家大本营韶关南雄珠矶巷迁徙而来;方姓和李姓则于明朝中期从南雄珠矶巷迁徙而来;公路北面的铁门扇叶氏家族及其他几十种姓氏则是在明末清初从梅县、兴宁、五华等地迁徙而来。秋长镇客家人较大规模的迁徙有两次:

第一次是在南宋末年。南宋末年元兵入侵中原,徽宗退位,高宗南渡,中原汉民为避战乱,从中原先迁到福建仙游,再迁徙到南海县,再迁到东莞茶山,后又迁到韶关南雄珠矶巷,最后定居在秋长。

第二次是明末清初。据秋长镇最大姓氏叶氏的族谱记载:铁门扇叶氏家族是在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从客家大本营之一的兴宁县合水镇溪唇村迁徙而来。因有数百年平静的生活环境,客家人口迅速增加,粤闽赣边区已明显表现出人多地少的境况。发展生产受到严重制约,加上清兵南下,连年天灾人祸。一批批客家人耐不住穷困,再次离开粤东与粤北山区。一部分南下粤中及海滨地区,另部分折向湖南、四川、云南、贵州,还有一部分人则沿韩江经潮州、厦门出海至台湾及南洋各国。

 

二、秋长客家文化

特殊的地理位置、源远流长的客家发展史,形成了秋长镇内容丰富、多姿多彩、各种风格兼容并蓄的客家文化。在这个面积仅145平方公里的小镇上,客家语言、建筑、文化、习俗等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并散发出浓厚的人文魅力。

 

(一)语言

秋长镇90%以上的居民都讲客家话。秋长客家话是在古汉语的基础上融合当地的土著话发展而成,至今仍保留了古汉语的许多特点,被誉为“活在21世纪的汉语活化石”。如把“我”讲成“佳”,把“吃、喝”均讲成“食”,“吃饭”为“食饭”,“喝水喝茶喝酒”讲成“食水食茶食酒”,“太阳”讲成“日头”,“月亮”讲成“月光”,“睡觉”讲成“睡目”,“昨天”讲成“秋哺日”,“明天”讲成“承朝日”,“穿衣穿裤”讲成“着衫着裤”。秋长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广东省的东南部),地处广府、福佬、客家三大民系的交界处,深受广府话、潮汕话的影响,故秋长客家话与梅州话(客家话的标准语)的发音略有不同,却仍随处都可相通。如梅州话把“姑娘”讲成“细妹哎”,秋长客家话则为“妹仔”,梅州话把“小伙子”讲成“细哥哎”,秋长客家话则为“老哥仔”,梅州话把“母亲”讲成“阿姆”、“哀哎”,秋长客家话则为“阿婶”、“阿娘”、“阿妈”,梅州话把“父亲”讲成“阿爸”,秋长客家话则为“阿叔”、“阿伯”、“阿爸”等等。

秋长客家人根据岁时节令、农耕经验、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等编了很多农谚、歇后语和俗语。这些深入浅出、诙谐有趣的语言,有很多是从田间地头老农们那一张张略显粗糙的嘴里讲出来的,它们就像这些老农一样,质朴而真诚,在语言的天地里散发出独特而无穷的魅力……

客家话是居住在不同地方不同族群的客家人相互交流、相互认同的一张“通行证”;是同一族群的客家人开启心锁,敞开沟通的一把“钥匙”;也是牵系海外客家侨胞的一座“桥梁”。秋长客家话,这种古老而独特的语言,就像一首首优美的客家山歌,在每一个秋长人的嘴里自由自在地吟唱,把客家情怀通过优美的语言洒在每一个秋长人的心河里,并永远地流淌在秋长人的血液中......

 

(二)建筑

秋长镇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就是客家围屋。据统计,秋长现有围屋八十多幢,较具规模和代表性的约有四十八处。秋长的客家围屋,既保留了中原传统文化的高雅形式,传承着传统文化中严格讲究风水、龙势和坐向的民风民俗,还借鉴了南洋建筑中的碉楼型制,又紧密结合山区的地理特点,因此在建筑上独具一格,成为我国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客家围屋与北京合院、陕西的窖洞、广西的“栏杆式”、云南的“一颗印”一起被中外建筑界誉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

围屋一般为马蹄形或方形的建筑型制,外围夯三合土的高墙,内以祠堂为核心,“三堂二横”的布局,前面是半月形的池塘和禾坪,后面是花头,四角设碉楼。围屋集防兽、防盗、防匪、防火、防震、通风、采光、排污等功能于一体,是客家人的智慧结晶,也是客家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秋长镇最古老的客家围屋——蒋田管理区的“南阳世居”建于南宋末年,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其余的围屋(如铁门扇的南阳世居,周田的碧滟楼、会龙楼,山塘尾的桂林新居,象岭山麓的挺秀书院等)均建于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至今也有着300多年的历史。据《丰湖杂记》(2)等史料记载:明末清初,居住在兴宁等客家大本营地区的客家人,因人口剧增,出现人多地少的局面,为求生存他们不得不再次迁徙到惠阳秋长、博罗等地。客家移民的到来使惠阳等地土著居民原本就很有限的土地面临着被分割的危险。于是客家人与土著居民之间的矛盾便产生了。开始客家人在新迁居的地区只能靠租赁土著居民的土地来维持生活,由于客家人吃苦耐劳,勤俭节约,逐渐由租地发展到向土著居民买地。客家人的逐渐强大威胁到了土著居民的生存和切身利益,动摇了土著居民作为“主人”的社会地位,再加上客家人传承的优秀中原文化与土著居民的土著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差异。这些都使得客家人与土著居民的磨擦在逐渐升级,最后发展到要用人类最原始的办法——武力来解决问题。械斗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这就是清代社会影响很大的“广东土客械斗”。“土客械斗”死伤的人很多,以致惊动了朝廷,最后朝廷不得不明令广东不得再发生械斗。为提高攻击、防御能力,保护族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秋长客家围龙屋的“围”上均建有“枪眼”。带“枪眼”的客家围龙屋是这一时期的特殊产物,其身上有着鲜明的历史烙印。岁月无声,围屋有情。今天,那惨烈的一幕已不复存在,只有透过这些特殊的“眼睛”,才让我们看到客家先祖用鲜血用生命换来的围龙屋,就像一座座历史的碑石,静静地伫立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静穆、高大而庄严。

研究秋长镇客家围屋具有以下特点:

1、建筑材料,就地取材。一般用石块、木材和用石灰、黄泥、沙这三种当地随处都有的材料加上糖浆搅拌后而成的三合土为主;门窗的框架多为石条制成;屋梁、木桁、桷、椽为木结构。

2、建筑讲究地形地势,依山而建。秋长客家人遵循老祖宗“住山不住坝”的传统,所以围龙屋均是顺着山势而建。围龙屋的中央部分紧靠山脚,后面马蹄形的“围”便建上了山坡。围龙屋都是屋顶前门低、后堂高,为顺着山势而建。与整个山区的地形地势十分协调。

3、讲究风水。屋顶前门低,后堂高,从风水学来看,叫“递龙势”。屋前的池塘,可以养鱼,还可防火。屋后种有“风水树”,可美化环境,有利于通风、排气,还起到固坡防险的作用。

4、布局科学合理。不管住哪一间房,都是前有天井,后有天窗,既开阳又通风,还便于排污。

5、具有强大的攻击和防御功能。围龙屋高大坚固的外围,可起到防兽、防盗、防匪的作用,外围上的“枪眼”,还可攻击敌人,并起到望作用。

6、具有神奇的回音效果。如位于黄竹沥的石苟屋,占地7260平方米,始建于1669年,后由州司马叶维新于乾隆三十年扩建,建筑呈马蹄形,内部院落呈中轴对称。站在围屋中央,能听到类似北京天坛的回音效果。

7、讲究装饰艺术。较有钱的客家人,在建新屋时很注重装饰,绘画、木雕、灰塑等随处可见。如“吉隆坡王”叶亚来建的位于周田管理区的“碧滟楼”,到处雕梁画栋,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历史人物故事”、“山水花鸟虫鱼”等等,颜色上喜欢大红大绿。整座建筑气势宏伟、金碧辉煌。装饰风格上既保留着中原官宦大户的府第格式,又吸收了江南水乡的幽雅风韵,还借鉴了南洋碉楼的建筑型制,总之,是中西结合、南北贯通,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三)秋长客家的文化民俗

秋长客家人尊师重教,传承和发扬着客家先人崇文尚武、知书识礼的优良传统。

秋长镇的“挺秀书院”,位于象岭山麓,由沙坑叶氏家族于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捐建,原名为“文字学舍”,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扩建,并更名为“挺秀书院”,为叶氏子孙读书之用。叶氏族人专门划出“公偿田”来供书院开支,考取功名者,还可得到族人公堂的奖励。“挺秀书院”为惠州当时的四大书院(另三座为“丰湖书院”、“崇雅书院”、“铁湖书院”,均为淡水名人、“铁笔御使”邓承修先生所办)之一,几百年来为秋长培育了代代娇子,其中进士4人,翰林院侍郎3人,举人14人,秀才32人。“武进士”叶开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叶开弟,乾隆二十三年生于武门世家,其祖父、父亲均为武都尉。受他们影响,开弟从小练习武功,拳脚、滑棍、剑术各有所长,尤以剑术为精。在书院读书时就曾获武术比赛第一名。后在乡试中又考上武秀才。乾隆四十三年,由书院出资让他进京参加殿试,由乾隆皇帝主考。开弟考取了三甲第二十七名,被乾隆帝敕封为“武进士”。州府为表彰他,在其曾祖父大屋门前两侧为其树立桅甲石碑,祠堂甲厅赠挂:“清辛丑科进士”匾,在其重曾祖父逢春公墓前的两侧亦赠竖两个桅甲石碑以资诰封耀祖。还有“吉隆坡王”叶亚来、反清战士叶匡、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的叶挺、革命志士邓演达均在此就读过,著名教育家邓镜人也在书院授过课。弹丸之地的秋长因此而人文荟萃、英杰辈出。

秋长客家人尊祖敬宗。在漫长而艰苦的迁徙过程上,没有把亲人的遗骨抛弃,而是把“先人”的遗骨装进金罂(一种陶罐),历尽千辛万苦随身携带。安身立业后,再选址进行安葬,并把祖先的“神位牌”供奉在祠堂的正堂上,供子孙后代顶礼膜拜,以示永不忘本。

秋长客家人还很重视自己的身世源流。注重修辑族谱,从开基始祖一代代传记下来作为“传家宝”供子孙寻宗问祖。秋长镇最大的姓氏叶氏的《叶氏族谱大全》详细记载了秋长镇黄竹坜、周田、山圹三地开基祖世系歌,现摘录如下:

梅州始祖大经公

一贯明伧怀本通

愤祖应龙相继述

祯公光祖世华隆

九传文保家声振

仲义仁芳成厥功

十二孟英仍旧业

善公归洞重开宗

万高统祚满山守

子秀公孙世系崇

在秋长,客家人还喜欢在围屋的祠堂大门楣和两边用横额与对联的形式把自己的祖居地或将祖先当时的社会功名写入对联。位于山塘尾的桂林新居(叶天滋乾隆十二年建)的祠堂有一幅对联:

祖诸梁基叶县延梅兴至惠阳达沙坑源远流长枝繁叶茂

公娥业桂林座帽岑朝古峰案盘台龙真穴适丁旺财隆

把屋主人的身世源流写得清清楚楚。

 

(四)秋长的民俗风情

秋长客家民俗文化五彩缤纷,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精华,同时又体现了地方传统文化的特征,是一份宝贵的地方文化遗产。

1、年节风俗

春节

春节,秋长客家人叫“过年”。年前半个月,家家户户都准备年事,如办年货,为小孩和老人添置新衣等。到了年廿四,秋长客家人称为“入年价”,主要是搞卫生。到了年三十(如果是十二月小,就是年廿九)叫“除夕夜”,除旧布新,家家户户贴春联,买盆景鲜花,张灯结彩。白天杀鸡宰鹅,当晚合家吃团圆饭,小孩洗澡换上新衣裳,父母长辈给小孩压岁钱(秋长客家话叫“利是”)。晚上十二时,大人小孩都在家“守岁”,放鞭炮(秋长客家话叫“炮竹”)、烟花,以迎新年。年初一,有些宗族规定只准吃斋,不准吃肉。这天不准小孩向大人或亲友讨“利是”,否则就被认为不吉利,据说会穷一年。初一这天,不准扫地搞卫生,有些宗族男人在这天还不准洗澡,据说这样能“屯财”(积财的意思);还不准说粗口骂人。年初二,叫“开年”,家家户户杀鸡宰鹅,祭祖祭神。年初三,是“送穷日”,也叫“送穷鬼”,这天要再次打扫卫生。初四至初六为“探亲日”,出嫁后的女儿、姑爷(女婿)必到娘家向岳父母及众亲戚探亲拜年,小住两三日,探亲延续到年初九、初十。向亲友拜年,大人要给亲友的小孩、后辈发“利是”,以示保平安、祝学业进步。有的地方在正月十五日,为新生男孩的“点灯(丁)日”,备用三牲祭祖,亦请亲友庆贺,以示宗族、亲友公认。在春节期间还要舞狮贺年,一直延续到年初六、初七。

清明节

清明是农历节令的日子,家家户户都做粗叶年糕(粗麻叶加进米粉做成),祭祖扫墓。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也叫端阳节或叫五月节。家家户户要包粽子,插菖蒲艾蒿,烧艾条,以示驱鬼邪和纪念屈原。建国后,继续沿袭,还杀鸡鸭鹅、酿苦瓜、酿豆腐、酿茄子等聚餐。男女青少年在这天还到河里、海边游泳洗澡,祈求洗后能使身体更加健康。

田园节

农历七月十四日是田园节(有些地方叫“鬼节”),农村夏收夏种基本结束,杀鸡鸭鹅祭祖。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中秋节当晚,家家户户要准备月饼、栗子、菱角、柚子、番石榴等食品“拜月光”,祈求月神保佑。20世纪50年代还有放“孔明灯”的传统和玩“八仙”。秋长客家人多数在这个节日以后祭祖扫墓。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主要习俗有祭祖扫墓和放纸鹞(风筝)。

冬至

即24个气节中的冬至,俗称“过冬”。秋长客家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家家户户都要聚餐。

一年十二个月,农历几乎每月有一个节日,秋长客家人就把这些节日编成了顺口溜:

正月正,二月伯公生,三月清明,

四月八,五月节,六月六,

七月十四,八月半,九月重阳,

十月朝,十一月冬,十二月年。

2、服饰习俗

衣式:民国年间,无论男女老幼,衣色均以青、蓝、黑为主,衣料贫富悬殊,富人穿丝绒、绸缎、夏云纱、绉纱;劳动者粗棉布、薯良布。常见衣式:男性是对胸的钮扣上衣,女性是大襟斜领上衣。男女均是大包腰唐装裤,男的还有人穿牛头短裤。妇女兴在上身系花边围裙,有的系花边肚搭裙。清代以长衫马褂为主,民国时,城镇人部分改穿中山装、西裤。建国后,50~60年代,劳动群众仍以传统衣式为主,城镇人则多穿中山装、列宁装、工人装、衬衫、西裤等。衣色多为黑、蓝、灰、白。70年代后,化纤布料普及,薯良、云纱布料渐被淘汰,布料品种、花式日全,单面斜布、双面斜布、的莨面逐步普及。80年代后,受邻近香港影响,时装流行,男女唐装均被淘汰。各款时装层出不穷。

帽式:清末民初,有钱人戴瓜皮帽。民国时男子流行戴毡帽(礼帽),劳动男子喜戴尖顶和圆顶的竹帽,客家妇女喜戴凉帽。

鞋式:民国期间,商人、知识分子多穿布鞋,间有穿皮鞋,夏天多穿凉鞋。劳动者多赤足,早晚穿木屐,走远路穿草鞋或穿千里马(胶底多耳鞋)。

发式:民国时未出嫁的女子留长辫子,妇女梳髻。

3、饮食习俗

讲究“咸、香、肥、熟”的口味。吃咸是因为秋长客家人勤劳耕作,劳动强度很大,出汗很多,吃咸一点可补充体内的盐份;秋长客家人勤俭,常吃肥肉既能补充体力又可增加营养。

 秋长客家人因居住在山边,饮食以肉禽为主,极少吃海鲜。传统的客家喜宴均有九碗(种)菜,主要以鸡、鸭、鹅、鱼、肉丸、酥丸、油豆腐、鱿鱼、虾米、蚝鼓、发菜、草菇、炸鱼、炸猪肉、甜酸排骨、红烧扣肉等。较出名的还有:盐鸡和酿豆腐。传说盐鸡来源于东江惠阳盐场,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当时人们用盐储存煮熟的鸡,为的是使其不变味,能较长时间保管,若有客至,可随时拿出来款待,食用方便。不料却发现盐储存过的鸡肉更加鲜美可口,从而创制出“盐鸡”。酿豆腐则来源于中原包饺子的习惯,客家人因初迁到岭南时无面粉可包饺子,便想出了以酿豆腐来代替饺子。这些饮食习惯都反映出客家人勤劳克俭的优秀传统。

4、婚嫁习俗

秋长民间繁杂的婚俗,是由封建婚嫁礼仪的“六礼”演变而来的。“六礼”起源于周朝。在婚俗上,一般要经“三书”(聘书、礼书、迎书)“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迎亲)。在婚缘结合形式上,分明媒正娶、指腹为婚、相互换亲、自卖本身、童养媳和抢婚等,亦有个别典妻、卖妻、押妻现象。民国时正当的婚嫁程序是:(1)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提婚说亲。结婚年龄男的为16至20岁,女子更早。对亲讲究门当户对。(2)女方父母将女儿生辰送给男方。(3)男方认为相配,即送聘书礼金。一般只送礼金礼饼,富家多有金银首饰、绫罗绸缎。(4)女方受礼同意婚期,即办嫁妆送往男家。一般只送衣裳、木器家俱,富家则有铜锡香案、器皿瓷器、酸枝家俱。大财主嫁女还有侍婢同行。(5)完娶之日,男家张灯结彩,家门口贴对联,派出有灯笼、花轿、八音仪仗等迎亲队伍,在择定时辰到女方家迎亲,花轿临门,有些还由伴娘、弟妹等把守闺房,男家也有伴郎陪同,媒人引路。新娘出阁时,多有姐妹陪哭,拜别父母长辈后,即送新娘上轿,新郎要封红包给新娘的弟妹,女方在当天亦请亲友聚会。(6)新娘入门,男的戴礼帽,簪金花、穿长衫、挂彩球,女的锦帕盖头,先到祠堂拜天地、翁姑,有司仪指挥,八音伴奏。(7)新娘进入洞房,新郎父母长辈收受女家嫁妆数目,含金银首饰,新娘再跨香火进门,头上用米筛盖顶,步入洞房,新郎应搀扶新娘,后揭开罗帕。新郎在此时才真正认清新娘真面目。(8)当晚男女伴郎伴娘和双方兄弟姐妹及亲友在八音的伴奏中再热闹一番,叫“搞新娘”,有茶、糖果等招待,新娘敬茶给长辈时,亲人都要给新娘红包,建国后有的送金银首饰。“搞新娘”多为宾客让新娘给大家点烟,叫新郎新娘亲热接吻、同吃一个苹果等等。总之,“搞新娘”就是大家对新娘百般戏耍、逗乐,然后看着新娘既羞又恼的尴尬样子来取笑玩乐,直闹至深夜才散席收场。(9)新娘都有“三朝回门”的风俗习惯,新娘出嫁第三朝时,由新郎新娘带上礼物到岳父母家团聚。

建国后,上述第(1)至(7)项均被简化,只有第(8)、(9)项还被保留下来。

5、生育习俗

新娘怀孕后,秋长客家话叫“驮仔”,即“有喜”之意。这时也有诸多的准备和禁忌。首先,家婆(指新娘的婆婆)要祭神拜祖,以示向祖先报喜及求神保佑之意。秋长客家人求子信奉的是“观音娘娘”。旧时在秋长象岭山麓有一座“观音庙”,香火非常鼎盛。文革被拆毁后,很多秋长客家人仍然到“观音庙”旧址的空地上摆上供品,插上香烛,供奉“观音娘娘”,祈求得到观音菩萨的保佑。其次,家婆这时就要开始“逼酒”(酿酒)了。主要用糯米、黑糯米、酒饼、红曲这四种材料装进一个“大瓮”里,用黄泥和糠头搅拌成糊状物用红布包起来做成“瓮盖”,把“酒瓮”密封起来。上面还要压上“沙包”以保护酒气不外溢。“逼酒”的目的是给生产后的妇女煮鸡酒补身子用。新娘“驮仔”后,“姐婆”(指新娘的母亲)也不能闲着,而要为未出生的小孩准备衣服鞋帽、棉裙背带等物品。

妇女“驮仔”后,秋长客家人有诸多禁忌:如忌参加红白事(认为相冲);忌食蛇、蛙、狗肉(认为这些食物“化气”,易流产)、兔肉(认为易长兔唇)、葡萄(认为易生葡萄胎);忌剪布、钉钉子(认为这样会损伤“胎神的六甲”,小孩出生后会兔唇、会瞎眼或没屁股眼)等等。

小孩出生后,有做半月与做满月的习俗。做半月是在婴儿出生15天后小摆酒席,宴请“姐公姐婆”(外公外婆)和亲朋好友。“姐婆”送来的礼物有婴儿戴的“出生帽”,衣服鞋袜、棉裙背带,还有鸡和一个硕大的“钵头”(一种大型的装食品的容器),里面装满姜、蛋、猪肉、豆豉,给产妇补身子。

做满月又叫“做出月酒”,这时就要大摆酒席。姐婆要先准备好婴儿的“出生帽”、衣服鞋袜、棉裙背带等,还要蒸好大红发粄(一种用粘米和糯米混合做成的糕点)送到女儿家。主人家要先准备好拜祖的供品,然后给小孩戴上姐婆送的出生帽,着新衣新鞋新袜,讲究的还要戴长命锁、银项链、银手镯(以辟邪保平安之意),用新棉裙包裹,先是在大人的揽抱中“拜祖公”,然后再出厅与众人相见。小孩与众人相见之时也有诸多讳忌。秋长客家人认为小孩“小气”,不能当小孩的面说好话。所以,众人看到小孩后一般都说“生得丑”(长得丑)、“细佬哥好得人家恼”(小孩好惹人厌)等等丑话。有意思的是,听到这些话,主人不但不会恼,反而满心欢喜,认为小孩会照客人相反的意思生长。吃满月酒时,亲朋好友一般都会带小孩衣服或红包等礼物,主人则把姐婆蒸的大红发粄切成块回赠亲友,有的还用“小利是”回礼。

秋长客家人认为小孩出生后要取乳名,入学后才取正名。并且取的乳名要“贱”,越贱小孩越好养。正名则按族谱字辈来排。所以,小孩的乳名有叫“狗仔”、“猫仔”的,甚至叫“牛屎仔”、“猪屎仔”的都有,可谓五花八门,令人捧腹大笑。有的还要请算命先生卜卦婴儿的祸福忌讳,从而认一些老人、伯公(即土地)或榕树为契爷。还有的起福拜观音娘娘为之造化保平安等等。

族中人以添丁(即生男孩)为光彩,规定正月初十至十五日为点丁(灯)日,每年或三五年举行一次,请族老乡亲为之庆贺。

产妇生产后坐月子时,要食“鸡酒”和“猪脚醋”(用甜醋加水,放入姜、猪脚、蛋煲制而成。鸡酒是为产妇补充营养和催乳,猪脚醋则有排淤血、祛风、暖胃的作用。

以上生育习俗一般都是以生儿子才讲究的。以前秋长客家人比较重男轻女,生了女儿,恐怕就没这么多讲究了。

6、寿庆习俗

秋长客家人一般是50岁开始做寿,逢十做寿(也有逢一做寿的),未及50岁只做生日。

7、丧葬习俗

传统丧葬为木棺土葬。旧的习俗是:(1)40岁以下或死于非命的人丧葬从简;60岁以上死的叫“寿终”,有钱人家则大办丧事,有的人还提前造定棺木备用。(2)病人弥留之际,家属到场送终。(3)人临死或死后即为他梳洗、更衣、死后发仆告(秋长客家人叫“报生”),请和尚做佛事,为死者超渡亡灵;亲戚、生前好友等前来吊唁;子孙则披麻戴孝,长子长孙还必须跪在地上守灵。次日或两三日后入殓;有钱人为表示孝心,还打斋,有一日至三日的(一般不超过七日,秋长客家人认为皇帝才可以七日)。(4)出丧时先祭奠一番,后由八人抬棺,儿孙穿白衣披麻戴孝哭着送葬。八音吹着哀乐跟着送葬行列,沿途烧炮竹,撒纸钱,送至墓地安葬。(5)葬后,当晚丧家设晚餐酬待送葬亲友,一般是粗饭、青菜、鲜鱼、肥肉、鸡等。之后,有些人家逢七举家含哀祭奠,至四十九日为断七(满七),焚化纸钱,以表哀悼,悬孝。(6)人死埋葬三年以后,要捡骨(秋长客家人叫“捡金”),把骸骨放进“金罂”(瓦制埕子)。有钱人请风先生寻找“风水宝地”安葬,筑坟墓,安葬之日又大摆筵席;穷人则把“金罂”放在山头田边,任由风吹日晒。80年代后,有些人又改用建“阴城”小型屋宇代替筑墓地,用来世世代代停放“金罂”,富户人家把“阴城”建得豪华气派,墙上按照生人居住的房屋一样,贴上陶瓷片、锦砖、马赛克,屋顶上面装上琉璃瓦。

 8、陋俗

(1)浸猪笼

封建礼教规定妇女要“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从一而终”被视为妇女的最高道德准则。朝廷和官府对贞节妇女以旌表并立传,有的还立碑授匾,建贞节牌坊,以树榜样。社会舆论把改嫁妇女歧视为“翻嫁婆”,妇女也把守节视为天经地义的事,因而在丈夫死后只好孀居终身。若有妇女大胆反抗,追求恋爱自由,便会遭到族人的谴责,甚者受到“浸猪笼”的惩罚。“浸猪笼”是封建社会“三从四德”礼教下衍生出来的一种惨无人道的刑罚,一般妇女违反了上述礼教或所谓的族规,就要在族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下,捆绑后被装入猪笼沉入河中浸死。由于受封建迷信作崇,死了丈夫的妇女,被家公家婆认为“命硬克夫”,因而对守寡妇女百般压迫,甚至虐待,有些妇女不堪虐待,受尽折磨而死。命运很是悲惨。

(2)迷信活动

民国年间,迷信职业有三类:一是算命。看相、测字、胡乱卜卦者,在各大小城镇摆档或开店铺,对来者观言察色、招摇撞骗。二是巫婆、神棍。他们设坛祭神,自称被神附体,能知过去未来,生死祸福,还能医治百病,实则信口雌黄,害人骗钱。三是邪门僧道。他们走出寺观,到民间超渡亡灵或打醮,以驱邪免灾。一般人为祈好运或避灾便求神、问卜,小孩有病就请巫婆“喊惊”,给小孩饮“符水”治病;久旱不雨或瘟疫流行就请和尚和道士,打醮设坛,请神保佑。这种种现象,都是因为旧时医学技术落后,所以迷信活动才大为猖獗。现在由于科学文化技术日益发展,以上很多陋习都已被摒弃。

 

(五)秋长客家妇女

秋长客家妇女在家庭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清政府腐败无能、连年战乱,加上旱涝灾害连发,迫使许多秋长客家男子背井离乡、漂洋过海被“卖猪仔”卖到南洋各地谋生。秋长客家男子到达南洋后,受尽压迫剥削,艰苦创业,往往十年八载回不到家,有的甚至一去不返、杳无音讯。这样,全家生存的重担便压在了秋长妇女柔弱的肩膀上。她们像男人一样挥汗如雨、风吹日晒、辛勤耕作着仅有的几亩薄田,担负起沉重的体力农活。回到家中,还要侍奉年老体弱的公婆,操持家务,养育子女。她们里里外外、克勤克俭、艰难持家。繁重的体力劳动的需要,使她们摒弃了“缠足、束胸、足不出户”等诸多陋习。她们服饰简洁、健美大方:头戴凉帽,上身穿花边围裙,下身着大包腰唐装裤。她们不仅是家庭的“顶梁支柱”,还是社会活动的重要角色。为了生计,她们要经常赶集趁墟,售卖或采购物品。有时,她们还一展歌喉,对唱山歌,抒发心境。秋长客家妇女用自己甜美的山歌,唱出了自己善良贤惠、聪明能干、泼辣大方的形象,并为多姿多彩的秋长客家传统文化增添上了笔墨浓重的一笔。

物换星移,苍海桑田。今天,客家人在秋长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已700多年,早已成为这里真正的主人了。他们为秋长创造了内涵丰富、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原汁原味的客家民俗风情,这些都使秋长——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镇成为了大亚湾畔的客家重镇。它正用自己独特而深厚的文化魅力,吸引着来自四方的宾客,并向着创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目标迈进……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