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客家山歌似花园
作者:李运花(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    日期:2016-01-20 20:56:30

 

18日下午,迎着暖暖冬日,匆匆赶到玉州酒店时,发现里面的场景,也如这艳阳天一样,温暖如春。满目花红柳绿的演员们,浑身洋溢着节日的喜庆,仿佛盛开在春风里的花朵。墙壁上硕大的色屏熠熠生辉,情系客家·梦圆中华---惠州市玉州杯首届客家山歌大赛——总决赛——几个大字,像夜幕上的星星一样,闪烁在每一位参赛者的眼睛里。

趁着领导致开幕词,我扫了一眼节目单,嗬,一共有18个队伍进入决赛。节目丰富多彩,有舞蹈、对歌、独唱、小品、小戏……演员来自四面八方,城区、惠东、博罗,最远的是龙门。而且职业、年龄跨度跳跃起伏,有专业的,有环卫工人;有70多岁的老人,也有13岁的小姑娘。当第一个节日《客家大锣鼓山歌表演唱》的音乐,欢快地充盈在大厅的每一个角落时,我也像一只花丛中的蝴蝶似的,忽起忽落地围着舞台拍照。谁知道,才拍了几张,相机就罢工——备用电池忘记充电。

只好改采访。

我早就看中了那个老头——反串演员。一手蒲扇,一手红绸巾,额头上一颗朱砂红,下巴点一粒媒婆痣,一身粉嘟嘟的汉族传统女儿装,随着音乐,扭胯撇腿,妩媚至极。一脸的褶子,菊花似地绽放在脸上。

师傅姓王,叫守祥。今年63岁,曾是哈尔滨酒厂工人,育有一儿一女。2008年老伴去逝后,在惠州打拼的女儿不放心,索性把他接到惠州。谁知道,惠州不久,爱跳广场秧歌舞的王师傅,一不小心就跳成了惠州明星。王师傅奇怪地看着我说,惠州电视一台那个“我爱跳广场舞”的片头广告就是我啊。

和和和,王师傅不知道,我已经不看电视好多年。

都说东北人个个都是天生的二人转演员。果不期然。王师傅天生爱唱歌跳舞,从小就是幼儿园、学校、工厂的宣传队骨干分子。老了退休后,就成了广场舞铁杆粉丝。王师傅解释说,那是几年前的事了,现在我参加江南艺梦团后,就不再跳广场舞了,改跳表演了。这个月10号我们要参加电视台举办的歌舞比赛呢。当听到自己队伍的歌伴舞“客家人系有料”只得了12个优秀奖中的一个时,表情有些不满意地摇了摇头。

第二个被我盯上的,是此次总决赛中年龄最小的选手——饶宝怡。宝怡好可爱,未语先笑,一对深深的大酒窝,格外醉人。一身大红客家女服装,两根油光水亮的大辫子,透足了青春活力。今天13岁的宝怡,博罗中学初二学生。别看她年龄小,歌龄却已经有10年了。

看我诧异的表情,她眯缝着两只眼睛,得意地说,我二、三岁就会唱歌了。有一年,在葫芦岭山下,一个老爷爷在拉二胡,我妈妈叫我唱一首歌。我就走过去,跟老爷爷一起表演了一首《十送红军》。后来4岁多去参加雷氏照明公司年度晚会时,我唱的也是《十送红军》。我比较喜欢民歌。我瞪眼摇头表示不相信。宝怡爸爸在后面插言道,她一岁就会唱童谣,不会走路先会唱歌。我忍不住“哇”地吃了一惊,真是天才啊。怪不得评委林秀花老师说——天生一副好嗓子,客家山歌的希望——这时,宝怡的妈妈拿着手机凑过来说,宝怡得过很多表演奖,20147月,得了惠州市少儿才艺大赛的金奖。

宝怡告诉我,小时候唱的是童谣。后来长大了,不能唱童谣了,就学钢琴,改唱民歌。这次来参加惠州市首届客家山歌比赛,得感谢博罗文化馆张老师的大力扶持。宝怡说,张老师以前专门为我谱粤曲“上街”和“乐韵”。为了参加这次总决赛,他又特意为我写了“罗浮颂”。哦,怪不得第一次听到“罗浮颂”。

采访完宝怡,脑海里突然冒出一句唐诗“小荷才露尖尖角,便有蜻蜓立上头”。就想,假如把这些参赛者比作鲜花,那客家山歌不正像个春光明媚的大花园吗?

 

评委席.jpg 

评委席

 

奖杯.jpg 

奖杯

 

准备奖状.jpg 

准备奖状

 

盖章.jpg 

盖章

 

参赛演员.jpg 

参赛演员

 

反串角色王师傅.jpg 

反串角色王师傅

 

宝怡一家.jpg 

宝怡一家

 

 爷孙俩.jpg

爷孙俩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