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前,中国贫穷、落后、满目疮痍;当历史走过了并不漫长的70年,昨天的中国从一个积贫羸弱的国家,渐渐发展为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沿的强国。2019年,是新中国崛起在世界东方的70周年,也是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在这意义非凡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广大文艺工作发来贺信,贺信中说,“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弘扬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实现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7月26日晚上,在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邹永祥主席主持下,惠州市民间文艺家们在500人的民协微信群阅读了习总书记的贺信,也畅谈了学习贺信的心得体会。贺信中,习近平强调文艺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重要战线,文艺工作者肩负着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重要职责,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邹永祥认为,习总书记的“四个重要”是对文艺界在社会诸领域、多界别中的重要定位,是对广大文艺工作者70年奋斗历程的一个高度评价,更是对文艺工作者发挥重要作用、勇于担当的殷切期许;对我们民间文化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砥砺前行是极大的鼓舞。
会员张志斌深有感触,他说作为民间文艺家,要有气节、有准则、有胆魄,要坚守底线,时刻维护党和国家形象、民族的尊严。几千年来,在中华民族经历的伟大历程中,文人担负着发扬与传承中国文化的使命,作为文艺家,要对本国文化有正确认识、勇于审视自我,敢担当;结合新时代要求,找出差距,坚持创作正能量的文艺作品。
回望近十年来,惠州市民协在文化传承中坚持与时俱进,早在8年前就建立网站、5年前建立公众微信号,一站一号天天更新推送惠州民间文化作品;民间文艺家们贴近民间,到基层调研、送文化下乡从不停歇;连续举办6届惠州市民间艺术博览会,6千多件作品吸引了30多万人参观;推介认定了33个“广东省古村落”;近5年创作的民间文化作品获一项山花奖和两项鲁迅文艺奖、300多项省级以上的文艺专业奖。
习主席说,“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推动我国文艺事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这是对广大文艺家的贡献和中国文艺事业的基本肯定。市民协副主席林丽华说,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龙门县文联副主席、民协会员李桃娟深有同感: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高度责任感把握时代发展脉搏;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做到扎实推进成果创新;要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做到积极肩负使命。邹永祥说,要落实习主席“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要求,民间文艺家就要深入基层、贴近生活;洞悉世事、明察是非;勤于思考、善于分析;锤炼文笔,提高作品表现能力。
对习总书记“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的论述,市民协理事苗理洁深有体会:回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老一辈艺术家、文化工作者在党的旗帜下,延续中华文化的精神血脉,文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巨大的精神力量。那个时代的文艺作品,成为鼓舞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我是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我清楚记得,即使在国家经济最困难的60年代初期,人们的精神面貌是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我读小学课余时间看的是什么书呢?《林海雪原》《暴风骤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春》《青年近卫军》《跟随毛主席长征》等等,小小年纪端着的是大部头。可以说,是这样的潜移默化,不仅我,包括我那代人就是这样树立起人生观和世界观。
1963年春天,全国响应毛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文化战线以宣传好人好事为重任,文艺舞台百花齐放,涌现许多鼓舞人心的电影、歌舞、歌剧、话剧、小说等等,那真是一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精神振奋的时代。我那时是小学三年级,记得逢星期六下午不上课时,就与同学们去给烈军属家里打扫卫生或者到东江挑水(64年惠州才普及自来水),去电影院给观众带票等等,记得1966年夏天,“怡和隆”烟絲厂大火,我和同学们跑步到现场,急着想和救援的解放军一起去灭火,但是给维持秩序的民警拦住了。自然,一群戴着红领巾的小屁孩,大人们怎么也不会让我们去救火的。我们目睹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自发起来救火的那个场面,几十年想起都非常感动 。后来,根据这个真实的情景,惠州汉剧团创作了汉剧《火海新歌》。公演数日,场场爆满。那个时代的文化教育,就教育出人们这样的精神面貌!记忆犹新,难以忘怀!文化教育的力量多么巨大啊。
习总书记说要拜人民为师,勇于创新创造,是告诉我们中华文化既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这些年,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不断推出传播民间文化的新举措,如设立民间文化讲坛、文艺宣讲、征集和举办童谣大赛、创作新童谣、展现古祠堂文化、惠州民间文化诵唱等,都是勇于创新的具体体现。
新征程新时代掀开社会主义文化新的一页,“到人民中去!”讴歌新时代,是每个文化工作者,当然也是民间文艺家义不容辞的责任。惠州民协的文艺家,都是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我们都将把崇高的价值和美好的情感融入我们的作品,引导人们向高尚的目标聚拢!为新的时代谱写新的篇章。
是的,心里有人民,作品才更有能量。会员李惠平、张燕华、江利彬、李如霞、王凤伟、李红等人纷纷表示,乐于把传统文化送进千家万户。这种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是使命,也是民协人的一项重要任务。
民协会员、诵唱惠州团团长林云环说:“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一直伴随着我。我时常在想:怎样才能更好地走进基层、走进青年,聆听青年,与青年交友,如何才能进一步激发当代青年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奋斗精神。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共同来弘扬、推广和传承我们的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她表示要带头严格自律,不断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始终保持创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和理念。玉雕师何国明表态说,“养德和修艺分不开。崇德尚艺,要敢于对低俗媚俗、见利忘义说不!”
会员范恒说,总书记对新时期的文艺工作者寄予厚望。我们要为“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创作出优秀作品。
以文育人,以德励志,在传承与创新的同时培养新人、打造精品,不忘文化自信!会员胡灿明说,文艺工作者不能离经叛道,不能借口以创新的名义另搞小动作。弘扬主旋律和真善美永远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将党的大政方针用艺术的手法表现出来,在文化自信方面做足功课,下足功夫,体现文艺工作者的时代责任和时代担当……琉晶艺术家罗鸣、作家张卫中纷纷说出了自己对文化工作导向的感悟。坚守自身优良传统,民间文艺家应该以身作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而人民对文艺作品的评价,反映出时代的视角和需求。
习总书记的贺信提到,文艺创作要 “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谆谆教导发人深省。邹永祥说,我们要认清使命,在民间文化领域里,民间文艺家一定要抢占意识形态制高点,思想认识上高地,作品才会走向高峰。笔墨当随时代,文艺工作者不能刻意回避现实,应该聚焦新时代如火如荼的巨变,热情地讴歌新时代。惠州民协成立至今已有30年,我们一直以调研、抢救、整理、传承、创作、推广优秀的本土文化为己任;本土文化既有传统的也有当代的,即使是传统文化,也要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今后我们要加强脚力接地气,贴近惠州百姓,贴近惠州生活,更加注重挖掘、研究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变异、特点与作用,探索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的内容与形式,努力服务于当代惠州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民间文艺家们表示,将用更多彰显中华民族灵魂与精神力量的作品回馈时代,呈现给广大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强国梦做出不懈努力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