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客家山歌传承发展初探
作者:钟土清(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    日期:2016-04-16 10:41:04

 

客家山歌承载着客家人太多的思想文化情感,是我国底蕴深厚、丰富多彩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信息化运用的渗透、人们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特别是语言的“同化”现象,无不对具有相对“地域性”的客家山歌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试结合惠东县客家山歌在传承发展方面的工作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珍视客家山歌的历史积淀,大力挖掘、整理客家山歌的历史遗存。

水有源,树有根。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客家人、客家地区留下了大量的珍贵的山歌资料。在一次政协提案上,我曾提出要用音像记录的手段记录好历史文化资源。客家山歌自然不能例外。一是对历史上较为经典的、有代表性的歌词、曲调,要继续挖掘、整理好;二是对能唱、会唱客家山歌的人,要给予尊重,并将他(她)们的“音容笑貌”以视频、音频等形式记录下来。这两方面是带有抢救性的文化挖掘、记录工作。如不抓紧,纸质的歌曲记录会因保管不善而破损、流失;很多民间山歌艺人、传人会因年岁已老而离开人世;自然的“口耳相传”更会因环境的改变而失去赖以记忆的基因。这都将会给我们的客家山歌传承工作留下永远的遗憾。惠东县上世纪80年代整理了一本《民间文艺三套集成》,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加强创作,在“山歌新唱”方面下功夫。

毋庸讳言,当时光流淌到21世纪的时候,客家山歌创作、演唱、生存、传承、发展的社会历史环境、人文环境等等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很多已不复存在。这是探讨客家山歌如何传承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个“前置”条件。尤其值得正视的是,过去客家山歌的“哭腔”等曲调以及配器、伴奏过于单一等,已难以适应当前社会的普遍审美需求。文章合为时而著,笔墨当随时代。要“有感而发”,不能种“无本之木”、取“无源之水”。新形势下客家山歌的创作、表演,必须在人民性、艺术性、时代性方面找到结合点。艺术和人民是不可或缺的鱼水关系。惠东客家山歌品种不多,但它旋律独特,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上世纪70年代,惠东音乐人通过普查、挖掘,整理出一大批客家山歌歌词及旋律,同时运用客家山歌作为素材,创作、改编出一批优秀的音乐作品。如:歌舞《莲花山上采新茶》、器乐曲《西枝江畔春来早》、歌曲《西枝江之歌》等等。这些歌曲的成功创作和经久传唱,对客家山歌今天的继承发展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在注重原创、原唱的基础上,以“山歌新唱”为思路,建议由文联、文化馆、音乐家协会等较为权威、专业的部门、团体牵头,赋予一定的主题,一段时间、持之以恒地组织开展客家山歌的创作、演唱方面形式多样的大型比赛活动,必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如近两年来,以龙门画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就是很好的民间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好例子。

笔者认为,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特别举办政府权威部门主导的创作表演比赛等活动,可以出作品、出人才。有了作品、人才,客家山歌的传承发展才有活力和希望。“重奖之下必有勇夫”,要坚持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并重,充分尊重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体现创新的价值,激发创新的活力。

 

三、建立载体,形成工作机制。

惠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客家山歌的传承,职能部门尽了一定努力,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在多祝文化站成立了惠东县客家山歌业余学校;与教育部门一起,在客家话山区部分中小学校设立了一批山歌教学点;聘请歌唱家黄红英、古东权等一批顾问和老师;编印基本教材;将客家山歌公布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凡是县组织的文艺演出活动,包括“文艺下乡”等,都安排有客家山歌和惠东渔歌的节目;县少儿合唱团也专门排演了客家山歌的节目;客家山歌的教学、表演取得了一定成绩。当前虽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客家山歌的“歌脉”还在。

建议加大力度继续办好客家山歌业余学校。重点要修订好一本适合客家山歌地区青少年特点的教材;培训好一批能教唱的教师;办好一批教学点,真正把各个教学点办成培养客家山歌人才的“启蒙基地”。二是成立县级山歌演唱队伍,在全县起到示范、引导作用。三是加强财政经费的保障。要把客家山歌的传承发展列入文化业务工作,当作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一件重要工作来给予重视和经费保障。四是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客家山歌本身也要改革,赋予健康向上的主题,为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多做贡献,更好地树立新形象,吸引更多的音乐人才投身到客家山歌的传承发展工作。

 

 

(作者系惠东县政协委员、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