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话有“冇(没)奈何,其(他)点火烧天都得,外(我)点盏灯都无准”之语。
“天”,上天,天道。最初出自《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古人认为天地最大,能包容万物。故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土;天性刚,地性柔。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没有天地便没有一切。天地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天地。这就是古代中国人对宇宙的朴素唯物主义看法,也是中国古人的宇宙观。所以八卦中乾卦为首,坤卦次之;乾在上,坤在下;乾在北,坤在南。天高行健,地厚载物。然后从对乾坤两卦物象(即天和地)的解释属性中进一步引申出人生哲理,即人生要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要像地那样厚重广阔而厚德载物。
俗语所指的“天”,既可指生存的自然环境,又可用来指社会制度、法律、生活规范等。
“灯”,灯盏,旧时民间在夜晚作起居照明之用;这里指按平常人都认可的规矩。
整句话的意思是:无奈,那个(些)人不遵守法度,胡作非为,蛮横无理,天花乱坠地乱说一通,很多人不去说他;而我循规蹈矩,说了或做了一些平常人应该说或应该做的事,却遭别人的非议或干涉。
惠州方言俗语中保留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古汉语词汇,所以人们说它是惠州古文明传承的“活化石”,这可从上句惠州话的句式特点中略见一班。从其意义上来看,它又与汉语成语“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之义相通或相近的,因而可以无愧地说惠州话是中华文化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