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联一般只要上联最后一字为仄声,对出的下联最后一字为平声,各种俚语、俗事都可对联。因它见事出联,通俗易懂,往往对者急中生智,成为戏语或美谈。鲁迅小时候曾对私塾先生出联“独角兽”对之“比目鱼”,为上佳。记得当时看书时,我想还可对出“并蒂莲”、“双首龟”、“多足虫”等等。在电影《三笑》中,祝允明出联“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风流才子唐伯虎急于想娶到秋香,立马对出“八目尚賞,賞风賞月賞秋香”。而清朝俊才、大学士纪晓岚更是对联高手,民间流传他不少急就对联。如乾隆游泰山,出联“泰山石稀烂挺硬”,一时群臣沉吟思索良久,纪晓岚刚到,脱口而出对答:“黄河水翻滚冰凉”。一次,太监老总管见初入翰林院的纪晓岚在南书房当值,身穿皮袍,手执折扇,便卖弄道:“小翰林,穿冬衣,持夏扇,一部春秋曾读否?”因用了四季,而《春秋》又是经学中一部,正自以为得意。晓岚一听太监老总管操南方口音,便随口答道:“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么?”羞得老总管无地自容,赧颜而退。在我们大岚也有一民间故事:一秀才见一美貌村姑提篮而来,便拦路调戏道:“大岚也是岚,小篮也是篮,何不把小篮置于大岚,嫁给本男。”却不知村姑也不是好惹的,她笑答:“秀才也是才,棺材也是材,何不把秀才放进棺材,当作火柴。”那秀才自讨没趣,只得让道。 俗联往往是游戏文字,但可学习对联技巧。如“饥鸡盗稻童筒打,暑鼠凉梁客咳惊”,如“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等等。在乡下,这样急中生智的妙对有不少流传。我也说一上联:“好女子,年方二八,何人可配?”因是折字联,我不拿出下联,留给诸位对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