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龙门县地派镇陈洞岩前村有个叫白牛岩的神话故事,在元朝末明朝初,明代才子曾到白牛岩游览,旧《广东舆图》也有白牛岩的记载……
岩前村开门见山,林木苍翠,青山绿水,林间小道鸟语花香,风景秀丽,地理优越……后龙山脉有飞鹅入巢形状,旧时岩前村称鹅坪围。据咸丰元年《龙门县志》(卷二·山川篇)记载,白牛岩居于城北八十里高明峒……岩石俱白,望之如堆雪。由于年代久远,岩石长满青苔,现已失去如堆雪白色,明代才子郭用宾游览白牛岩曾作一首五言律诗,诗云:石室悬崖架,窟窿著琢成,经幽通鸟道,泉细咽鸾笙,烟幕藤为构,云楼玉作楹,虞卿尝著作,就此拟辞荣。
传说白牛岩的来历在元末明初,那时正秋收晚稻,很多村民都已将收成的庄稼收回家中了,天色渐黑,有个年轻的后生,挑了稻谷回家后,回头又到稻田再挑一担箩谷,在稻田刚刚准备挑第二担稻谷的时候,不觉意朝远处那块田地望去,忽然见有一头白色水牛在稻田吃禾苗。后生一下子看呆了眼,之后,惊慌中匆匆忙忙挑了稻谷走回家。回到家中他满头大汗,对妻子说了稻田挑谷遇见白牛的事情。妻子听后,心想丈夫肯定是撞到邪气了,然后叫来叔父、宗兄、三姑六婆和村里族长,后生将所有经过都说给大家听。族长为把事情弄个明白,第二天一早就叫来好几个村民去原地观察,再叫几个人在附近草丛中藏起来,可大半天过去,仍然不见白牛出现。大家正准备回家的时候,说来奇怪,迷里迷糊的看过去,真的一头大白牛正在稻田中间站着,其中有人惊慌大叫:哗,真的一头大白牛。大家紧紧围着追赶,那白牛一下子就跑到岩石旁边,一刹那间,像神出鬼没,白牛忽然不见了。大家觉得很奇怪,明明看见白牛走到岩石旁边,怎么会不见呢?改天大家决定拿来锄头、铁撬、镰刀等农具,将岩石挖空,看看里面藏有什么神奇东西。结果挖到岩石中间便发现一本古书。大家仔细一看,内容说是神灵赐的一本圣书,岩石两边要摆设菩萨,中间摆大神,前摆香鼎……既然书上说是神灵恩赐,族长也只好照做了,之后找来泥水工、木匠工,按照书上说的做好菩萨、神像……由于是白牛钻入岩洞,故称为白牛岩。
从此之后,每逢时节,人们都去白牛岩祈祷,求神灵保佑,人们的日子过得很开心,求得神恩赐,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白牛岩有一个漏米洞,穷苦人无米煮粥,便可用米箕来装米。有一天,村中有个后生娶媳妇,迎来远房亲戚客人摆满月酒,就拿了箩筐去漏米洞装米。装米的时候,他觉得漏米洞流出来的米太慢,等得不耐烦,便回家拿来铁凿工具,准备把洞口凿大,使米快点流出来。谁知,越凿越糟糕,那漏米洞不但没有漏出大米来,反而流出几根干枯禾苗。他还不罢休,继续向洞嘴猛烈地凿,结果见洞口流出一滴滴鲜血。后生见状,大吃一惊,急忙丢开工具跑回家中。村里人见他神色不对,便问他究竟什么回事,他只好实话实说把凿石洞的经过告诉村里人,族长得知情况后,大骂那后生一顿,叫他和几个人去看有没有补救办法,大家到岩石去一看,那洞口仍然在滴着血水,大家就拿起香烛元宝银钱在菩萨大神前求神谢罪……可是始终没有神灵宽恕,从此之后漏米洞再也没米流出米了。
流传地区:地派镇
搜集时间:2012年
搜集整理:黄任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