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廖坤玉是大岭镇棠阁村人。他生来性好搞恶作剧,他整蛊别人的故事在惠东广为流传。
一
廖坤玉在一家学堂任教。他的家相隔学堂有一条河,打这里过的人都要脱鞋,才能过河去。
有一日,廖坤玉要去学堂,刚到河边,恰遇一农夫在田里干活。廖坤玉灵机一动,便走过去对农夫说:“阿伯,请你背我过去,好么?”农夫看了看他,说:“好,但背你过去,你要给我说句好话!”廖坤玉哪有说不好的。
农夫便背着廖坤玉过河了,到了河对岸,廖坤玉故作神秘地说:“你不要告诉别人,芋头汁捞饭很好吃呀!”这时,农夫才知上当,自讨个没趣,走了。
第二日,廖坤玉去学堂时,又遇到那个农夫在地里干活。廖坤玉想起昨日作弄了他,走过去赔礼道:“昨日,很不好意思,今日你背我过去,一定给你说句好话。”农夫信以为真,背他过去。到了河对岸时,廖坤玉说:“你知道不,大年三十晚,鸡汤泡番薯丝很好吃。”农夫又知上当,心里发火,但没吭声。
第三日,廖坤玉去学堂还是碰见农夫在田里干活,这次他对农夫赌咒发誓,说再也不敢戏弄他,否则雷劈火烧,养的儿子没屁股。农夫见他这般诚恳,便再次相信了他,背廖坤玉过河。到了河中央,农夫叫廖坤玉把好话说出来。廖坤玉便说:“好事不过三。”农夫听了,气上加气,说道:“你好事不过三,我也好事不过三。”说罢,手一松,廖坤玉跌落河里,一身湿透,活像个落汤鸡。
二
有一日,廖坤玉来到一屠夫家里,说:“我家有几头大猪,现在正要钱急用,我想同你借10两银子,日后我的猪卖了,就还给你。”屠夫听了,心里拿不定主意,便问廖坤玉:“你家的猪有几大?”廖坤玉说:“比你家的猪脚大,我家的猪大。”屠夫经他这么一说,就借了10两银子给他。
过了一个月,屠夫正愁没猪宰,突然想起廖坤玉家有几头大猪,且又欠自己的钱,便同几个伙计去他家里。但等他们前去一看,不由惊讶起来,问廖坤玉道:“你的猪哪有这么大?顶多二三十斤,还说比我家的猪大!”廖坤玉说:“穷人家没吃用,我就叫大猪罗,我家的猪不比你家的猪脚大,你敢说?”屠夫自知说不过他,只好作罢,走时,又对廖坤玉说:“你这猪养多三四个月,我再来。”廖坤玉为难地说:“好是好,咱穷人家自己养不起自己,恐怕越养越瘦呀!”屠夫没有回话,带着伙计走了。
过了三个多月,廖坤玉却把猪卖给了别人,再买回几条小猪来养。刚满四个月,屠夫领着几个伙计来了,一看他家的猪更小,生气地问廖坤玉:“廖坤玉,你搞什么鬼?”“哟,我都说没吃用,叫你抬回去,你不信,你看,越养越瘦。”廖坤玉答道。屠夫无言以对,只好抬着那几条猪仔走了。
三
有一次,一个以做纸人为业的人,对旁边的人说,廖坤玉骗得了你们,却骗不了我。这话很快传到廖坤玉的耳朵里。
大年三十,这个地方风行祭神。廖坤玉便去那个以做纸人为业的人家里,请他做两个又高又大的纸人。那人见有生意上门,暗自高兴。忙说:“行!不过要先交二十两银子作定金。”廖坤玉便给他二十两银子。廖坤玉怕那人事后不认账,向他要了张收据揣在手里,还写明大年三十晚提货。那人满口答应。
大年三十到了,那人也把纸人做好了。却说家家户户打扫堂屋,喜迎新年,大家都希望讨个好意头,却看见街口放着两个大纸人,都觉得很晦气。这时,左边对门那家人找上门来,生气地对那人说:“大吉利是,你那两个纸人的手指着我们家,你想怎样?你必须把它们搬走,不准再放在那里!”那人也发现了不妥之处,连声道歉,立刻把两个纸人搬走,放到右边墙角。可是没过多久,右边对门那家人又找上门来,大骂一通,坚决要求那人将纸人搬走。原来那两个纸人换了地方放置,终于没有指着左边那家人,这回却正好对着右边那家人了,所以把对方给惹怒了。那人没法,只好又给纸人换个地方放置,但换来换去,周围的邻居都有意见。
那人一上午都被那两个纸人的事弄得焦头烂额,着急地等着廖坤玉前来提货,却直到傍晚,也不见人来。那人见天色不早,心想也许廖坤玉不要了,便叫人帮忙把大纸人抬出去烧掉,免得明日遭邻居闲言。
可是,这两个纸人刚烧掉,廖坤玉就来提货了。那人慌乱起来,问廖坤玉道:“廖坤玉,什么时候了?这么晚才来提货,我早把那大纸人烧了。”
廖坤玉说:“我不是说大年三十晚么?有字有据,还给了你二十两银子的定金。”
那人抵赖不过,怕廖坤玉要他去见官,只好忍痛赔二十两银子给廖坤玉。廖坤玉接过银子说:“你不是说骗不过你么?”那人听了,目瞪口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四
有一次,廖坤玉跟他那群市井朋友走在村道上,附近有七八个妇女在一旁割草。廖坤玉眼睛一转,打起了坏主意。他跟那些朋友说:“我能让这些女人每个都跟我亲嘴,你们信不信?”他那些朋友当然不信,答道:“那些妇人都是正经人家,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跟男人亲嘴?真是异想天开。”廖坤玉要跟他们打赌:“如果我成功了,你们要请我到酒楼吃饭饮酒。”他们那群人平时都是胡闹惯了的,见有好戏看,就答应下来。
这头说完,那头廖坤玉就提了一篮橘子,假装路过,将那篮橘子放在那群割草女人旁边,对她们说:“大姐,人有三急,我要到草丛里方便一下,能麻烦你们帮我看着这篮橘子么?”那些大姐都是淳朴之人,想着与人方便,自己也不麻烦,就答应了。“在这放着吧,我们帮你看着。”她们说。
随后,廖坤玉就钻进了草丛,过了好一段时间才出来。他笑嘻嘻地走过去提起地上那篮橘子,对那帮妇女连声道谢,忽然“咦”一声,正色道:“大姐呀,我是穷苦人家,要靠这篮橘子卖钱养家糊口呢,你们怎么能偷呢?”那群妇女不明所以,指着那篮橘子说:“吶,橘子不是在你手上嘛!”廖坤玉扮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说:“篮子拿起来变轻了,橘子肯定被你们偷了几个。”那些妇女本来也是好心帮忙照看,谁知反被诬赖,气愤得连声反驳:“我没偷!”“就是,谁会偷你的橘子!”“对呀,我们怎么会偷你的橘子!”其中有个妇女说:“我们没偷,不信你可以找找。”其他妇女觉得有理,橘子那么大一个,要是藏在口袋或者裤兜里,一眼就能看出来,而自己带来的东西里有没有藏橘子也都能一眼望穿。可廖坤玉还是一副不相信的样子,说:“如果被你们偷吃了,那当然找不到啦。”对于廖坤玉的冤枉,她们当然不可能承认,却口拙说不过他。最后廖坤玉见胡搅蛮缠得差不多了,才跟她们说:“我有一个办法,可以试出你们到底有没有偷我的橘子。”他忍住正要微微翘起的嘴角接着说,“橘子的味道很浓,只要你们打开嘴巴给我闻一下,我就知道你们有没有偷吃我的橘子了。”那些妇女虽不情愿,但她们又想证明自己的清白,只好同意,于是她们一个个张开嘴巴,让廖坤玉一个个地闻过去。
最后,廖坤玉当然没有闻到橘子味,占尽了便宜后,才不好意思地说:“对不住了各位大姐,你们没有偷我的橘子。”然后提着那篮橘子转身就走,边走还边向一堆草丛得意地挤眉弄眼。而那帮躲在草丛里看热闹的朋友们已经目瞪口呆,心服口服。
五
又有一次,廖坤玉又跟他那帮酒肉朋友一起在圩市闲逛,他见路边有一档卖豆腐的,一位少女正在叫卖,心里又起了鬼主意,跟他那帮朋友打赌:“我买豆腐可以不用钱,你们信不信?”那些人当然不信这世界上能有那么好的事,都说不信。廖坤玉对他们挑眉说:“看我的。”说着就向豆腐档走去。
“妹子,我买两块豆腐。”然后廖坤玉像忽然想起什么似得,“啊,忘了带东西来装豆腐了。”
“我这也没有东西可以给你装呀。”卖豆腐的少女为难地说。
随后,廖坤玉去找了块荷叶铺在手上,说:“把豆腐放在叶子上,我用双手托着。”
少女见有了解决的办法,她这单生意还做得成,非常欢快,利索地切了两块豆腐,铺在廖坤玉手中托着的荷叶上。廖坤玉双手托着豆腐,转身就走。
“诶,你还没给钱呢!”少女见廖坤玉还没付钱就要走,着急喊道。
廖坤玉倒回来,装模作样地说:“是哦,刚刚忘了给钱了。”说着就向少女示意他手里的豆腐,假装成为难的样子,“我手正捧着豆腐呢,没手去拿钱。我的钱在我右边的裤袋里,你自己拿吧。”
少女听了,见廖坤玉确实双手不方便,也没想这么多,伸手就钻进廖坤玉的裤袋里拿钱。谁知手才刚伸进去,少女就被吓了一跳,顿时就羞红着脸快速把手抽了出来,胡乱摆手对廖坤玉说:“豆腐不收你的钱了,快走快走!”
廖坤玉为了这一计,早就事先将自己的裤袋剪了一个大窟窿,少女的手一伸进去,探到的不是钱,而是廖坤玉温热的大腿,把少女吓得脸红心跳,羞恼非常,连钱也不收只急忙把他赶走。这回廖坤玉白赚了两块豆腐,还赢了赌约的一顿饭。
六
有一年,廖坤玉本族筹办总祭。一天,族长遇到廖坤玉,问:“廖坤玉,族里祭祖,你摆什么牲礼呀?”廖坤玉知道这话是在挖苦自己买不起烧猪、烤羊,他不露声色地说:“到时候就知道。”
祭祖这天到了,家家户户都到祖宗堂上摆放祭品,有金猪、金羊……廖坤玉却捧了一只当刂 净的老鼠摆上八仙桌,一本正经地对祖宗说:
鼠游栋梁,
竹篱来打,
跌落地堂,
沸水来当刂,
破肚流肠。
有此美味,
无需珍馐,
酒浆琼液,
牛羊易食,
鼠肉难尝。
族长一听,虽不满意,却也哭笑不得,欲教训几句,但他知道廖坤玉鬼点子多如牛毛,只好将就作罢。
讲述人:邹音,惠东县多祝镇人。
整理人:张詢民。
流传地区:惠东县多祝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