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爱花的人,赏花是我欣喜的事情。当五月吹来夏季的风,吹开了鹅城湖畔江边如火的凤凰花,暖暖地迷漫了我的双眼。还没看够呢,一趟乡村行,又被乡野的花花草草所吸引。机缘巧合,我随民间文艺家下乡志愿服务队来到芦洲镇一个叫芦村的村庄,乐也融融地欣赏了别样的花景。
宗祠旁的野地里蓬蓬勃勃生长着一大片太阳花。这种匍匐在地表上卑微的小“多肉”植物,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青睐,就像个野丫头无拘无束,天生天养,但那红得像血一样的花朵,迎着火辣辣的阳光绚丽綻放,显示它生命力与众不同的顽强。
最是农家竹棚上丝瓜、水瓜和苦瓜儿的花开得清新灿烂,娇嫩的黄花朵诱惑着赏花人的欲望。此时不知怎地,脑海竟蹦出李清照那千古佳句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嗨,这哪跟哪啊,简直风牛马不相及。李清照所指的黄花是秋菊。秋天时节她在菊圃独饮,思念离家甚久的夫君满怀愁绪。而我眼前的黄花,犹如初生小鸭娇嫩的绒毛,蕴含新生命勃发的欣喜。好个片片黄花,还有蜜蜂蝴蝶飞来依偎缠绵,生生把个竹棚装饰成一幅灵动的“画”。植物有意,花朵有情,它们的理想是要完成结果的使命。它们努力随着藤蔓向上攀沿、攀沿,渴望爬上竹棚的顶端,就可俯瞰大地,一并向给予它们生命的绿色田野致敬。
是啊,乡村之美,植物之美,衬托民间文艺家为民服务之美,共同构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谁说花开不是天地“爱”的意蕴、不是人间“情”的牵绊呢?这样的花景,岂能不为赏花人所陶醉?
我看见芦村孩子们阳光下张张稚气可爱的脸庞,他们对文艺家的到来充满了期待。这些年,我走过不少乡村,但很少近距离地接触乡村的孩子们。这次文艺家志愿服务之前有一场献书画仪式以及与孩子们的互动,邀请孩子们上台朗诵他们的作品。看,主持人来了,是民协艺术团资深主持人林云环。白净俊俏的云环一袭带花边的素色长裙,飘飘然然如云中下凡的仙女。
孩子们是幸运的,恰似植物的生长季,赶上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好光景。一个叫黄晓莉的孩子淡定走上台,她是芦岚中心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她声情并茂地朗读了故事《昨日的树》,讲述一只小鸟与一棵树的友情。人们随她绘声绘色的童音,走进了大自然:噢,次年春天,小鸟从温暖的南方飞回了森林,它找不着它的老朋友树了。当小鸟知道树已经被人砍伐送进了工厂,于是飞呀飞呀到工厂四处寻找。然而树已经被锯成了木片,继而又变成了火柴,最后它点燃了烛光,化为一缕轻烟,小鸟无限悲伤……
这个孩子神情凝重的朗读令我内心掀起波澜——孩子,你是用心在朗读,你随故事情节的发展,语音抑扬顿挫,你融入了真情实感。昨日那棵葱郁的树已不复存在,你表达了依依的不舍与无奈。你朗读的真好,你让许多人受到了警醒和教育。我从镇文化站负责人口中得知,黄晓莉曾参加全市小学生朗读比赛,《去年的树》她获得二等奖。孩子用童话的寓意告诉人们,保护森林,保护生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五年级学生黄丽祺朗读她的作品《新农村》。她动听的语音,把台下人们的思绪牵进新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漫步新农村的田野上/映入眼帘是建设新农村带来的新气象/不见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身影/只有收割机在奔忙/果园里/硕果累累散发果香/金灿灿的桔子缀满山坡/农家院子里/拆了旧瓦房,建起新楼房/电视机前老奶奶幸福笑意写在脸上/校园里,义务教育普及万家/农家子女都走进知识殿堂/新建的教室/宽敞又明亮/琅琅读书声在飞扬/新农村建设让千家万户改变了模样……”这是一个十二岁小学生写的诗,发自她内心朴素的语言,不能不令人感动。芦村的曾睿霓是晓莉和丽祺的大姐姐了,她在水口中学读初二。到底是年长几岁,没有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心性,反而有些羞怯。开始,她有点紧张地朗读自己一篇新作《你是我的骄傲》,字里行间倾注了对家乡无比热爱之情。在云环姑娘的鼓励下,她镇定了情绪,接着大声朗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老师介绍说,睿霓在学校里德智体全面发展,各方面成绩都名列前茅。也许,熟读《岳阳楼记》,小姑娘心中,已种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吧?
我不由从心底感叹,如今的乡村再不是过去的贫瘠与落后。看,孩子们多可爱,接受着多么好的教育啊。我的脑海浮现四十多年前,我当知青下乡的村庄,那时农村的孩子大多没有书包,有的用绳子扎住几本书,或者是母亲用破旧的米袋改为装书的袋子,袋子里还装着一截短得不能再短的铅笔头。几乎半个世纪过去,弹指一挥间,我们的乡村已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乡村的教育,毋庸置疑地与时代同行,健步发展,与时俱进。
那穿小海军条纹衫和牛仔裙的晓莉,表情从容,童音悦耳,那扎着马尾巴一甩一甩、充满自信的丽祺,还有那已经懂得沉思、正走向成熟的睿霓,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她们是学校里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是孩子们生活在阳光下的缩影。新时代的雨露,滋润一代新人如花儿般美丽绽放。
在空气这样清新,阳光这样明亮的芦村,我还要去哪里看花呢?芦村,是这样叫人留恋。感恩这花开的五月,让我欣赏到这养眼的花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