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诉说的“惠州往事”
作者:蔡磊(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    日期:2016-08-27 21:24:41    浏览:2608

 

年年待今日,艺博为我开。

借着“南国书香节”的东风,惠州市民万众期待的“天光墟”, 一年一度如期举办的民间艺术博览会,在江北会展中心这个老地方“开市”!

第四届惠州市民间艺术博览会的盛宴,正为日异热爱和关注本邑民间民俗、民间工艺美术、民间表演艺术、民间小吃的东江父老与东江子弟们所期待和追棒。它不仅是惠州民间文艺的“春天”,也是惠州市民品读过往点滴,追忆乡土岁月的“节日”。

在这场久违的民间文化盛宴中,养生、大师、工艺、陶瓷四个主题展馆喜迎佳客,新老面孔带着喜悦与开怀欢笑一堂。在此,你可随意选择,对你关注的事情,感兴趣的物品,来一个记忆搜寻和实物考证。让原汁原味的民俗老物件、老味道,成为我们蕴藏心底的“惠州记忆”。

 

创新的旋律催人奋进

本届展会的一个最大亮点,便是惠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评定了首届“民间艺术大师”。在新晋的八位“惠州市民间艺术大师”中,王汉池、毛国忠、刘汉新、余小伦、陈万景、庄敏、苏定明七人,均为在惠州长期从事民间工艺美术,并有一定成就和影响的老师。其中部分大师创作都以陶瓷材料为载体。由于他们的引领和努力,惠州近年来在陶瓷彩绘工艺创作内容方面主题鲜明,东江本土文化元素已渐成主流,形式日趋多样化。尤其值得称道的,他们的创作,或多或少选用了惠州出产的粘土为材质;在创作形式上,出现了系列化、精品化的可喜趋势。此番专设的“民间工艺大师馆”,更将大师们各具特色的陶瓷艺术精品荟萃一堂。惠州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新晋“惠州市民间艺术大师”毛国忠老师,对兴致盎然的我道:“别急,你那么喜欢陶瓷,今天一定会有惊喜等着你的!”

果然如此,一天的参观学习,我从大师们独具创意的作品中,领略到了他们的风采,同时,更感受到了他们的胸怀。

刘汉新,广东省民协会员、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惠州彩瓷工艺传承人、东江“堆彩紫砂”陶瓷工艺发明人、新晋“惠州市民间艺术大师”。他带给我们的是《惠州合江楼》、《惠州东坡祠》、《白鹤峰故居》、《归善署衙》等十余件惠州风情堆彩紫砂系列作品,让观众领悟出惠州的历史醇静与人文厚重。

“左瞰丰湖右瞰江,三山出没水中央”的惠州府,曾是寓居于此的北宋大文豪苏轼打算定居终老之所。在东西二江合流处的合江楼,东坡居士对其奔波数月方至的惠州,显示了豪放的诗人气度:“海山葱气佳哉,二江合处朱楼开。”《归善县志》有钟明进《重建合江楼记》略:“楼于郡治,非仅亭、台、观、榭,缀清幽壮丽之景已也。”古代的合江楼,曾经作为惠州府的“地标建筑”而成为自宋代之后,历朝历代录入当地志书“名迹”之中的一景。汉新老师这位“老惠州”自然也是“东坡迷”,怀着这份深情,城墙高筑,城门高耸的古循全貌气象壮观,皆入其佳构《惠州合江楼》之中。

《惠州西湖志》卷三“东坡故居”中道“在县城白鹤峰,苏轼寓居此。堂曰德有邻,斋曰思无邪,古白鹅观旧基也”。白鹤峰早于抗战期间,毁于日寇的战火之中,但“老惠州”们的白鹤峰情节,并未因为它的消失而有所减退,反而对儿时的记忆更加浓烈和清晰。这不,在汉新大师的《惠州东坡祠》堆彩紫砂作品前,一位老伯久久不愿挪动脚步,用纯正的惠州话对小孙子说:“你睇,有几靓啊。我们桥东的东坡祠堂,我细个时听老人家讲,就更加靓啊……你们好彩,过阵白鹤峰修好,阿爷带你去聊。”

余小伦,广东省民协会员、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陶瓷协会常务理事、惠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新晋“惠州市民间艺术大师”,其所携带《玉塔微澜》、《西子湖畔》、《禅荷》数件作品,其中《玉塔微澜》曾荣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在这件“万籁俱静,孤灯相伴”下完成的作品中,小伦老师将对故乡眷恋、东坡痴醉的情怀,通过画、写、刻等综合性较强的工艺技法,精细致密地融入到高温色釉的瓷艺创作当中。东坡原是西湖长。这位瑞明殿大学士将自家飘零的一生写在了这首谢世诗句里:“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东坡寓惠诗意自然成为岭南故乡后人无尽的创作动力和源泉。“海山葱气佳哉”的毓秀家园与“幽人方独夜”的淡雅意境,写意素壁,瓷生异彩。

惠州西湖的名胜景点之一丰渚园荷花亭,每年盛夏时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情画意显现其中,招揽远近市民与外地游人纷纷踏足观赏。据说,若你运气好,在此还能一睹“并蒂莲”的风采呢。自幼家居下角的小伦老师,从小就和小伙伴们一道,常来荷花亭玩耍。若是花盛时节,在微风薰香、轻轻摇曳的粉红翠绿的荷花亭畔,一发呆就是半天的光景。稚嫩的心灵被荷的秀逸所痴迷。以至今日,在高温颜色釉彩瓷绘制上,最熟悉的荷花,成为他众多艺术绘画语言的符号,让妙笔生花的他,画出具有个性的,带有“窑变”工艺炫的“荷瓷”。

莲花称为“花中君子”,同时又被喻为菩萨十种善法,其中包括“离诸染污”、“戒香充满”、“见者皆吉”。唐释道世《诸经要集·宝敬佛》:“故十方诸佛,同出于淤泥之浊;三身正觉,俱坐于莲台之上。”

即便在远离尘嚣的山麓,幽深静谧的东平窑,性爱内省,心迹屡香的他亦不忘初心。手植数株青莲,在水一方。以禅修的对视,与荷花相契,感悟生命的生生不息。

面对脱颖于林泉之间的佳作《禅荷》,难怪友人赞以:“荷花居士”的雅号,正如一位女士所言,这件荷花瓷瓶,“嗅得到芬芳,看得到露珠。”

陈万景,广东省民协会员、广东省美协会员、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新晋“惠州市民间艺术大师” 。万景老师无愧于“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之美誉。出生于木刻世家的万景老师,是位工艺美术的行家里手,他除在国画、木雕、纸扎等多个工艺美术门类均有建树外,近年来潜心于陶塑创作而多有心得。这两尊似有仙风道骨的素胎陶塑《不辞长做岭南人》、《邀月同醉》东坡系列造像,便是他近期集数十年从艺,以深厚扎实的造型功底,即兴创作的精品力作。

《不辞长做岭南人》之作,出自苏轼《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诗句:“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东坡居士将“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的岭南佳果称为“倾城姝”,独好此味,并写就传世佳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托东坡先生的福,从此,惠州荔枝便有了“倾城姝”的美誉。

《邀月同醉》意境则与苏轼《上元夜》诗句中:“狂生来索酒,一举辄数升。浩歌出门去,我亦归瞢腾。”十分契合。作品对东坡居士眉眼间的醉态刻画可称惟妙惟肖,稍有响动,似乎就会将东坡居士惊醒,这让观者忍俊不禁。

惠州地处东江中下游,是粤东客家重要的聚居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新晋“惠州市民间艺术大师”的庄敏老师,生于斯,长于斯。自幼喝着甘甜的东江水,几十年的哺育滋养,怎能不对客家民俗风情一往情深呢。她以擅长的彩泥捏制技巧,大胆简化构图,突出泥塑的质感,恰到好处地展现出“原汁原味”的惠州客家风情。“这幅好像!”“看到我都不愿走了。”当观众们留恋在《西湖泛舟》、《乡情》、《客家女》、《客家民居》这些会说故事的画面中,不禁勾起了对已经流逝的,淳朴生活的怀念和对现代生活的感恩。

在诸位大师之后,张宏秋老师也是“实力派”。他是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也是惠州市陶瓷协会秘书长。近年来,作为小伦大师的助手多次共同创作陶艺作品,参加各类专业赛事并屡屡斩获数个奖项。作品《七级佛屠》,是他在创作题材和制作材料上的“双重突破”。

惠州山水秀邃,香火鼎盛,明湖十里,钟呗相闻,古代佛教之盛,在广东罕见。宋杨万里咏惠州西湖诗,有“山山寺寺楼楼月”之纪实。宏秋老师发愿有为,潜心钻研,挑选适合制作陶器制作的惠州本土陶泥材质,从粘性与所含矿物素成份的把控入手,烧制出梵音不绝的七级佛屠。

甘居人后,摆下位置,找准目标,拼尽全力,是惠州众位“民间艺术大师”的优秀艺德“基因”,也是我学习的根本所在。我忝列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对东江客家民俗情有独钟,长期摹写惠州古旧民居,并在此基础上创作了“东江往事”等系列怀旧瓷画作品。《平湖货市》、《东新门楼》等作品,以清末民初的惠州老照片为构图蓝本,撰述惠州府昔日东江商埠大码头的繁荣影像,突显古城商贸通衢的特殊风貌。其中《东新门楼》的创作思路,受益于苏轼所作《两桥诗》“并引”的启发:“惠州之东。江溪合流。有桥多废坏。以小舟渡。罗浮道士邓守安。始作浮桥。以四十舟为二十舫。铁锁石锭。随水涨落。榜曰东新桥。”《东坡赏瓷》瓷板画的绘制,还得感谢家人对我的提点。为响应“备战艺博会”的号召,苦于对原创作品思路正无头绪的我,整日里没精打彩的,家人见此则云:常言“东坡赏砚”,未闻“东坡赏瓷”。东坡寓惠近三载,其时,东平窑窑火正旺,可以此为题制之。在家人一席话的点拨及小伦老师的推动下,这件尝试性的青花瓷画《东坡赏瓷》才得以问世。

 

传承的期许令人感慨

与去年相似,今年艺博会仍开设了陶瓷馆。它与民间工艺馆相邻,古香古色的门楣内,近二百平方米的展馆内,展示着近三百件的瓷画、陶艺、历代陶瓷标本展品以及体验互动等四大部分。

陶瓷馆专设两个惠州东平窑陶瓷艺术研究院古代陶瓷标本陈列专框,每一专框体积不大,仅有2个立方米,但里面陈列的是惠州古代陶瓷标本精品。广东省博物馆古陶瓷专家曾广亿、宋良壁两位先生在其《广东陶瓷的历史》中写道:“北宋是广东瓷业大规模盛烧时期,也是广东历史上第三次处于陶瓷飞跃发展的阶段。当时主要采用龙窑和阶级窑烧瓷,规模很大,窑址分布很广,在潮州、佛山、南海、广州、惠州、韶关、南雄、仁化、遂溪、廉江、封开、东莞、紫金、阳江、德庆、陵水等地均有发现,露出地面的龙窑已有上百座。”在论及东平窑时写道“惠州窑烧造的瓷器,制作技术和工艺水平也相当高超,各种瓷器的纹饰也很复杂,归纳起来有印花、刻花、雕塑、镂孔等,都很精致。”

可见“惠瓷”曾经辉煌。

在馆内陈列的陶瓷标本中,即使具有一些陶瓷专业知识的“发烧友”,也对玻璃框内平时难得一见的“宝贝”连称过瘾。其中宋代东平窑瓷器标本为最多最精:青釉刻花香薰、青釉执壶(较为完好)、青釉托盏、白釉印花薄胎碗、青釉高足碗、青釉刻花碗残件、青釉印花碗残件、黄釉薄胎碗残件。还有难得一见的宋代显岗窑的青釉盏,唐代瓦窑岭窑的陶碗,明代白马山窑青釉印款碗残件、青釉划花碗残件等。

陶瓷馆的《岁月燃情,窑焰不息——第四届惠州市民间艺术博览会陶瓷馆简介》写道:

陶瓷,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奉献!

陶瓷,是尊称为岭南百艺之首的无价瑰宝!

陶瓷,是古循惠州手工业发达的身分名片!

早于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期,居于东江中下游区域的远古先民,在磨制石器的同时,制造了饰有绳纹、方格纹、云雷纹、夔纹等夹砂、泥质陶器。

由此,拉开了惠州7000年陶瓷制作历史的序慕,成为迄今发现与发掘的,近30座历代古窑址的源头!

商末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古窑址为博罗梅花墩窑,其工艺特征为以夔纹为主的文化遗存;春秋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古窑址为博罗银岗窑,其工艺特征为岭南最早使用龙窑制陶;两宋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古窑址为惠州东平窑,其工艺特征为釉色莹润刻花精美;元明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古窑址为惠东白马窑,其工艺特征为青瓷独大量产冠群。

当今惠州,百业兴隆;古老的窑火,有如动人的传奇延续至今。

惠州东平窑,以传统工艺为宗,以振兴窑业为任。承工匠之钵,续千年窑火,将陶的生趣与瓷的生机,再次引入惠州文化之源流,高屋建瓴,锐不可挡,造就惠州重振传统百工百艺的领头之势,诚为惠州振兴工艺美术之先兆,亦为民间传承嘉爵之鸿禧。

让温润的瓷釉竟透东江,让幻彩的瓷艺添色古循!

 

_MG_4771.jpg

 

_MG_4774.jpg

 

_MG_8008.jpg 

 

 

 

 

 

 

分享到: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