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江纵队的《前进报》
作者:口述:卢容根 采写:喻彬    来源:惠州民协    日期:2014-06-15 17:55:12    浏览:2825
 

东江纵队的《前进报》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华南敌后东江纵队的机关报。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前进报》顽强地战斗在广阔的东江敌后战场,为宣传抗日救国立过汗马功劳。

一九三八年十月十一日,日寇十余万人由大亚湾登陆,国民党军队仑猝逃遁。为了抗日救国,我党有关组织在广九铁路两侧组织了两只人民抗日武装,由曾生同志率领的惠宝人民游击队和王作尧同志率领的东莞壮丁模范队。那时,日寇不断向抗日根据地发动“扫荡”,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奋起反抗,不断地打击日军和收复土地。而国民党军队不但不抗日,反而不断进攻抗日根据地。为了揭露敌伪的阴谋,号召民众同心抗日,我抗日武装决定创办报刊,宣传抗日救国。于是,一九四一年一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在东莞大岭山区活动的第三大队,创办了《大家团结》报。负责人杜襟南(陈喜)。同年二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五大队在宝安阳台山区创办了《新百姓》报,负责人李征,这两份报纸是抗战时期东江抗日游击队区最早创办的革命报纸。《新百姓》每周出一期,约200多份,第一期是84版,一版刊载国际国内时事,二版报道地方新闻,四版是副刊,办报用的纸张、钢板、蜡纸、油墨由香港运回来,印刷技术是自己创造的,用木履胶皮直接在蜡纸上刮,油印机不好用,又笨重,为了携带方便,钢板锯成两截,我们便成为一支文化整装兵。

《新百姓》在部队党组织的直接领导下,依靠部队指战员和抗日爱国人士的支持,克服种种困难,在敌伪顽势力和翻动舆论包围的环境中,建立一个舆论阵地,开辟一条新闻战线。根据党的“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方针指导下,宣传党的政策主张,理直气壮,对日寇烧杀抢掠的血腥暴行,口诛笔伐,对顽固派反共反人民的阴谋、无情抨击,对反动势力的造谣污蔑,针锋相对,对抗日军民的愿望和要求,大声疾呼;对革命英雄事迹,热情赞颂;对愚昧落后现象,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书写。尽力把报纸办成党的喉舌,做到让群众放心,让领导满意。四个版面,约定1.6万字。我们在这有限的园地上,精耕细作,文字力求短小精悍、生动活波、通俗易懂,但一文一字,都如匕首一样,刺疼敌人,投除了批判的武器、远射程的弹;对于人民,则倾注满腔热情,与父老乡亲和战友同呼吸、共命运,我们手上有真理,用事实说话,有说服力,吸引力,感召力,很好地起到了团结人民、打击敌人的作用……

一九四一年七月,东江文化工作委员会经请示曾生等,决定两报合并,仍以《新百姓》报名出版。从一九四一年三月创刊至年底,《新百姓》报共出版16期。一九四二年一月“文委”将《新百姓》报改名为《东江民报》,时任社长,名为潭天度。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香港沦陷后,因留香港的著名文化人和爱国民主人士被营救脱险,途径东江游击区。邹韬奋、矛盾等参观《东江民报》举办的印刷品展览会,他们盛赞报纸虽为人工刻写,旧墨扫印,但版面精致,印刷美观,内容通俗活泼,鲜明地宣传抗日形势和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邹韬奋欣然为该报写了报名,尔后还为报刊撰写过社论,茅盾也为《东江民报》的副刊题写了《民声》二字。

 

胡绳、丁聪为《东江民报》撰写文章和绘漫画、插图

一九四二年二月,部队扩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三月,总部队决定将《东江民报》改名为《前进报》作为总队的机关报,社长杨奇。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东江纵队成立后,《前进报》成立东江纵队的机关报,由纵队政治部直接领导。

《前进报》办报的宗旨是贯彻始终的有严正的立场,看政治家的风度,一举一动都是代表我党我军的报纸,其任务是指挥党的整治主张,扩大党与我队的政治影响,街路敌伪的残暴,暴露国民党错误政策所造成的黑暗,动员与组织人民坚持抗日战争……

《前进报》出刊初刊只是油印,报社无固定地址,经常跟随部队在东莞、宝安和大鹏半岛一带辗转流动。由于战斗频繁,环境恶劣,报社工作人员有时住破茅棚、有时蹲山洞、有时在深山密林里或灌木丛中,把军毡作为帐篷,把藤篮工具当作桌子,进行撰稿、刻写。油印、那时,工作环境恶劣,有时印报遇到风沙,沙砾会铺满正在曲印的蜡纸。再就是生活条件也差,但是,同志们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吓唬倒,一边工作一边唱着集体创作的社歌:《我们这一群》:“我们是一群热爱祖国的儿女,我们是一队文化战线的青年。三年来走遍了惠(阳)、东(莞)、宝(安)、博(罗)、前线,活跃在敌人的心脏后方。密林深山,是我们的工厂,生产了万千精神食粮,我们的步伐一致,我们的目标一致,争祖国的自由,求人类的解放。谁说我们不会打仗?钢板,铁笔,是我们的炸弹和钢枪。我们的油墨泼向法西斯强盗,我们的笔尖刺破反动的脸庞。我们也曾记载下光辉的成绩,引导群众朝着一个胜利的方向。工作努力,学习紧张、教育民众,组织武装,我们要做爱民生产的好榜样。同志们,紧记上,我们是民族的先锋,我们是民族的栋梁,我们要站住自己的岗位,知道敌人的灭亡……”

虽然报社装备精简,条件简陋,但大家都很认真,报纸出的像今《人民日报》一样大。当时“风筝”牌的蜡纸面积小,同志们就用香火把一张一张的蜡纸熔接起来,用铁笔,三角尺,刻成仿宋字,一张像样的大报就成功了。同志们为了赶快传达各地战报,晚上往往一直干到天亮,那时没有现代化的油印机,只有靠着一双万能的手,用木板钉上胶皮,蘸上油墨,一张一张地扫。每张蜡纸平均印四、五千张,最高纪录曾达七千张。这在当时条件,实在是很不容易了,凡是看过油印版《前进报》的人都称赞它刻字工整秀丽、印刷清新美观。这是油印室同志发挥聪明才智,克服许多困难而得来的。当年负责油印室工作的石铃同志曾填了一首“忆江南”词“飞利箭油墨射强项、前方添锐弹、心红奋发艺云扬,一印七千张”。

 

《前进报》的特色

《前进报》最显著的特色,要算它的战斗情,它的新闻以“短”“多”见著。当时,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是前线还是后方,形势发展都相当快。因此,那时报社每天收到的稿件,都很多,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约一周出报一期。这样,报社只好常常采用综合汇编的办法处理稿子,尽量让每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能够与战士和群众见面。所以,我们所看到的《前进报》大都是少则几十字,多则数百字的文章,其中以《亍谈巷议》和《战斗简报》两个专栏最为显著。

虽然,《前进报》前期办的是一分油印报纸,但版面装饰同样是一丝不苟的标题,美术字经常变化;重视插图和颜色,刻写和油印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一九四四年,一个曾被东江纵队救过,脱险的美国飞行员克尔中尉看见《前进报》就赞不绝口,说:“在我们外国人看来,这种技术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他还搜索了部分《前进报》带回美国,并在美国某报上著文介绍,给了《前进报》以很高的评价。

《前进报》还很注意办报大众化和通俗化。语言通俗明白,有时还加上一些广东地方方言。它的副刊常有“民歌”,“讲新古”还有连环画和漫画等等。这全是群众和战士喜闻乐见的东西,我们看到,第62期的《前进报》就刊有美国飞行员克尔中尉画的五幅漫画,内容生动地描绘了他驾驶飞机轰炸香港失事的事情,飞机掉落在九龙时,被东江纵队一个小战士营救的经过。画得明白、滑稽、逗人、充满了乐观的情趣。

《前进报》就是这样通俗易懂,给人知识性、启发性和教育性的。成为广东抗日根据地战士和群众爱读的报纸。

《前进报》社一贯重视发扬我军优良传统,开展拥政爱民工作,每天晚饭后,大部分人员都到驻地去做群众工作,一面组织和宣传群众事迹,一面采访群众中有关事迹,例如:在大鹏半岛西涌村、曾经办起4间男女夜校、建了青年自卫队,以及推动农民热火朝天地搞好春耕生产。后来在枫木朗、鹅公、上洞、土洋等村,也同样做了这样工作,因此,在庆祝东江纵队成立一周年时,总队政治部通报全队予以表扬通报指出,《前进报》社在爱民生产和发展群众运动上有优异成绩,成为一个工作部门的光荣传统。

 

在斗争中发展

一九四五年的春天,罗浮山花枝烂漫。东江纵队主力越过东江北岸,挺近罗浮山开辟根据地,红旗鲜艳地飘扬在罗浮山上。《前进报》社全体工作人员也随整治部来到这个山高林密的地方,选择最险要最保密的朝元洞安营扎寨。这时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很大的胜利,延安准备召开“七大”,全国一片大好形势。单凭手工的内印已经不能满足需要。正好,五月左右。我们地下工作者将博罗县国民党逃跑时遗弃的一部原《国民日报》的印刷机从沦陷区运输上山,送给报社。于是《前进报》改为铅印。这是《前进报》的全盛时期,报社发展到四、五十人,在编辑部分有国际国内、地方新闻和副刊编辑。在路东、路西和北江游击区派有特派记者,从事报导各地部队的活动和战绩。一九四五年八月鉴于抗战局势急剧变化、部队指战员和人民群众渴望认清形势,了解时局,强烈要求报纸扩大信息,据此《前进报》出版周期加快,由报纸改为“5月刊”,510两日出版,逢27两日出版另外一小张。日本投降后还曾出版过江南版和江北版。

《前进报》从一九四二年三月至一九四五年九月共出版发型了100期,发行范围遍及东江地区、北江、珠江、粤中、粤北、西江、韩江和南路抗日游击区和部队,在华南敌后有广泛的影响。

一九四五年六月,党的“七大”胜利闭幕。喜讯自延安新社电波传到了罗浮山。大家欢欣鼓舞,立即排印,延安《解放日报》论“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以及毛主席写的《论解放区战场》等等“七大”文献。除了登在《前进报》上,还专门印成小册子,往华南各个抗日游击队根据地送。还通过地下交通网发往沦陷区广州、香港等地,大大鼓舞了人们的斗志。

一九四六年六月三十日,东江纵队奉中共中央的命令,由广东北撤山东烟台。《前进报》出版了一百多期,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顽强地战斗在广阔的东江敌后战场。为抗日救国立国汗马功劳。

《前进报》作为东江纵队机关报的历史任务宣告完成,宣告停刊。《前进报》工作人员,大部分随东江纵队北上,参加新的斗争去了。

 

 

分享到: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