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时间像是凝固了:屋檐下还挂着一个装有蒜头的簸箕,上面布满了灰尘;一个挂在走道上的竹篮随风摇曳,里面的物品堆得满满的。只有各户人家门外纹丝不动的电表,显示这里已经是人去楼空。小鸟的声音回荡在空屋中,仿佛一夜之间,居住在这里的人都走了,房屋成了植物的天堂。这里是龙门县永汉镇振东村一座占地90亩、有800多年历史的古宅——— 马图岗古村落 (下简称马图岗),当地人都称其为“老围”。“最后几位老人是在2003年~2004年之间搬离这里的。自此之后,马图岗就被荒废了,没有人居住。”永汉镇农技推广站站长刘志光说,曾经住过2000多人的马图岗,当最后的一位老人搬走后,就被废弃了,没人管理成了一片废墟,令人感叹不已。 现状 四面环水,两条石板桥通往外界 马图岗四面环水,只有两条石板桥可通往马图岗内部。一条石板桥在前门,还有一条石板桥在屋后可通往高山。“通向两条石板桥的大门一关,人们就无法进出了,马图岗就成了‘独立王国’。”在马图岗出生长大的刘志光说。 马图岗前门的石板桥不长,石板桥旁边还有一个小码头,一级级的台阶可下到环绕马图岗的池塘。与其外围的围墙相比,马图岗的大门不算大,只是比普通人家的大门稍微大一点。踏进大门后,记者发现这是一个封闭式的家族住宅。青砖一直盖到屋顶,地面由花岗岩石块铺就,堡墙环绕,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气势宏伟。由花岗岩铺设的巷道在马图岗内密布。 马图岗里面的房屋布局对称有序、构思精巧,不少房屋因雨水侵蚀墙体坍塌。墙壁坍塌处,能看到厚度超过40厘米的双层墙体,但部分房屋的残垣断壁也掩盖不住马图岗的气势和房屋装饰的精美。虽然人去楼空,但古朴幽深的巷子、一条条青石板路、斑驳的马头墙、双层的青砖墙壁,依然独具韵味。 碉楼杂草丛生,已没有屋顶 马图岗中间的一座碉楼,更是让众人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座碉楼有近两层高的墙壁全部都是用条状的花岗岩石头砌成,只有一个宽 走进碉楼内,四面是高高的墙壁,碉楼已经没有屋顶了。从碉楼的布局来看,碉楼内有前后大厅,大厅两侧各有小厅,小厅通向好几个房间,这座碉楼的占地面积不小。由于碉楼的地面杂草丛生,而且有些长得比人还高,记者根本就无法深入到里面去察看。 据了解,马图岗建成以来都是刘氏族人在这里居住,最多时里面居住有2000多人。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就不断有人外迁,最后只剩下几位老人在里面居住。在2003年~2004年期间,几个老人也迁出了马图岗。回忆起在马图岗儿时的生活情景时,刘志光笑了起来:“小时候,马图岗里面住满了人。马图岗内巷道众多,我们小孩会在巷道里捉迷藏,还会上到碉楼去抓小鸟。”刘志光说,碉楼有一口井,上个世纪80年代他还看到不少村民到里面去挑水。“后来因为人口越来越多,加上在马图岗内居住不方便,车辆无法进出,只能停在大门外,慢慢地大家就开始在马图岗外围修建房屋,人们逐渐搬离马图岗了。” 记 载 先建碉楼后建周边房屋 据振东村一名80多岁、对马图岗刘氏族谱颇有研究的老人刘榕森说,修建马图岗的刘氏祖先名字叫刘仲明,是进士出身,后来当了官。根据马图岗刘氏族谱资料上记载,刘仲明是从外地来到惠州当官的,后来发现马图岗这个地方环境很好,很适合居住,于是在1125年辞官,在这里修建起了第一栋房屋——— 马图岗内最高最大的碉楼。碉楼周边的房屋是随后陆续修建起来的,居住在这里的都是刘氏家族的后人。“碉楼原来有5层高,第一、第二层都是用两层 刘榕森老人是一个喜欢记日记的人,根据他的日记记载,在 期 望 开发成旅游景点或改建成酒店 马图岗旧日的辉煌渐行渐远,刘氏后人依然安静地过着平凡的日子。对于马图岗,刘氏后人还是很关心。“如果能有人来开发保护就好了,这么好的一座建筑物,荒废了就太可惜了。”记者采访时,不少刘氏后人都这样对记者说。 前段时间,浙 广东省规划设计部门的一些专家也曾经到马图岗进行调研,现场勘察到马图岗的碉楼时,专家和研究人员都惊叹碉楼的雄伟壮观和坚不可摧。专家和研究人员初步推断,当时建筑马图岗的人士不但懂得天文地理,而且精通军事防御布局。 记者站在古宅附近的一座楼房屋顶眺望,马图岗内连片的房屋青瓦鳞次栉比,以碉楼为最高建筑。整个马图岗的环境很幽静,周边古树婆娑。环绕马图岗的池塘中有不少鱼,给这座宏伟的古宅增添了不少活力。 (原载2009年12月8日《惠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