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范和概况 范和是个自古丰饶的地方。地如其名,状似饭箩的风水形胜,枕山面海的地理优势,造就了富甲一方的村落。登山可樵,出洋能渔,垦地农耕,拦潮晒盐,吸引了各姓先人先后落户于此,安居乐业。民丰物阜自然百事可为,海陆便捷促进商贸兴旺、古港千帆竞发的盛况。三角市(聚)、妈前市、三板桥市、浮水莲花市的迭经变迁,彰显着“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聚财气魄,不但孕育了郭琰公、杨万兴、俊兴、德记等闻名遐迩的商贾,还演绎了“财帛星”吴祥财从“卤乖祥”到“祥财佬”的跌宕人生,更造就了当代范和人敢为人先的致富风貌。回顾历史,内外管巡检司、协标右营守备、平政司巡检官先后选择驻守于此,其扼山海之险、聚丁财两旺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时至今日,优良传统不曾断绝,范和仍旧以其村大、民富而蜚声惠邑。 范和是个充满神奇的地方。徜徉于范和村中,“无地无时无神仙”的浓烈感受油然而生,无论是山顶、海滨,还是街市、巷头,随处皆有神灵落脚;不仅各路神仙多,神话传说更是缭绕于村中的街头巷尾,置身这般氛围之中的范和人仿佛也熏染了一丝仙风道骨。石门山洞府大门的轰然关闭,却阻碍不了美丽善良的冯仙姑坐化升仙,留下一道神奇溪流滋润人间;谭公法力真神威,请来香火坐镇山顶,驱瘟逐邪、呼风唤雨,有求必应造福民众;周乾占卜算得准,不如桃花姑娘三言两语能消灾,两人斗法难分伯仲,终为玉帝收归帐下,玄帝宫里显灵通,于是有了“谭爷公的签诗,帝爷公的符”;三年一热闹,金榜题名时,文昌帝君坐守官地,能出“九举一枝花”,探花未曾出现,倒有陈鸿猷、沈敬德、杨沛霖中举三孝廉,谁能解个中预言怎灵验?非城无隍,却以一村建庙祀城隍,门口供奉“劝善大师”牌位尤其与众不同,谁又知内里因由有几重? 范和是个文化融汇的地方。数百年间,范和诸姓汇集,和睦生息,既是美谈,更是典范。先人自闽粤各地辗转海陆而至,福佬旧习与客家风俗磨合交融,汇流而成独树一帜的民系文化。天主教义也自西洋远渡传来,在本土万物有灵的诸神崇拜中亦能获得一席之地,华洋信仰相安无事。划着“龙船”迎新娘,头戴斗笠、腰挂小篓好拜堂;大摆筵席,宴请六十高寿老人齐“食福”,越食越有福;端午佳节,溪坝妈宫“抢炮头”,抢到竹筒必能鸿运当头;倘若撞上十年一度谭公醮会、龙景、扮景、扮戏、飘色、腰鼓、舞蹈巡游队伍穿街过巷,粤剧、潮剧、白字剧好戏轮番上阵,目不暇接,万人空巷;即便是五年一届的仙姑醮会,也能让人流连忘返。逛逛旧日闲馆,回味诙谐的风土故事,品尝一下肉蛋虾米炒水糍的别样美食,聆听一曲几成绝响的海滨渔歌,此等风情除了范和,当是别无它处可寻。 范和是个胜迹繁多的地方。敬神树庙,崇宗拜祠,族居建围,功名立匾,逢水搭桥,涌泉砌井。数百年来,造化的恩赐,勤劳的双手,妆扮着村庄的容颜,为这一方土地增添了灿若繁星的岁月痕迹。范和人如数家珍的时候,脸上洋溢的是引以为傲的笑意。逡巡雍正年间的巩宁桥;探访富商杨万兴的英雅书室;信步将军庙,瞻仰将军弯弓射虎保安宁;遨游雷公山,寻觅磨米石日涌升米救贫寒。雷鸣庵侧,古井仙水能解人间百病;城隍庙内,楹联警语可醒世态邪念。还有妈前烈圣宫、溪坝凤凰池妈宫、市场边天后宫、大路街妈庙点缀四周,城隍庙戏台、水仙爷戏台、妈前戏台三角分布,罗冈围、吉塘围、尚德围、长兴围四大围屋坐落其间,范和胜迹星罗棋布,岂非实至名归? 尤为人所称道的,罗冈围“四十八座屋,十条巷,一百四十八间房”的宏伟格局;陈氏祖祠“诒远堂”牌匾右观“金玉满堂”、左看“兰桂腾芳”的奇特技艺,还有那绝无仅有的南门瓮城、呈祥石狗、御赐匾额,若不亲临其境看上一看,可就断然枉费走一遭了。 这些年来,蕴含文化精髓的历史建筑走着日渐湮灭的不归路,有识之士的扼腕叹息时常可闻。古巷、古村、古居、古庙、古桥……点点滴滴,无一不是弥足珍贵的丰厚遗产,范和人不仅敝帚自珍,而且冀望继往开来。零散的珠子惟有穿连成链,方能愈加凸显它的价值与绚丽。为范和铭刻下难能可贵的永恒瞬间,但绝不希望是最后的留影。 二、村名由来 范和村地处稔平半岛西北端,大亚湾畔,背靠莲花山脉狮头岭,距离惠东县城25公里,属惠东县稔山镇管辖。因地处港湾上游平原冲积地,土地肥沃,且自古坐拥优良天然港湾,海产资源丰富,加之阳光充足,海水浓度适宜盐业生产,农、渔、盐业为范和传统经济来源。同时,由于贯通潮汕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的海陆要地,交通便利,历来商贸活跃。全村现有常住居民11000余人,约占全镇人口总数的1/7。 后来,由于在本地方言传播中,村名“饭罗冈”逐渐改易雅化为与其方言读音相近的“范和冈”。据清乾隆四十八年《归善县志》记载“平政巡司署,旧在内外管理,今在范和冈”;又据村中山顶文昌宫旁,嘉庆十三年(1808年)所立通乡《公禁界碑》“范和高岗,由狮坑山开屏,穿田起头”,可以推断,最迟至清乾嘉时期,村名已经改为“范和冈”。 “范和冈”作为村名被普通民众广泛使用,随后,在书面文字记载时,“冈”字又逐渐被有意识地去掉,简化为“范和”二字。据《惠阳县志》记载,“范和”在民国二十年(1931年)被作为正式地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范和村开始有确切文字记载的,始于明代,而它的历史,则应该可以追溯到元代末季之前。相传,最早在饭罗冈定居的是高、王、郭三姓。南宋末年,元兵入侵,中原战火纷飞,高、王、郭三姓先人与逃难大军南下,先后来到烟敦山下的田心仔,见此地背山靠海,清溪平川,深觉此地是非常理想的安身之地,便在此安家立业,垦荒造田,这就是饭罗冈最早的先民与村落。在随后600多年时间里,这里历经沧海桑田,随着海水不断往后退,村庄也紧跟着退海之地,不断向海滨延伸,日渐移至陇仔坎一带,最终建在山顶(即后山)旁,名曰饭罗冈。 元末明初,罗冈围陈氏迁入。据《范和陈氏二房族谱》记载,在元代末期,诸路义军揭竿抗元,局势动荡不稳,原为博罗县官的罗冈围始祖陈氏从仕公弃官归田,回闽途中经过饭罗冈,见此处“山环水聚,平原突起,峻岭苍翠”,便在此地定居下来。陈氏因当初是官宦身份,后来又善于经商,家境殷实,后人中又有考取了举人的,逐渐成了村中最为鼎盛的家族。 明正统年间,三角聚陈氏从芙蓉村迁回范和;明朝中后期,圳沟仔钟氏迁入;明末清初,水仙爷杨氏、关帝爷厅欧氏、山顶下吴氏陆续移居迁入;清顺治年间,吉塘围林氏迁入;清朝康熙初年,长兴围钟氏从海丰县迁入;清朝雍正年间,南门口庄氏迁入;清朝乾隆初年,尚德围肖氏从归善县多祝墟迁入……自范和开基建村后,发展蒸蒸日上,百姓诸家纷纷迁入范和繁衍生息,数百年间,使范和成为共有50个姓氏在此聚居的杂姓大村,村中人口长期保持上万。从族谱记载和口传故事剖析,范和村中的姓氏大多数是从福建莆田、泉州一带辗转迁徙而来,少部分则从粤东兴梅山区一带迁入,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融合,范和成了兼具客家、广府、福佬文化特色的古村落。 三、历史沿革 范和位于半岛向内陆过渡的地带,其海陆交通枢纽、扼山海之险的重要地位,成为朝廷司署驻地的不二之选。明初洪武元年(1368年)、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及清同治九年(1870年),归善县内外管巡检司与平政司巡检(相当现镇级政权)三度选址于范和。 清光绪七年(1881年),碧甲场委员署驻范和冈村,自雍正十年(1732年)后,归善县平海盐课司派出盐大使充当碧甲栅委员,专管盐务。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隶属惠阳县第十二区,建制名称范和乡。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隶属惠阳县第六区,建制名称范芙乡。设范和村与芙蓉村。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隶属惠阳县稔平(第八)区,建制名称范和乡。 1951年,隶属惠阳县稔山(第十六)区,建制名称范和乡。设一村(南门)、二村(水仙爷)、三村(新厝)、四村(妈前)共四个村。 1957年,隶属惠阳县稔山乡,建制名称范和村。设群星、永光明、远景三个高级社。 1958年,隶属惠阳县稔山上游人民公社,建制名称范和营。分群星、永光明、远景三个片。 1963年,隶属惠阳县稔山公社,建制名称范和大队。盐业、渔业隶属稔山渔盐公社,设范和盐业工区、范和渔业大队,范和为稔山渔盐公社驻地。居民设范和居民小组。 1965年,隶属惠东县稔山公社,建制名称范和大队。 1983年,隶属惠东县稔山区,建制名称范和乡。 1987年,隶属惠东县稔山镇,建制名称范和村。 四、古村落形成 随着诸姓人迁入范和,范和的发展建设逐渐以姓氏将房屋串联围建,显露“村中有围,围中有村”的布局,到鼎盛时期,有四大围屋以及围仔、六顺围等多座小围屋。规模最大、最著名的是罗冈围、吉塘围、尚德围、长兴围四大围屋,除尚德围因沧桑巨变而遭毁坏仅剩一座民居遗存外,其他围屋至今仍保存完好,成为范和村最具有历史、文物价值的古建筑遗产。 (一)罗冈围 罗冈围是范和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围屋,由陈氏族人所建,属陈氏围屋。整个围屋呈正方形,长、宽均为99米,围内建筑以祠堂为中心整齐排列。共有坐北面南的建筑八排,每排建筑并列六座房屋,作为围屋外墙的房屋正好有一百间,四十八座、一百四十八间房屋鳞次栉比,面积大小、设计风格和建筑构造基本相同。房屋排与排之间,隔着宽约3米的10条巷道,以花岗岩石板或河卵石铺砌路面。围屋在东、西、南、北方向各设一拱门,上砌门楼。南、北门楼特地仿效所城和县城,建有酷似箩耳的小瓮城,站在高处鸟瞰,箩筐形状异常清晰。后来北门被填堵,围屋剩其余三门可以进出。在南门的瓮城边摆放着一只用红砂岩雕刻的石狗,高57厘米,宽30厘米,身长37厘米,刻工粗犷,作蹲坐状,昂首前视,被视为镇围之宝,是惠东县境内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只石狗。古人认为石狗系“呈祥灵物”,常安置在村口、门口、路边等要冲之地,意在驱邪镇魔,祈求庇护安宁。 罗冈围的设计理念充分演绎了饭罗冈这一地名的含义,整个建筑如同一只装满米饭的箩筐。因为忌讳箩筐有洞,谷物外泄,所以围屋四周的墙面是不准开窗的,但因为采光问题,在解放后才凿了窗户。 罗冈围建于明代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前后,但是具体始建于何时,至今未能找到确切的文字记载。通过建筑用材考证,特别是砌墙用的青砖,规格较大,质地坚硬,也判定是明末产物。 (二)吉塘围 吉塘围位于妈前,属林氏围屋,大约建于林氏第五代,乾隆初期(约1740年),但具体始建于何时,未曾留下文字记载。 吉塘围整体呈正方形,面宽60米,进深62米,围内正中央并排着16座双层潮式下山虎(爬狮)格局民居,四横四纵,坐北朝南,四周各有12间房屋环绕,合拢成“口”字形密实外围,只开一个南门,上盖门楼。房屋的墙角均用花岗岩条石砌筑,青瓦硬山顶,呈现显著的清中期建筑风貌。从总体布局观察,最初兴建时应有统一的规划设计,如今局部地方显得参差不齐,可能是后来房系强弱分化,改造扩建所致。 (三)长兴围 长兴围位于新厝,该地旧称为沙公寮,原始一大块沙墩,随着外来人口不断涌入范和,后来者选择于此地落基建房,因为是村中新开发的地方,故而得名“新厝”。围屋呈长方形,长约50米,宽约30米,面积是四大围中最小的一个。围内有两排建筑,每排建有房屋六至七间不等,钟、吴、曾三姓祖祠镶嵌其里,围周三面密闭,只设南门一个出口。在南门相对的北边,建有一座祭祀北极真武大帝的玄帝宫,门口朝向与南门朝向相同且在同一直线上。 与罗冈围、吉塘围不同的是,长兴围不是单姓围屋,而是钟、吴、曾三姓同居一屋檐下。该围的始建年代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载,只从钟氏迁入的时间推断,最早可能建于清朝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前后,距今200多年。 (四)尚德围 尚德围位于村中的东北面,与范和小学校区东边相连,为杨姓围屋,约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前后。围长宽各约60米,东、西两侧均设一座拱形门楼出入,围内房屋多为三开间三进深的民居。尚德围与村中的其他围屋有所不同,其本身并非通过屋舍相连而拼接成围,而是犹如修建城墙,在已有的民居四周用贝灰粗砂建起约2米多高的防卫性土墙。民国时期,尚德围遭受人为损毁,相传缘于瘟疫蔓延以及稍后的兵荒马乱,当年的繁华仅剩残垣断壁,荒废既久,遂被开辟为果园。如今所能见到的,只有一座三开间三进深的民居,还有彰扬举人公显赫身份的旗杆石。 五、名胜古迹 (一)诸神宫庙 范和依山而建,范和人将那座后山亲切地称呼为“山顶”,其形状仿佛一只形状可掬的小猪,故又名“猪山”。范和人素来视山顶为圣地,为了避免抢占风水和损毁山体,遂在山的周围兴建了不少神庙,城隍庙、玄帝宫、文昌宫、谭公祖庙、将军庙应运而生。 除此之外,范和同时作为一个海边渔村,也建有一些祭祀妈祖的庙宇,这不单是因为先人多来自福建沿海,更在于对海洋文化的浓郁海神崇拜。范和是客家文化与福佬文化的交汇之所,如果说客家文化的集中展示是围屋建筑,那么福佬文化的主要体现,则是散落在村中的四大妈祖庙——烈圣宫、凤凰池妈宫、天后宫(又称众神妈庙)、大路街妈庙。 另外,在稍远的石门山上,建有祀奉仙姑的雷鸣庵,因极为灵验而远近驰名。 城隍祖庙 在范和这个从未有“城”这个概念的海边村庄里,由当时的四大乡绅陈氏、郭氏、王氏、高氏倡议集资,在明代泰昌元年(1620年)前后,建了一座城隍庙。城隍庙位于山顶的猪头处,据说是山顶最佳的风水位。 城隍庙布局规整,结构精妙,兼具广式和潮式的建筑风格。门楼两侧塾台展现广府格调,而前壁造型精美、色泽鲜艳的人物山水画,分布于殿宇屋脊的嵌瓷装饰,则是潮式特色工艺的缩影。整座建筑由前殿、后殿组成,前殿上方悬挂的“为善最乐”横匾,是明朝时普遍流行的城隍用语。庙堂大柱上悬挂的一对楹联,传说是驻饭罗冈的平政巡检司官员所撰。庙宇左侧连着闲馆,是村中族老商议大事的地方。在城隍庙旁建有闲馆,这在其他地方比较少见,如今闲馆已经改为老人乐园,供老人在此聚集消遣。 范和的城隍庙里供奉的神像与其他各地城隍庙对比,除了有一处与众不同意外,其余的都大同小异。正殿祀奉城隍大神,两旁分列八大将及十殿阎王等塑像,而不同的是,在一进庙门的左边,安放一位“劝善大师”的牌位和塑像。传说这位劝善大师是城隍庙里的庙祝,为保全村安宁而舍身纾难,村人为感念其恩,特为其在城隍庙里设立牌位以世代供奉。 文昌宫 文昌宫建在西侧山脚旁,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因建材精致,在解放时期曾被拆毁,椽木、檐头、瓦面成为兴建稔山人民广场的用料。现在的庙宇为1985年重建。 文昌宫大殿向南,但进出的大门不朝南而对西,表面上看正对西方,实际上子午角对准蛇山与黄布角沙窝山,取蛇山为笔、沙窝山为笔架之意。乡间传言,文昌宫建成,能使范和出“九举一枝花”,即九个举人(九时虚指,极言其多)、一个探花。后来范和也的确出了三个举人。 文昌宫按传统管理奉祀的主神是“文昌帝君”。文昌帝君塑像左侧摆放着朱熹的塑像,朱熹与孔子齐名,素有“北孔、南朱”之称,南方人敬奉朱熹也就理所当然了。右侧是“魁星点斗”塑像,脚踏鲤鱼头,手持朱砂笔指点状元。 玄帝宫 位于山的东边尚德围旁边、长兴围里面,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殿中祀奉民间最高神祗玉皇大帝,两侧供奉着名不见经传的周公和桃花姑娘的塑像。 玉皇大帝身为统御诸天、综领万圣的至尊之神,传说主宰者宇宙中的万事万物,统管天神地祗、人鬼及万物,支配日月风雨等自然变化和人间祸福、生死、寿夭、吉凶等人生命运。左右还有善于占卜的周公和善于化解凶煞的桃花姑娘辅佐,可谓一个算的准,一个不惧凶。正是这个缘故,玄帝宫的地位非同寻常,被村人尊为村中诸神庙之首。在村里流传下来的习俗中,客家人做事习惯于请人择日,而福佬人则喜欢求签来择日,村中民众每遇到大小事需要择日,都必定会到玄帝宫来求签,其它神庙每逢行事择日同样需到此庙来。玄帝宫属于道教派系,道教中的天使道除具有驱邪缚魅、捉拿鬼怪的神通外,还拥有符水治病、符章保平安的本领。故而,玄帝宫中的符章深受村民的追捧,有“谭爷公的签诗,帝爷公的符”之说。 谭公祖庙 位于山的北坡。谭公是惠东本土最富盛名的神灵,世人公认的谭公庙源头位于惠东县平山九龙峰的谭公祖庙。范和谭公祖庙的香火,相传是在清末光绪年间,因为村中年景不好,牛瘟传播,村民千方百计从九龙峰引入的。初时,谭公香火只是寄放于山顶五谷帝庙中,文革时,五谷帝庙也被平毁,直至1986年,村中信众在山顶重建一庙,取名“谭公祖庙”,庙内遵照旧例,供奉五谷帝及谭公祖庙。2000年又大兴土木进行扩建,方形成现今堂皇庄重的谭公祖庙。 将军祖庙 建于山的东北边,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庙宇虽不恢宏,但地位显赫,范和人称此庙为保护神。 庙里祀奉的将军神像是杨文广,一方面是为了纪念杨文广为民除害,但更主要的是利用其英灵不灭,镇住居高临下的虎头山。相传虎头山在距离村右后侧几公里的蛇山脚下,居高临下,虎视眈眈,对身为猪山的山顶极为不利,为避免虎吃猪,须有将军在这里把守。在动荡不安的旧社会,将军祖庙具有重要的地位。旧时每当村中遇到什么重大事情,耆老们都会齐聚在这里祈福求平安。 凤凰池妈宫 凤凰池妈宫,又称溪坝妈,是范和历史最为久远的妈祖庙。由于神灵十分灵验,连游手好闲之辈也能得到好处,遂也被称为“贼妈”。 庙宇最早建在新厝大壆顶,后来庙宇被洪水冲毁,神像随着水流漂到巽寮的凤凰池边。当地人发现神像卡在岸边的石缝里,本想把神像取出来,但不管怎么弄都不成功,只好在原地烧香叩拜。由于灵应,当地人便在原址建起一座小庙,称“凤凰池妈宫”,引得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一次,一批范和人前来求福,无意间发现大殿供奉的竟然是被供水冲走的范和溪坝妈神像,范和村民便强烈要求把神像请回,巽寮人却心有不甘,于是双方发生了争执。最后双方达成协议,各自供奉半年,每年农历五月初二妈祖神像从巽寮请回范和,冬至前农历十月十五日由范和送回巽寮。从巽寮请回妈祖神像后,村民先是在溪坝地方搭一间小木庙供奉,木庙可以灵活拆迁,农历五月初二前搭好迎等,冬至前送回后即把木庙拆除。现在的凤池妈宫是2004年新建的,占地300平方米。 烈圣宫 妈前烈圣宫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如今村人在修葺时在原来的筑材上贴上了现代的瓷片。 众神妈庙 建在现在的市场边,始建于清朝光绪十八年(1893年)。 关帝爷厅 建于清朝乾隆十六年(1751年),位于全村中心老米街中心上端。历史上村中有“两保合心”之说,“两保”即隍爷保、妈前保,“心”就是老米街的关帝爷厅了。全村以关帝爷厅为中心,右边属于隍爷保,左边属妈前保。 水仙宫 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宫内横匾“万世永赖”相传为举人沈敬德所题。 雷鸣庵 雷鸣庵坐落于石门山脚下,始建于清代嘉庆四年(1799年)。其实际占地面积不大,但在建筑技艺上,注重兼收并蓄各种庙宇风格的精华,造型玲珑,做工精巧。然而在建国初期的“破四旧”浩劫中,庙宇饱经摧残,仅剩断壁颓垣。直到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才由侨胞、港胞和范和村的热心人士捐献善款,重建了中间一小庙宇。1999年因地狭庙小,年久凋敝,善信再度募捐重建,虽然在建造时总体上保留原有的建筑基调,但也具有相当明显的现代风格。 雷鸣庵殿堂纱帐之内,前排有两个塑像,稍大的是正仙姑,旁边稍小的是王母娘娘;后排并列三位仙姑的塑像,中间粉衣的为冯仙姑,两侧分别是绿衣的张仙姑和蓝衣的何仙姑。 雷鸣庵右侧上方,有一个面积数平方米的天然石洞,洞内有泉眼自涌,后来人们砌起井台保护古井,称为“仙姑古井”。井水至今仍然喷涌不断,纯净甘甜,可供饮用,被人们视为圣水,范和人自古以来就有专程到此挑载井泉的传统。 (二)古戏台 范和至今仍很好地保存着三座明清时期的古戏台,分别是城隍庙戏台、水仙爷戏台和妈前戏台,三座古戏台分布村中东、北、南三地,呈三角形。据查证,惠东全县现存类似的古戏台共五座,除两座为九龙峰谭公祖庙戏台外,其余三座正是范和的这三座古戏台。 城隍庙戏台 城隍庙戏台是范和三座古戏台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始建于明代泰昌元年(1620年),坐东南向西北,与城隍庙相距不足百米,不正对城隍庙,意在避开遮挡城隍庙正对骆山尖峰的风水位。整座建筑面阔三间,歇山顶,四周带回廊,潮式与广府风格兼具。台基用青麻石砌筑,故称“石戏台”。台基内部为空心,上部铺设木板,初建时台基中心还放置了五个大瓮(缸),形成一个大音响。戏台前檐柱为四角石柱,金柱为八角石柱,采用前檐明间柱子移柱手法,使明间的宽度远远大于次间宽度,大幅度增加了舞台表演的空间。前后台用木板隔开,戏台两侧走廊供演员出入使用。后墙中间开一小门,后台两侧各开一圆形窗。戏台原高度为1.38米,据说此高度与城隍庙内塑像坐位及戏台东侧的关帝爷厅的牌坊楼成一水平线。 水仙爷戏台 水仙爷戏台建于清朝道光十一年(1831年),与水仙爷宫正对约相距30米。戏台为砖木结构,布瓦歇山顶,绿琉璃瓦剪边,正脊中部置宝葫芦。戏台作敞开式,台高0.9米,面宽7.8米,进深10.6米。台边用青麻石砌筑,内铺木地板,前为戏台,后为更衣室,中间用木板隔开,两侧有拱形门通往后台,后墙中部开一圆形窗。前檐柱为四角石柱,上置抬梁式木构架,栋梁有纪年。20世纪50年代,村民在两侧各建了一间房屋,戏台被夹在中间,至今仍维持着这个格局。 妈前戏台 建于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坐西南向东北,立面近似正方形,面宽6.62米,进深7.92米,为砖木结构,布瓦歇山顶,正脊中部置一宝瓶,绿琉璃剪边。戏台作敞开式,高1.6米,台边用青麻石镶嵌,内铺木板。戏台中墙开一圆形窗,两侧各有一个通往后台的拱形门,拱门上方分别横书“吟风”、“弄月”。前檐柱为四方石柱,前金柱为八角石柱,后金柱为圆木柱,两金柱之间上置抬梁式木结构,有明显的“三载五木瓜”潮式风格,栋梁有纪年,记载了清朝光绪三年(1877年)重修的详细时间。戏台前方是看戏的广场,正面遥对烈圣宫。 (三)宗族祠堂 罗冈围陈氏祖祠 陈氏祖祠建在罗冈围内,堂号“诒远堂”,堂中悬挂的一块木质牌匾,采用在匾内嵌入竖排薄木片,木片两侧分别书写文字的方法,营造出不同观看角度显示不同文字的效果。正面看是“诒远堂”三个字,从左侧看是“兰桂腾芳”四个字,从右侧看则变成“金玉满堂”四字。 如今祠堂内的脊饰壁画、石柱匾额都保留着原样,梁木则被重新上漆,令建筑看起来新簇鲜艳。陈氏族人在修葺时,除了在屋顶装上了一盏吊灯,以及在祠内墙面新铺现代的白色瓷片外,并没有破坏原来的墙体结构,所以整个祠堂基本保持初建时的模样。 三角聚陈氏祖祠 三角聚陈氏与罗冈围陈氏本是一脉相承,陈氏始祖从仕公带着族人定居饭罗,次子获禄公居饭罗冈,三子获寿公则居芙蓉村,直至第四世隆基公时,才迁回饭罗冈,成为三角聚陈氏始祖。三角聚陈氏祖祠门口横匾上书漆金“亚元”二字,因陈氏族人中考取过举人第二名而得来。祠堂门前竖立着两对四条旗杆石,显示陈氏当年的辉煌与成就。 进入祠堂内,在大堂上方悬挂着一方圣旨牌匾。该匾为硬木质地,红底金字,四周雕刻六条鎏金翔龙,文字乃陈鸿猷所摹。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因陈鸿猷育才有方,受朝廷嘉奖,特颁发圣旨追赠陈鸿猷父母官诰,陈鸿猷将圣旨内容摹制成木匾悬挂在祠堂大堂上方,以显耀家声,世代保存。 (四)范和小学 走进范和小学,正对着门口的是一栋具有明显西洋风格的建筑,墙体为白色,屋顶的墙面正中镶嵌着一枚大大的红星。它建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面积400多平方米,上下两层,共四间教室,两间办公室,楼面铺设木板,每个教室后面用木板隔出两间教师宿舍。 范和小学原名为惠阳县十二区范和学校,是民国时期涌现的新式学校。其原先设置在山顶文昌宫庙宇内,后来迁至天主教堂及伪乡公所(原范和乡政府旧址),取名“范和求实学校”。由于几经迁移,校舍简陋,与儿童入学需要及大村风范不相符,于是,村中的有识之士倡议选址新建校舍。时任区伪联防队队长副官郑集祥大力组织,举全村之力于民国二十年建成了一座崭新的教学楼,就是惠阳县第十二区范和学校。这座学校在解放前夕侥幸躲过了战火的摧毁得以保留至今。如今,范和小学在西式楼两旁新建了教学楼,而这座西式楼则用于行政办公。 (五)天主教堂 在罗冈围外不远处,在其南门和西门之间的转角附近,有一座黄墙尖顶的哥特式天主教堂,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它虽于2005年新建,但这个天主教堂却拥有悠久的历史。 清朝道光十七年(1836年),传教士羊神父自香港渡海来到范和传教,天主教从此在范和占有一席之地。据相关地方史书记载,“天主教传入惠东,始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然而,范和的天主教会活动实际远比文字记载提前了38年。 传教士前期筹资在大路街购地修建了一座简易的老圣堂,随着信众增多,空间有限,在1925年终于建成一座西洋排楼式新教堂,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名曰“圣母堂”。由于教堂破败,2005年被拆除,就是如今所见到的哥特式大教堂。 范和的天主教会,从它诞生的那一刻直至解放前,一直隶属于香港教区管辖,而且是稔平半岛上唯一设有主教的教堂。现有教徒约170人,其中范和本地约占70%,以罗氏、梁氏居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