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浅谈惠州古村落的保护
作者:钟土清    来源:惠州民协    日期:2013-07-24 10:42:28

在浩如烟海的传统历史文化中,古村落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古村落文化也是移民文化,是先民们离开祖居之后,经过漫长时期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它有着丰富的、独具魅力的地域文化特点,更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典藏。历史是权威的,有着无法还原性和不可复制性。作为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只能从有限的史料中去解读历史,了解先民们的迁徙与跋涉、飘泊与发展、安定与辉煌以及民俗文化的形成这一系列过程,而作为历史活化石的古村落,很大程度上就成了历史的解说员。20076月,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率先在全国启动了“广东省古村落”的普查、认定工作,惠州市文联与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工作使命感,对这项工作作出了积极回应。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者,笔者有幸参与了这一工作,并对此有过一些体会和思考。

勿庸讳言,我市过去大部分古村落是“珍珠”撒落乡间无人识,自生自灭随天意。不普查就心中无数,不保护就没有传承。当前,在经过系统的普查、认定工作之后,如何让社会各界更加深刻地认识古村落这一自然群体的存在意义、如何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成了带抢救性、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思想认识问题

移民文化有着极强的寻根意识与乡土意识。由于思乡情重,他们在自己的日常生活里总会打上故乡的烙印,进而会把故土文化一一复制到新的居住地,一些颇具特色的民风民俗、饮食爱好等也因此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们的精神世界,直至传承下来。今天我们所看到先人们遗留下来的文化等方面遗风、遗产,正如认定省古村落的标准里所阐述的:是现存历史文化实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丰富和集中,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民俗风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村落。古村落文化的神秘面纱背后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市、县文联和民协以及惠州媒体持续几年全面系统地宣传保护古村落的意义、现状、前景,唤醒广大公众保护古村落的意识,关注古村落的存在,这就为全市保护古村落工作的全面展开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二、工作方法问题

为了把保护古村落工作更好地落到实处,市文联与市民协全面调查古村落的数量、文化内涵并区分其价值,对其中有丰富历史、人文价值的古村申报为省级古村落。讫今为止,全市现已成功认定广东省古代村落23个。其中,中国古村落2个,广东省最美古村落1个、广东特色古村落1个。大批古村落的认定,客观上进一步提升了古村落在现代人心中的地位,坚定了人们保护古村落的决心,古村落文化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二者相辅相成,古村文明也因此得到了弘扬。为配合做好古村落文化的宣传推介,市民协先后拍摄了7个古村落专题片,并在惠州民间文化网的“乡土奇葩”、“文化影像·古村落”等栏目详细介绍惠州古村落情况。此外,市民协还组织了136人参加的“古村落风情”采风活动,与市文联、东江日报联手举办“惠州古村落风情”作品大赛,各级民协会员以文字、摄影、书画、音乐等艺术形式多角度表现古村落民风古韵,引来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挖掘古村落的经济价值,发展旅游文化,是古村落保护的长效措施。在市民协及有关部门的倡导和组织下,一批以宣传古村落的历史、文化、科学、经济价值为主题的学习研究活动陆续展开,乡土特色文化得到挖掘、整理、提高,出版了有关古村落人文、民间故事的书籍,不少节目在省、市舞台展演。这些举措提升了当地村民和社会公众的自豪感,增强了保护古村落的自觉性,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农村经济社会建设逐渐得到融合。

三、村落规划问题

规划先行,是当今城镇、乡村建设的基本理念。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首先要在解决“功能”定位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并且主要应在文化旅游方面进行通盘考虑。这既是过去惠州古村落的工作体会,也是惠州古村落保护工作者当前和今后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结合惠州农村村庄的具体实际,尤其要考虑进出道路与地下水管网的规划、村民宅基地的出路。现实状况是,多数古村落的住户已外迁,现居住的村民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自身经济条件的改善,需要维修或拆建原有住房,而很多住房又是很有特色的古建筑,一旦拆掉,古村就不再“古”了。因此在规划的同时,各地都要采取优惠措施,对确需要建房的村民在用地方面给予一些用地优惠和政策导向引导。此外,停车场、旅游产品的摆卖、公共卫生设施配套等也要统筹考虑。当然,最核心的是不能改变古村落的风貌、布局、格调。现在,各地住建部门在规划建设“名村”时,已把古村落因素考虑进去,古村落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

四、文物古迹问题

古村落之所以成其古,在于它的“古村、古色、古风”,如硬件方面的古民居、古村道,软件方面的传统民俗文化、村民家中的古字画和古珍玩,人文方面的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等等。试想,如果没有上述这些元素,古村落将何以存在?为此,笔者认为有几件具体事项须抓紧做好:一是石雕、石刻、木雕、字画等散件,要登记造册,由所有人自己收藏保管或委托博物馆等专门机构代为保管。这是一件带有抢救性、基础性的工作。近来,各地古村落古民居出现了木雕牌匾被盗现象,值得警惕。二是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古民居,达到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标准的,可申报公布;没有达到条件但又比较完整的也要明确管护人,当地要落实管护责任和一定的看护经费。政府应该明文规定不得随意维修、拆建,切实防止古村落中所有能证明其“古”的物件流失,避免构筑物遭受破坏。有条件的古村落还可建立展览或陈列室,将本村重要的古物件集中保管,作为发展旅游的参观点,为发展文化旅游储备资源。此外,对原申报材料当中的一些声像资料可复制给当地的档案、文物、文化、旅游以及广播电视等部门、媒体,以作“备份”保存,实现资源共享。

五、工作机制问题

过去几年,我市古村落的普查、宣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各级政府、民间文化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为此付出了辛勤劳动和聪明智慧。但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如何保护传承以及开发利用,如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在政府工作的层面上,应该重点结合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建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要求去统筹规划、综合考虑。文化、文物、城乡规划、农业、旅游、环保等政府职能部门应责无旁贷、积极主动地发挥好职能。当前,巩固和提升古村落认定工作成果的重点工作,应当是进一步建立完善党委、政府职能部门牵头、社会各界参与的古村落保护、管理、开发的工作机制。

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我们的祖先以他们的勤劳、智慧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文化财富,我们有责任保护、传承好其中优秀的部分,让它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在当前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文化惠州”的大好形势下,我们有理由充满期待,惠州古村落今后的传承保护工作,在各级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焕发生机,在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中放射出无穷的“正能量”。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