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民俗馆里的龙门年饼
作者:罗振球(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惠州民协    日期:2014-08-17 22:54:35    浏览:2779

惠州市第二届民间艺术博览会于2014年8月15日在市会展中心“南国书香节”开幕。约早上十二点到惠州,我不知道饿,也不觉累。首先踏进艺博会里的民俗馆参观,馆里人头涌涌,看着看着突然一组熟悉的图片《打年饼》显现眼前,我心里好像吃了蜜糖甜,情不自禁高兴地跳起来,这时许多双眼睛看着我……这也是市民协、市文联的领导关照,肯定我们民协会员的工作成果,给机遇我们大展宏图。

回顾打年饼之俗,不论是龙门县的本地人、客家人、瑶族人都在春节探亲期间都少不了年饼,年饼是传统的吉祥食品,所以家家户户都打年饼。

春节期间,人们用年饼,配以大桔、糖果、向长者和亲友拜年。惠州、广州、佛山、香港、澳门等地的龙门人,都十分喜欢吃家乡的贺年年饼。

年饼模印,质地为木,通长近19.8厘米,其中手柄长8厘米;中间多为圆形面,面径近6厘米,深0.9厘米,面阴刻各式各样的花卉图案,周廓阴刻莲瓣状。年饼,其形平面取月之圆,寄托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还有少许的鱼仔形年饼,或鸡仔形年饼。鱼,谐音余,寓意年年有余;鸡,谐音龟,寓意长寿。饼锤,呈圆形面,面径近6厘米,厚1.98厘米,圆孔从壁中间穿过,圆孔置圆木手柄。饼锤原始为木制,后由民间铁匠用生铁铸制。研棍(民间俗称顏棍),木制,通常一般63厘米至73厘米左右,研棍头部呈半球形状。

打年饼,首先要备好配料。一、备好炒米粉。用小笤箕装米,放在约30ºC的水锅里浸泡1分钟,然后拿起小笤箕,等米晾干。将晾干的粘米用铁锅炒至金黄色,并用打粉机(过去用小石磨)把炒米打成粉。把装炒米粉的陶盖或包口打开,放置6天左右,待粉散热。若粉热,打年饼时要多用糖浆,粉太热也打不成年饼(粉与糖浆不黏,松散不起团)。二、溶好糖浆。用糖条或糖粉,1公斤糖配2碗(日常吃饭的碗)清水,一齐放进煲里煮,糖溶后15分钟即可。过去百姓人家没有时钟,就采用“一点滴”办法,用一碗清水,用一木箸点一下糖水,糖水成丝,一点滴到碗的清水中成团不易散,糖浆就为溶好了。隔夜静待糖浆冷却。三、备好馅。把花生仁炒至金黄色,然后除去花生衣。1公斤花生仁,配0.5公斤糖,舂成馅。若需咸香馅,就在馅里加适量的食盐,不管用粗盐或盐粉,都要在锅里炒一下,粗盐要舂成粉。这些原料备好,就可以打年饼了。

打年饼的程式:首先研粉,一般用2碗炒米粉,放入陶盆,配2.5勺(日常用的汤勺)糖浆,用研棍在陶盆顺时针反复地将炒米粉和糖浆拌和成团,即可将年饼粉倒入瓷碟或小背箕里。其二,上饼,一手拿饼印,一手把少许拌和的年饼粉,放入饼印,然后放馅,再用拌和的粉复盖饼底,用双手母指和手掌压实。其三,执锤人用饼锤在年饼底锤几下,再用饼锤在饼印上方敲一下,年饼从饼印松开,一只年饼就这样打成了。其次,每打一个年饼,都要放少许炒米粉在饼印里抹一下或用白布包一些炒米粉呈球状轻轻地在饼印里扑一下,以免饼印粘饼面,使年饼面的花卉图案遭到破坏。

边远山村的村民,还打少量的粟米饼或麦豆饼或糯米饼。其研法、打法都一样,但配米有所不同。如糯米饼,一公斤糯米,需配0.5公斤粘米。若全部用糯米,饼就很硬,比较难吃。龙门年饼又香又甜,其风味与风情一样浓,是县级非遗名录。

宣传我县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任务。为了提高龙门民间文化的知名度。1994年8月我的作品《打年饼》等组照入选佛山市博物馆、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佛山市摄影家协会主办的广东省“思乡杯”民俗摄影艺术大赛。之后参加龙门县非遗名录项目的调研及申报工作,2008年3月经惠州市推荐,我被广东省文化厅评为“广东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现在虽然退休了,仍参与力所能及的工作,记住乡愁,逐梦民间。

 

 

 

 

分享到: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