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书香入艺博
作者:徐新路(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惠州民协    日期:2014-08-16 09:49:50    浏览:2310

诚如龙应台女士所追问,文化是什么?文化,实是无法概念定义,却又具象到可触、可视、可听、可闻,它不只是书斋里梁栋般的著述,物质世界各种宏大的构筑,更渗透在我们世俗生活里最朴素简洁的表达。随着南国书香节的来临,8月15日,惠州市第二届民间艺术博览会也正式拉开帷幕,惠州本土的文艺家们,用他们精彩纷呈的各类作品,展现了民间文化的滋养传承,各类艺术的普化繁盛。

开幕式简洁明快。上午九时半,舞台上,惠东客家山歌温情与嘹亮的一声“阿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来到民协艺博会展厅。此次艺博会的主题是“记住乡愁,逐梦民间”,设惠州民俗馆、民间工艺馆和民间艺术表演区、民间文艺体验区、猜谜区,展览期间举行“记住乡愁,逐梦民间”的主题征文,同时在惠州民间文化网作专题宣传。

经过数日的精心筹备,各位文艺家们在展馆前为络绎而来的观众献上了各类的文艺美食。

王女士带着两个孩子在剪纸区留恋不去,她喜欢剪纸的精美图案和颜色,直言“这次艺博会比上届更好了,多了很多展品和风俗内容”。

一个正在看农民画的帅气男生叫钟小乐,他是惠城区某校的数学老师,在购书中“误入”民协展区,他用“惊喜”来形容自己的感受,他说没想到看到这么多本地文化,而且各有特色,作品贴近生活,非常朴实、朴素。

在黄澄钦的风俗画前,来自惠城区的林小姐被深深吸引,她感叹说有些风俗自己都不知道,特别喜欢这样的一些文化展览。

在猜谜现场,韩小姐去年曾带着小侄子观看过艺博会,今年,她从朋友圈的微信上知道消息后,带着新思维教育的四名同事互相议论着猜测灯谜,这给她们带来很大快乐。

王先生带着爱人从湖南岳阳来到惠州旅游,在惠州民俗馆,他们尤其对惠州的婚嫁民俗感到兴趣,认为惠州的人文传统保存的较好较完整。他们老家流行“闹”新房,比如在婚礼上要求公公和媳妇唱戏,给小叔嫂子出难题等,还停留在低俗没文化的层次,他们说,现在老家的传统文化也在渐渐恢复,在做兴建祠堂这样的事。

在图书展位,展出了本地文艺家的50种图书,涉及散文、小说、诗词、对联、纪实文学、地方志、词典等类别,吸引了不少读者,其中民协会员有12种作品被读者相中购买。不仅书香飘逸,旁边不远,惠州零下五度食品有限公司和“高记”、“老品宫”的盐焗鸡、阿嬷叫等特色小吃也纷纷登场。人们饱了眼福,也满足了食欲。

紧邻民俗馆的展墙琳琅满目,来自庄敏画室的“花季岁月”泥塑展,有游鱼戏水、芬芳野花,兔子、小狗等可爱的动物,还有各类画法塑造的民俗与花草。庄敏的泥塑借鉴了古檐下灰雕的技法,并在不断实践中加以创新。在用材上,针对橡皮泥过敏、泥塑烧制繁琐的问题,她摸索数年后用明胶加石粉研制出现在的材料,不用烧制就可成型,不过敏,环保,色彩鲜艳。展位前,她耐心地向参观者推介自己最得意的国画写意泥塑,那是一幅出水芙蓉。

在禤朝军的软陶、铁艺展柜围了很多小朋友。他最擅长的是人像DIY,只要给他一张照片,他能用软陶做成维妙维肖的人像。朝军的求艺路,还有一段动人而伤感的爱情故事,那是2010年,他在一家公司做业务,正是发展向好。有一天,女友蓝星看到一个公仔,非常喜欢,让这个喜欢设计的小伙子做个模型给她。为了这个允诺,朝军放下了所有,从去地摊上和一老者学做面艺开始,朝军选择软陶创艺做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半年后,当他终于拿着一个完美的作品奔向情侣,那姑娘却提出分手。现在,这个勤奋执著的小伙子,事业越做越广,已经以他的软陶和铁艺为主打,在惠州、北京、西安、东莞开了四家分公司。现在,他最大的成就感,就是他的作品为很多人留下了唯美记忆。

接下来的展品,可说琳琅满目,难以一一详述。刘雅晶、贾淑云的剪纸,毛国忠的木雕,刘汉新的彩陶,皆为大观。王云鹏陶艺以夸张变异的形态,学院派的创作手法夺得观众眼球;余小伦的东平窑以釉下彩为特征,刘汉新以釉上彩与其两相映衬。苏定明使出魔术手般的剪影艺术,张又兰的敦煌墙皮画很是出彩。陈圆芝的刺绣,张琼添的丝网花,黄运斌的羽毛画,陈万景、陈文哲的木雕,弋奕的宝石画等等,俱显风采。

下午六点,在工作人员一遍又一遍的“闭馆了,闭馆了!”的喊唤声中,观众才恋恋不舍的离去。

 

 

 

分享到: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