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河源地区客家服饰演变浅析
作者:袁凤忠    来源:    日期:2015-01-02 15:34:13

 

一、河源地区客家地区客家服饰的演变

河源客家地区的服饰既保留着中原服饰的传统文化,又增添了本地的色彩。客家人源于生活的朴素情节,加之其艺术创作精神,把它充分地体现在自己的服饰上。河源客家地区古时的衣服传承了汉唐服制遗风,比较古朴、大方,偏宽偏长,衣服颜色偏深,多为黑、蓝、灰色三种,只有夏季用苎麻纺织的白布,富家用白绸缎,一直延续到清未仍大体如此,没有太大变化。

1、河源地区客家服饰文化的特点。河源地区的客家服饰文化是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客家人作为中原汉族南迁而来的一大支系,在服饰文化上,既保持了中原汉族服饰的特点,又融入了当地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特点。同时,客家传统服饰也具有其特殊的文化特质。河源地区客家传统服饰是千百年来广大民众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积累的精华,在中国民族服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大襟衫的裁剪呈T字型,并且随季节的变化,内可穿多件衣物,既保暖又不显臃肿。在衣服的右前片(小襟),即门襟遮盖处有一小口袋,便于装一些随身物品。布料的选择上都是以耐穿、耐洗为原则,一般以棉、麻为多。大襟衫下摆长及臀部,侧缝开衩。传统客家大襟衫有“前襟短后襟长”的特殊造型,这是因为穿着宽松的大襟衫在劳作时,因弯腰工作而容易弄脏衣服,常将前片塞入裤腰位置,继而也就形成了前短后长的造型。后因穿着方便,也就多以短装形式为主。大裆裤造型简单、宽松,无前后与男女之分。只要用腰带绑紧,任何体型都适穿,甚至可以传给子孙。大裆裤的制作是将两片布对折,缝合,再用一块布接缝为裤裆部分,以裤带绑牢裤子。穿着时是用左右手各执一端腰围布,然后互相交叉叠好,再绑上裤带。由于穿时不太方便,后来直接将裤带串在腰头上,抽绳打结。大襟衫、大裆裤都是采用平面裁剪,这样就不需要视体型之不同而特别量身订做,提高了生产效率。

2、河源地区客家服饰的颜色及形状演变。以自然和谐为美 河源地区的客家妇女崇尚自然。比如不裹脚,任其自然。大襟衫、大裆裤宽敞舒适,不刻意强调紧身束缚性,体现出客家女子追求自然和谐,不矫揉造作的性格。服饰在颜色上也基本保持了大自然最常见的原色。这也是客家人的蓝色情结。蓝、黑颜色较深,耐脏、耐洗,适合生产劳作穿着,也符合客家人朴素、节俭、不喜浮夸的民族性。古时河源地区的客家人普遍喜穿素色,尤以蓝、黑、白色最为流行。质地多为粗布,漂蓝缎乌成衣,自织夏布做帐。也有用夏布做夏衣穿的。清朝时男女老幼几乎全部穿“侧襟衫”,长袖,直领,布扣,开襟由领口斜向右胁,里襟装袋。裤是一律“大裆裤”,又宽又大,另接四五寸阔的腰头,腰不开口,多余部分折叠于肚前,以带系住。裤管又称裤脚,宽约0.3米。妇女衣服领边加滚饰,开襟、袖口、裤脚加花边等。清末上层社会的男子出外或会客多穿长衫,有时加马褂套在长衫上面。农村女子普遍系着的一种围裙“掩腹”,其实可以掩胸,下摆宽及两侧,上端缝花刺绣,另加“ 颈链” 、“ 腰链” 和“ 牙牌”、“手镯”等服饰。姑娘梳辫,少妇盘髻。另外,小脚妇女还有穿绣花鞋、系罗帕的装束。农家妇女不缠脚,老妇也系罗帕。

民国时期,男子的侧襟衫逐渐淘汰,长衫马褂增多,后来出现中山装,在知识界开始盛行。河源地区的客家人则多穿对补救短衫的,俗称褂哩。妇女则仍保持侧襟衫为主,只有少数读了书的女性改穿旗袍或蓝衣黑裙,衣袖明显缩短至掌根。读了书有文化的河源客家男子多改着西式裤,用皮带或吊带,客家女裤则一直以大裆为主。

3、河源地区客家鞋袜方面的演变。河源地区清朝时多穿布鞋,是家庭妇女自制的。

客家妇女鞋加绣花,小脚女人的鞋尖而翘,长度仅1 4 - 1 5厘米。雨天多打赤脚; 或木屐底布鞋,长汀称“ 鞋屐”;或布鞋底加厚并涂以桐油。出远门或上山割草砍柴,穿稻草编的草鞋。到了民国,河源地区从外地运进来了胶鞋、雨鞋、皮鞋,当时只有少数人穿用。一双雨鞋,往往全家人使用。河源地区客家人的袜子古时用布缝制。清末民初开始有了纱织袜子。

4、河源地区客家人帽子的演变。古代河源地区客家人戴的帽子有多种,普通大众戴的束帽,富人和读书人戴平顶的缎帽子,小市民多戴尖顶的瓜皮帽。老人戴风帽、棉纱帽,有功名的戴“顶子”和“缨帽”。到了清末民初,河源客家地区的上层社会男子戴有帽顶的礼生帽。普通男人戴棉线织的筒状爪子帽,后多改戴半球形羊毛帽。客家妇女冷天包罗帕,很少戴帽子。河源客家妇女戴凉帽的习俗始于宋末。当时,客家先民从中原南迁,为了生存,妇女亦和男人一样耕作劳动。但妇女走出深闺,抛头露面有失体统,于是头戴竹帽。河源地区客家人帽子的演变历史是不断进步的,在实际使用中感到这样不方便,便把布剪短,并缝在帽沿的四周,成为既实用又好看的凉帽。客家人就地取材,制成的凉帽轻盈、凉快,户外干活时可防雨、防晒、防尘,非常实用。可谓取之于“自然”而用之于大自然。索性连布帘都除掉,只戴竹笠。

民国时期出现毡帽、军帽和工人帽,客家女裹头巾、出工戴凉帽,男人戴竹帽。建国后,盛行五角帽及工人帽。笠,并罩上一块开有两个小孔的黑布遮面。70年代后,戴帽的人逐渐减少,部分人戴风雪帽、绒帽和草帽。80年代,青年男女开始戴太阳帽。但是,头戴凉帽,身穿大襟衫,背着小孩,手扶犁耙,赤足先进在田野,是河源地区传统的客家妇女形象。

 

二、河源地区客家风情饰品荷包的历史演变。

河源客家地区的荷包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一千多年以前,河源地区的客家人不仅用它作为装饰佩带在身上,还有辟秽除邪、防虫灭菌和芳香怡人的功效。荷包最早是河源地区客家青春女子传送恋情的信物,其制作精湛,美不胜收,内容涵养丰富,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荷包飘香,丝线溢彩,充分体现客家女子的审美情趣,是河源地区客家文化中的一朵绚丽奇葩。荷包又叫香囊,主要是指佩带腰间的荷囊或装饰物品。可存储随身使用的小物件和香料。如钱荷包、香荷包、针线荷包、烟荷包、扇袋、手帕带及其它刺绣佩饰等。主要有鸳鸯、并蒂莲、如意、元宝、寿桃、石榴、葡萄、柑橘、蝙蝠、十二生肖等,图案生动,绣工出众,样式多样,颜色搭配十分巧妙,这些栩栩如生的形象都象征着吉利祥瑞。荷包内填充有辛夷艾叶等中草药香料,可以驱蚊杀菌,有益健康,佩戴荷包有避邪免灾之说。

河源客家地区小孩出生后,做长辈的要送荷包和长命锁祈保健康长寿;端午过节,挑选荷包和五色丝线佩戴在儿童胸前,以避邪灾,祈求平安,图个吉利。如今荷包在河源客家地区的农村仍然可觅踪影。一般是在喜庆之时作为礼品馈赠亲朋好友,或是男女恋爱作为定情信物,妹绣荷包,挂在郎腰。一件精美的荷包,从形式、纹样、绣工到配线、布色,都经过了精心构思、精心施绣,倾注了客家女子的情感和心血。荷包的样式千变万化,常见的有有虎形的,鸡形的、如意形的、寿桃形的、蝙蝠形的,以取意于福、禄、寿、喜、吉祥、如意等。每件荷包还配以系带,编出百结,饰以料珠、流苏,便于佩挂。荷包的纹样大多是吉祥图案。荷包的图案纹样适合性、装饰性很强。几乎所有的刺绣针法都在荷包上得到完美运用。荷包色彩艳丽、香味浓郁。

河源地区的荷包品种繁多,题材广泛。用绸缎作原料,珍珠、色穗和金银丝线搭衬绣制。河源地区的客家女子以质朴的热情和丰富联想把一幅幅美好生活的图景化成刺绣画面,非常含蓄地传达了她们内心深处的奥秘。荷包的花纹各种各样,图案有繁有简,花卉、鸟、兽、草虫、山水、人物以及吉祥语、诗词文字都有,装饰意味很浓。如“蝶恋花”、“鱼戏莲”、“鸳鸯戏水”、 “龙凤呈祥”、“麒麟送子”、“吉庆有余”、 “榴生百子”、“喜上眉梢”、“福娃迎奥运”以及十二生肖等动物,形象生动,神态逼真;还有丰盈饱满的瓜果等植物,造型夸张活泼,装饰纹样繁简搭配主次分明,色彩搭配明快强烈,乡土韵味十足。

 

三、河源地区畲族民族服饰基本特点

河源地区主要以客家人为主,同时也分布着畲族等雒越民族,东源县漳溪畲族乡位于河源市中部,地处东源县北部,有“广东畲族中心”之称。全乡有“蓝、盘、雷、钟”四个姓的畲族人口6000多人,畲族的民族服饰独具特色,为客家服饰文化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畲族传统服饰,史籍多有记载。明邝露《赤雅》上记述:畲族“椎髻跣足”,“其乐五合、其旗五方、其衣五彩,是谓五参”。檀萃《说蛮》卷四中称:畲族“四姓髻鬃,有美蓉望仙怀人双蛇孤风浓春散夏懊侬,万叠急平妆之名。其下者,椎髻垂鞭,盘蛇鹿角,象家髻鬃不称,群笑之目为丁。”《岭表纪蛮》第8页述:“畲民之衣服,喜红,青两色,与瑶服同”。畲族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如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和万字、云头、云勾、浮龙纹、叶纹等几何形图案。有的用文字排列组合成图案。象征农田的方格图案、象征江河的彩条图案、象征林木的十字图案,都作为一种较为固定的格局被保留下来。图案纹样多采用线描式,在写实的基础上,运用删减、增添、夸张、变形等手法进行组合之中。用色以黑、蓝为主调。色彩包含着一定的象征意义,如蓝代表天空,绿代表草地,红代表太阳等。善于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采用小面积对比使色彩富于变化和统一。构图有疏密聚散的变化,但不讲求主从关系的变化。根据不同的装饰部位采用不同的格式。对称或均衡的结构,放射的布局,团花与角花的呼应等都在图案的构成上得到了反复而广泛的运用。手法包括谐音、寓意和符号等。谐音,如鸳鸯配偶、五福(蝠)捧寿。寓意,如四合如意、福寿双全。符号,如绣在鞋上的如意头。

1、河源地区畲族妇女服装特点是上衣多刺绣。畲族妇女最主要的装束是“凤凰装”。 红头绳扎的长辫高盘于头顶,象征着凤头;衣裳、围裙(合手巾)上用大红、桃红、杏黄及金银丝线镶绣出五彩缤纷的花边图案,象征着凤凰的颈项、腰身和羽毛;扎在腰后飘荡不定的金色腰带头,象征着凤尾;佩于全身的叮当作响的银饰,象征着凤鸣。已婚妇女一般头戴“凤冠”。它是在精制的细竹管外包上红布帕,悬一条30多厘米长、3厘米宽的红绫做成的。冠上有一块圆银牌,下垂3个小银牌于前额,称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它是用各种颜色丝线或纱线做材料,巧妙地编织而成。

2、关于凤凰装的传说。畲族的始祖盘瓠王因平番有功,高辛帝把自己的女儿三公主嫁给他。成婚时帝后给女儿戴上凤冠,穿上镶着珠宝的凤衣,祝福她象凤凰一样给生活带来祥瑞。三公主有了儿女后,也把女儿打扮得象凤凰一样。当女儿出嫁时,凤凰从广东的凤凰山衔来凤凰装送给她做嫁衣。从此,畲家女便穿凤凰装,以示吉祥如意。有些地方把新娘直接称为“ 凤凰”。因为新娘具有“三公主”的崇高地位,所以在新郎家拜祖宗牌位时是不下跪的。

 

 四、努力打造客家服饰文化品牌

《孔子家语致思》中说:“故君子不可以不学,其容不可以不饰,不饰无类,无类失亲,失亲不忠,不忠无礼”。“衣冠服饰的完备,可以主国运兴衰,等级有序,衣冠服饰的风格,可强化伦理观念,人格修养。”

河源地区客家服饰是客家人在保留中原服饰文化的同时,结合当地的山区文化,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风俗习惯综合制作形成的。河源地区的客家服饰具有独特的艺术文化特质,保护与传承客家服饰,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彰显河源的客家文化,建设文明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河源地区客家人的服装基本上以兰,,靛青和黑色为主色调。这种颜色耐脏耐洗而又不张扬,这是客家人长年劳作,出入山野田园的最好选择,也是客家人外柔内刚,勤劳节俭的性格特征的外在表现。

客家女服饰流传至今已有1000多年,最初起源于中原,后流传到广东、江西、湖南等地。河源、惠州所处东江岸边,这一带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原分流下来的客家人,而最有代表性的是客家女衣服和凉帽、木屐,在河源客家地区一些农村仍保留至今。

河源地区的客家服饰历史文化就像一条万古流淌又生生不息的长河,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既有基本的积淀,也有不断的变易。一端连着过去,一端通向未来。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必须认清文化的这种两重品性,正确处理好保护继承和发展的辩证关系。既要立足于对传统历史文化原汁原味的科学保护,又要服务于当代先进文化的熔铸建设,要使继承有所依据,发展有所依托,同时,也不能将保护和发展简单地对立起来,以至将保护的最终目的和意义分化消解。因为,过分强调文化保护的原汁原味,有可能导致固步自封和抱残守缺;而过分强调文化发展的与时俱进,也可能导致割断历史并迷失自我。更何况,河源地区的客家服饰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保护式的继承,还是发展中的创新,都应当胸怀感激、心存敬畏。

服饰是文化的一种载体,服饰的发展和传承,不仅是特定时代文化思想的折射,更是深深地根植于特定文化模式之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客家服饰是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和典范,其服装款式、色彩、图案丰美华丽,奇异纷繁,构成了中国服装发展史中最为精彩的篇章。

中华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河源地区的客家服饰文化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是河源地区客家文化的体现。在当代中国,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随着政府和专家学者的倡导,本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今保护客家服饰文化技艺的首要问题就是扶持好传承人。面对客家服饰传统制作工艺将要失传的现状,应该继续做好对客家服饰的保护,传承客家文化。成立客家服饰收藏室和陈列室,把客家衫、客家鞋帽以及制作客家服饰的工具收藏起来,以文艺形式多渠道进行宣传推介,扩大影响,邀请专家学者研究和传承客家服饰文化,同时引导广大群众保护和开发客家服饰文化,借助群众的智慧,将客家服饰进一步开发,向世界展示其独特的客家文化魅力。在传承和弘扬客家服饰文化的基础上,要坚持围绕打响河源客家服饰文化这一特色品牌来定位,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客家服饰文化创新,为传统客家服饰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不断推动河源地区客家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沈从文:《中国服饰史》

2、郭丹、张佑周:《客家服饰文化》, 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3、房学嘉:《客家源流探奥》,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