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渔歌素材可拍电影上电视
作者:蔡 景(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惠州民协    日期:2012-09-02 20:14:29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惠东渔歌是家在漫长历史长河和长期的特殊劳动生活环境中所创造的本土文化,是音乐艺术海洋中的活化石。今天,保护、传承这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搞好文化建设、打造惠州特色文化品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惠东渔歌曾在上海世博会等活动中大放异彩

20086月,惠东渔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提升了其知名度和美誉度。近年来,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扶持和指导下,在当地热衷于渔歌文化推介的企业家的热情帮助下,惠东渔歌开始走出家门,在上海世博会、深圳文博会、第16届广州亚运会、13届省运会等活动中大放异彩。

其实,惠东渔歌早已闻名遐迩。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文化部门和音乐专家都十分关注惠东渔歌,并在大量作品中引用惠东渔歌的调子,取得了巨大成功。早在1965年,平海渔民苏墨水、苏德心参加全国民歌调演,把惠东原生态渔歌唱到北京,还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在上世纪60年代,中央歌舞剧院创作的歌剧《南海长城》的音乐素材就取材于惠东渔歌,著名作曲家施明新、杨庶正、徐东蔚等用渔歌素材创作的《娶新娘》、《海上渔歌》、《珊瑚岛》、《织网歌》、《渔家四季尽春光》、《海岛摇篮曲》等歌曲,独具一格,更是得到音乐界高度评价。近年来,原文化部艺术专员叶林多次到惠东渔歌发源地开展渔歌调研和指导工作,促进了其在新时期的发展。

 

注重培养新生力量,让渔歌融入群众生活

在新的文化发展时期,惠东渔歌要传承和发展,首先必须利用渔歌自身的文化元素和独特魅力,为其寻找和创造最好的保护传承载体。目前尽管成立了渔歌队、业余渔歌学校,经常组织渔歌队参加各种比赛交流和培训,但这只是基础性的工作。惠东渔歌为了更好得到传承和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其特色文化资源,进一步提升推广水平,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和产业。

随着文化不断发展,要让惠东渔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就更要注重渔歌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内容形式与载体的多样性和时代性。惠东渔歌最佳传承载体是广播电影电视和网络传媒。运用好这些先进载体,尤其是电影和电视连续剧,社会影响将是巨大的。而拍电影和电视连续剧,就得有故事,最好的素材就来自于家人文历史。这样才能使优秀的民族文化得到更好传承和发展。其次,惠东渔歌的传承应该要有行之有效的途径。办培训班,办学校,都是必须的,也是最有成效的。惠东现在涌现出来的一批青年渔歌手,就很雄辩地说明了这个道理。因此,要让惠东渔歌在文艺百花丛中开得更加绚丽多姿,就要注重培养新生力量,让渔歌融入群众生活,以得到更好传承和推广。

当然,要做好上面这些工作,各级政府领导要重视和支持。要以政府为主导,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加强总体统筹协调和资金保障,这样渔歌的传承和发展就有了方向和动力。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