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再醒英姿雄起集春堂,人才辈出壮志奋发官田村”,1月31日下午,作者来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古村落龙门县永汉镇官田村委王屋村民小组。但见到,村头、村内、祠堂到处张灯结彩,彩旗飘扬,古村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文佑王公祠堂大门两边张贴着对联:“文佑显圣唤起子孙承祖业,麒麟献瑞吹响村户树新风”,整个古村落充满喜庆吉祥,像大年初一似的红红火火。15时正,文佑王公祠堂禾塘鞭炮齐鸣、锣鼓喧天,隆重举行官田文佑祖集春堂麒麟队开光典礼仪式,县文广新局、永汉镇、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增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等部门和团体负责人都出席了开光仪式。永汉镇宣传委员在仪式讲话中希望集春堂麒麟队传承先辈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把官田村的优秀历史文化发扬光大,将官田村建设成为有历史底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开光典礼仪式上“武”麒麟、武术项目精彩的展演,吸引了逾千村民阵阵喝彩。今年97岁村民王日秋老人说,今日能看到本村年轻人传承担负起这个历史重任确实了不起,失传了70年官田“武”麒麟今日再醒英姿,让我看到了老祖宗优秀文化传承的希望。王日秋老人回忆道,官田村“武”麒麟历史悠久、清末民初组建麒麟队。解放前,我20岁就参加村麒麟队,那时村里有三头麒麟。麒麟亦称作“骐麟”,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传统神兽、仁兽、瑞兽,性情温和,传说能活两千年。麒麟主太平、长寿,民间还有麒麟送子之说。古人认为,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有时用来比喻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的人。过去村里有一头黑麒麟,遍体染墨,象征着武力和权势,另一头是黑颈麒麟,第三头是红色麒麟。在旧社会,“武”黑色麒麟会招惹事非,到了1948年,本村“武”麒麟就慢慢中断。2017年6月,村中青年王俊艺等人发起抢救振兴麒麟文化基金会,通过多方筹集资金几万元,2017年10月初,邀请增城区荔城街道办棠村庆春堂麒麟队前来义务执教,重组集春堂麒麟队,经过半年多的训练和筹备,在上级文化部门和镇政府以及外出乡贤大力支持下,集春堂麒麟队终于开光。
目前,集春堂麒麟队共有队员38人,其中最小的队员王浩林今年7岁,是一年级小学生,2017年10月开始,利用星期天在本村祠堂学习舞麒麟、武术等基本功。增城区荔城街道办棠村庆春堂麒麟队教练王镜清介绍,官田村青年经过半年的刻苦努力,今日的汇报表演令我放心和满意,传承传统的优质民间艺术要靠这些有志向的年轻一代去担当。
集春堂麒麟队有传统的麒麟舞、拳法、双头、二棍、挑刀、关刀、凉牌、方耙等各种功夫。表演的麒麟舞融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杂技于一体,既具有美学的欣赏价值,又有文艺的、宗教的、民俗的、历史的研究价值,此次官田村集春堂麒麟队的建成,为龙门县文化遗产再添一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