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月下午,龙门县永汉镇鹤湖村委丰坑村民小组红旗飘扬,村头鞭炮齐鸣,锣鼓喧天,醒狮起舞,热闹非凡,逾千村民及乡贤代表、革命后代的代表兴高采烈庆祝期盼已久的“红色堡垒一丰坑村”立碑揭幕。会上,龙门县党史办、龙门县老区促会、龙门县老战士联谊会、永汉镇委、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丰坑村革命后代李秀林代表在会上讲话。丰坑村民小组亲切慰问了2名参战老战士、2名革命后代。
丰坑村村民小组长李战广介绍,“红色堡垒一丰坑村” 今日能够立碑揭幕意义重大,丰坑革命老区村有光荣传统,今后我们要缅怀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教育好子孙后代,团结一致,建设美好、幸福的小康村。
据龙门县党史记载。丰坑村,李、郭两姓结拜兄弟,共住一村,同一个祠堂。全村26户,126人。1938年广州沦陷后,龙门县亦遭日寇进犯,永汉圩被日军飞机轰炸,变成一片焦土,悲惨情景激发了爱国青年和社会人士的抗日热忱。1940年,村中青年李藻华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受党组织的委派打入国民党永汉区警察所以警长的身份作掩护,开展抗日救亡统战工作。李应标,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变卖家中稻谷、田地购买5支枪支,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革命斗争中成为丰坑村人媳妇的李少英,是1940年从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派来龙门的“革命种子”。在李藻华、李应标、李少英的带动下,丰坑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共有31人加入共产党组织,参加抗日战争或解放战争的共产党游击队武装队伍。村里平均每户1人,村民4人当中,就有一个是共产党革命队伍的成员。
丰坑村31名共产党革命队伍的成员是:李藻华、李应标、李少英、李坤、李春华、李荣华、李佰汉、李 良、郭 汉、郭 标、李玉荣、李王全、李寿扬、李 耀、李 端 、李维容、李英俊、李 英、李达珠、郭 月、李寿彭 、李琼华、李石流、陈廖采、李玉钗、李佰影、李朝扬、李鉴平、李维罴、李根、李 机。
李琼华、李石流、陈廖采、李 机4名同志在解放战争时期牺牲,成为光荣的革命烈士。
李应标、李 坤、李容富的房屋被国民党军队放火烧毁。
丰坑村后山的半山腰,有一个大石洞,人们称它“大厅下石屋” ,面积约130平方米,内有简单的石枱、石凳。当年永汉共产党游击队主要领导人王达宏、陈李中、钟达明、李绍宗等,经常住进这个石屋大厅,或开会研究工作或短暂休息。,每逢游击队领导到石屋大厅落脚,李寿彭、李达珠组织20多名民兵常备队为他们站岗放哨。解放战争时期,石屋大厅成为共产党游击队的“家”。
丰坑村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是红色堡垒村。
龙门县老区促会、龙门县老战士联谊会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丰坑村革命遗址建成,既是历史的见证,又是后人的遗产,对于发扬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凝聚革命老区人民的精神和力量,加快革命老区永汉镇经济社会建设步伐,促进老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推动作用。